封神第一部影評|票房靠網絡文化起死回生 終奪豆瓣7.9分好評

撰文:影視獨舌
出版:更新: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影評】內地票房預測從12+億(人民幣、下同)上揚至24億+,口碑從映前鋪天蓋地的不看好到上映後路人緣一片大好,《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以下簡稱《封神》)到今天,已經成功從ICU病房走出轉危為安,讓這部電影的精神股東們暫時鬆了一口氣。

《封神》能夠實現這一奇跡轉折,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電影自來水的神秘力量。這種力量,曾托舉過多部集合了燃與情懷於一身的中國動畫電影。如今,它選中了《封神》這部神話史詩片。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封神》如何擊中了「自來水」(編按:中國網絡用語,意即一群發自內心欣賞某作品或歌手,甚至自願義務宣傳的粉絲),自來水們又是如何搶救《封神》宣傳的?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劇照👇👇👇

+13

《封神》陰影開局

《封神》自官宣定檔開始,就引來了諸多負面質疑與爭議。

第一種聲音來自對題材與類型的質疑。在《封神》上映之前,封神相關題材的影視作品數不勝數,但低分氾濫;觀眾在過去幾年裡,一再上當受騙於「奇幻+神話史詩+群星彙聚大成本」電影,心理陰影未除,該類題材和類型的電影信譽值已被透支,而《封神》又是一部推遲上映的電影,對觀眾而言,「太多雷點」。

第二種聲音是妲己引發的爭議。妲己的演員人選、銀幕形象,作為電影宣傳的神秘「重磅炸彈」在最後時刻才被釋放,但映前的負面輿情幾乎是鋪天蓋地式的,關於「妲己美不美」這種不涉及任何立場的討論,在愛國與女性這兩類更激烈的話題面前,已經無足輕重。

網民們圍繞著演員娜然的國籍、妲己造型是否日式、狐狸概念圖是否涉及物化女性等一頓「審判」,討論一度上升到《封神》是西式神話or中式神話、是否是男凝/父權電影這種「致命」問題。

【圖輯】娜然惹國籍爭議影響票房!點圖放大看更多「新版妲己」娜然微博靚相👇👇👇

+20

以上,決定了電影《封神》宣傳開局失利。

上映當天電影並沒有充分調動起觀眾的觀影熱情,儘管有費翔「初代頂流」、「不老男神」的召喚,但許多觀眾對這部看似神秘端正傳統的中國神話史詩大片,仍然處於觀望態度。

「《封神》並不完美,但它值得一張IMAX,想馬上看到第二部」,這是來自第一波自來水觀眾的回饋,雖有安利之意,但缺乏抓手。

對第二部電影何時上映的追問,烏爾善的回應是:只有第一部票房回本才能有第二、三部。自來水擔心看不到第二部,由此開啟了《封神》出圈的第一個熱搜爆點。

隨後烏爾善在網民建議下將微博簡介改成了U23(暗示電影將有第二、三部),主演陳牧馳在微博轉發聞太師梗圖,呼籲網民為太師回朝砍一刀湊路費,引得著急上火自來水紛紛用電影裡的搞笑臺詞互動:「請宣傳立即傳位於陳牧馳」。

《封神》由此開始摸到年輕觀眾的自發傳播點,「推廣封神,人人有責」、「殷商勇士、踏平影院」成為宣傳口號。

不過,《封神》U23這個宣傳點不能持久使用,尤其是「10年還債」這樣字眼,很容易讓非自來水觀眾感到道德綁架,激發對影視圈的逆反心理,即使要情懷殺,也要首先讓觀眾感到快樂而非沉重。

《封神》的「質子團」,就是那個集快樂與情懷於一身的宣傳點。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殷郊」陳牧馳微博靚相👇👇👇

+10

妲己失靈,質子有效

烏爾善說,《封神》是拍給年輕人看的。

他對這個故事做了幾個重要改編:讓姬發取代薑子牙走到故事中心,一開始就作為「質子團」成員出場,定下少年帝王英雄成長線;脫離神魔大亂鬥和明君義討昏主這種過時敘事,以中式家庭和「父仇者」聯盟結構第一部;妲己不再是禍水,殷壽才是萬惡之源,她的動物性只不過殷壽的欲望放大器。

其次,臺詞打磨得充滿了戲劇腔調和喜劇感,非常適合傳播和開玩笑。

如此一來,此前封神故事以妲己為中心的噱頭宣傳,在這部電影裡,順勢轉移到了殷壽和少年質子團身上,男凝視角轉為女凝視角。

妲己失靈,質子有效。在小紅書、微博、抖音上,《封神》簡直成了網民的暑期大本營,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想看的東西。

【相關圖輯】封神第一部 | 6位新人演員全肌肉型男 封閉訓練半年練就完美身形(點圖放大瀏覽👇👇👇)

+31

費翔版殷壽是全片的PUA大師,有種馬克白式的瘋魔氣質,影迷看得過癮,紛紛要做「殷壽最勇敢的女兒,讓他成為全天下的王」。殷郊IMAX胸肌被網民調侃為「封神綁」,妲己被網民寵物化稱為「哈基米」,楊戩和哪吒被劃入「昆侖快遞員工」。

養成系質子團成員被全員狗化,一臉壞水的崇應彪是網民最愛調侃的物件,他的臺詞已被玩成「現在都聽我比伯侯的」,還有了「彪子」的暱稱。

至於《封神》裡的CP,更是「廣闊空間大有作為」,到處都是雙箭頭,給網民和同人文圈層留下了無窮無盡的想像和創作空間。

如殷壽和妲己這組關係,頗受純愛黨、愛寵人士的喜歡;殷郊和姬發的CP粉叫做「郊通發達」;姬發和伯邑考的兄弟情,紂王、伯邑考和妲己未能展開的三角關係,妲己和姜王后的「同修」百合CP粉均在各大社交平臺佔有一席之地。

CP之外,姬發、殷郊、楊戩、伯邑考、姜文煥、蘇全孝等單人角色,也有了自己的「封神宇宙」。於是,以質子團為核心,《封神》的自來水宣傳進入了第二階段。

有趣的是,同期電影《芭比》有句出圈臺詞——「男人和馬統治世界」,這本來對《封神》形成了一種解構和對立,但在中國網民的語境裡,這句話反而促成了《芭比》和《封神》的夢幻聯動,外有「芭比海默」,內有「芭比封神」,殷壽、薑子牙和殷郊等角色均P上了粉色的外衣。

不得不說,如今的影視宣傳,得網民,得天下。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獲得豆瓣7.9分的好評。(截圖)

基因覺醒與「耐品」的長尾效應

「看完《封神》,老中人基因覺醒了。」

如果說從《長安十二時辰》到《長安三萬里》,都在致力於通過夢回大唐,激發觀眾的文化自信和認同感,那麼《封神》也做到了,它讓觀眾沉浸式體會了一次濃烈的殷商氛圍感與青銅美學,陌生、新鮮而濃烈。

畢竟殷商這段神秘、充滿殺戮和瘋狂的上古歷史,不像中古和近代,被影視反復演繹。

《封神》的上映,正在帶動中國觀眾對殷商文化的歷史考據熱情和文旅熱情,如《翦商》和《殷商六百年》這兩本歷史學術著作,還有《隱秘的細節》等歷史紀錄片的討論熱度隨著《封神》票房上揚不斷走高。關於這段古老王朝的集體記憶,沉睡多年,因《封神》被喚醒。

其次,《封神》的權力關係與家庭敘事,也很合中國觀眾的口味。

相比直給、人物關係簡單的《芭比》,《封神》父子對峙的解讀空間更大,讓觀眾更有文化親近感。「耐品」是《封神》區別於一般「一次性」電影的重要底蘊,這一底蘊與質子男團的外表一起,促成了自來水們二刷、三刷的動力。

甚至有不少人,將烏爾善和郭帆稱為「中國奇幻與中國科幻的雙子星」,在「情懷殺」的道路上,以前有中國科幻崛起、中國動畫崛起,現在到了中國神話崛起。可見隨著自來水的宣傳力量和電影真誠口碑的積累,《封神》已經接近於「封神」。

【本文獲「影視獨舌」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dus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