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習近平共進晚餐 賴清德對兩岸和平誤會了什麼?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台灣2024年總統大選開跑,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日前出席「2024校園總統馬拉松」活動,5月29日與台灣大學政治系學生進行「快問快答」挑戰。當主持人問及「最想和哪一位國際領導人共進晚餐?」賴清德思考了一兩秒後回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賴清德隨後說明原因,表示有機會與習近平共用晚餐的話,「會勸他放輕鬆一點,不用壓力那麼大,人民的福祉是最重要的,和平對大家都有好處。」這段將近一分鐘的影片被放到網路上,包括賴清德個人的Instagram,受到普遍的好評,不少網友留言,認為賴表態願與習共進晚餐,且向對岸表明和平訴求的說法,「回答得很棒」。此前台灣輿論一般認為,賴清德在台灣年輕族群的支持度並不吃香,如今這段「快問快答」,似有替賴有「加分」的效果。

不過,「快問快答」挑戰有趣的地方,在於答題人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對提問做出答覆,而非經過深思盤算,在心理學效應上,多半代表着其內心最直接和真實的想法。倘若如此,賴清德心中的「習賴會」想像,多少體現出了這位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對於兩岸定位與和平認知,其中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的細節。

2024校園總統馬拉松活動於5月28日在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展開,第三場次邀請到民主進步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前排中)。(Facebook/亞太青年協會)

無法改變「兩國論」的台獨底色

在台灣政界有「台獨金孫」之稱的賴清德,隨着投入2024大選的明朗化,其兩岸論述歷經了兩度調整。第一次乃今(2023)年1月初,賴清德爭取民進黨主席位置期間,首度拋出了「和平保台」之說,取代了民進黨及其側翼們過往朗朗上口的「抗中保台」。

第二次則是今年1月18日賴清德宣誓就任民進黨主席,表示「務實認定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另外再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綜合來看其前後兩次的說法,顯然積極挑戰大位的他,有意往中間靠攏,淡化其原來板上釘釘的「台獨」色彩,也表示了民進黨在台海暴風急雨之下,有可能微調兩岸政策路線,甚至是續走「寄生」在《中華民國憲法》體制下的蔡英文路線──「中華民國台灣」論。

然而,儘管賴清德曾經在台南市長任內訪問中國大陸,但他對於兩岸關係法理定位的看法,恐怕還是無法改變的「兩國論」。從此次參與台大學生「快問快答」來看,主持人提問想共進晚餐的對象是何位「國際」領導人,賴清德答以「習近平,中國國家主席」,完全展現了他認定兩岸關係係屬「國際關係」的定位,在遊戲的笑語之間流露出了「一中一台」的主張。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右)日前出席「2024校園總統馬拉松」座談,5月29日與台大政治系學生進行「快問快答」挑戰。當被問及「最想和哪一位國際領導人共進晚餐?」賴清德秒回:「習近平」。(Twitter@mimimigeneral影片截圖)

有趣的是,這段影片經過剪輯之後轉載到賴清德個人官方Instagram,主持人口頭提問「最想和哪一位國際領導人共進晚餐」被「消音」,改以字幕的方式呈現題目「最想跟哪位國家元首共進晚餐」。「國際領導人」變成了「國家元首」,顯見賴清德團隊意識到了「兩國論」和「一中一台」的敏感性,故而悄悄動了修飾的手腳,但原始影片已在網路社群平台流傳,想「賴」也「賴」不掉。

台海緊張歸咎北京「倒果為因」

更為要緊的是,如今台海情勢嚴峻,是島內外一致的共識,因此「和平」成了台灣各黨派政治人物最愛掛在嘴邊的熱詞,宛若一面「神主牌」。可是抽空具體歷史與政治的「和平」,不過就是蒼白、空虛且抽象的「和平」,除了化為動員選票、加深對立的作用之外,等於是一張不可能兑現的「空頭支票」。

在這場與學生的「快問快答」之間,賴清德不忘強調他想當着習近平的面,對北京表明「和平對大家都有好處」。其沒說出口的潛台詞,即認定眼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元兇在北京,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是「中國武力威脅」最為無辜的「受害者」。這段取巧的表述,與日前綠營台派側翼進攻台灣學者「反戰聲明」的理由如出一轍,指責反戰的對象不該是華府而是北京,因為北京虎視眈眈欲「侵略」、「併吞」台灣。

面向北京「要和平」、「反侵略」,這般說詞在台灣贏得多數人的認同,故而賴清德表態要向習近平強調和平的重要性,當然也會在網路輿論上博得眾人好感。問題在於,這番說法除了讓賴清德增加年輕人的支持之外,完全無法消解與日俱增的台海緊張,甚至賴清德的「和平」之說,還帶着顛倒因果的話話操弄。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參與「2024校園總統馬拉松」活動,他表示「我們是和平主義者,保護同胞家人是我們的責任。」(台灣總統府)

台海戰爭或和平最大變數在台北

眾人不妨回想八年以前,「戰爭」這兩個字,幾乎不曾存在於台灣社會的擔憂之中,主因在於兩岸之間有着以「一中」為前提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登上大位後,在兩岸定位問題上「未完成答卷」,將台灣綁上美國遏制中國的戰車上,同時「發明」了「中華民國台灣」、「兩岸互不隸屬」等具有「兩國論」意義的論調,此後台灣以及台海周邊才成了西方媒體眼中「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

換言之,在兩岸定位與和戰問題上,變的不是北京,而是台北,民進黨的總統府恐怕才是台海變局最大的變數。賴清德可以翻一翻中共二十大報告,或者是去(2022)年8月發表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北京領導人不只口頭表述,還以白紙黑字的方式宣示「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而「非和平方式」乃明確針對「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賴清德現在還未名列國台辦的「台獨頑固分子清單」,難道他已迫不及待要「對號入座」了嗎?

以目前台灣各家民調來看,賴清德贏得2024台灣大選的機率不低。作為一位相當可能帶領台灣在世界變局中前進的領袖,賴清德不只要為自己過去的「台獨」主張負責,更需要在新局中認清台灣所處的位置以及面對的主客觀條件,找出務實可行的兩岸路線,為「和平」打開出路。

當「九二共識」仍是民進黨的「黑名單」,賴清德想跟習近平「共進晚餐」,不過只是笑話一場。當「兩國論」和「一中一台」仍是賴清德的「底色」,台海關係又要如何「放輕鬆」。當美國政學媒精英界仍認定與中國「終須一戰」,而台灣執政者毫不拒絕戰場在台灣的設定,賴清德事實上也找錯了呼籲「和平」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