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相機街最後攝影店「鍾沛」6月結業 店主冀同行續發揚光大

撰文:鄧康翹
出版:更新:

上世紀70年代在中環土丹利街開業、至今仍然屹立的唯一老字號「鍾沛攝影器材行」,見證「相機街」半世紀興衰,歷盡攝影文化的改朝換代,遊走過黑白與彩色的時代變遷,連三年疫情也熬過了,偏偏敵不過由實體店走向網店的行業生態轉變。

「店二代」老闆鍾景林無奈面對現實,近日宣告榮休結業,預計店舖將經營至6月25日,為其家族生意劃上句號,同時代表中環「相機街」時代的終結。鍾景林寄語同行:「希望𠵱家做緊嗰啲(同行)可以繼續努力,發揚相機光大。」

屹立「相機街」57年 店二代老闆承父業無師自通攝影

「鍾沛攝影器材行」自70年代已在俗稱「相機街」的中環土丹利街開業,坐落於石板街的轉角處,店名取自創辦人名字鍾錦沛,亦即是現為第二代負責人鍾景林的父親名字。「店二代」老闆鍾景林在店內貼上「五十三載結業榮休清貨大平賣」字句,但他笑指,開業53年是自己推算,實際時間應更為久遠,解釋:「我媽媽同我講唔止53年,實質上應該係57年。」

鍾景林說,父親早年以售賣望遠鏡起家,及後與堂兄弟合資創立「大中攝影器材」,經營20多年後自立門戶,創辦「鍾沛攝影器材」至今,初期店舖舊址位於較前方的士丹利街56號,90年代初因為重建,搬遷到現時士丹利街44號的店面。

他自10歲起隨父親到櫃枱「執頭執尾」,幫忙打理店務,可謂與「鍾沛」同步成長,14歲時跟隨老師傅到曬相工場,以學徒身份學習沖曬工作,直至18歲正式接手經營該店。

即使近年各行各業都面臨營運艱難,鍾景林仍苦苦堅持,但他坦言並非對攝影情有獨鍾,笑說:「攝影我唔係咁鍾意,當然我亦都唔係話完全抗拒,只不過因為父親係做呢行,順理成章繼續做。」

為了繼承父業,鍾景林漸漸精通各種攝影器材和沖曬步驟。他說是被環境所迫成,無師自通,說:「你自己接觸得多,好自然就會熟㗎啦,同埋做得生意你一定要認識,一路做就會一路識。」

見證相機街由高峰10間舖至最後一間 秉持老實營銷

鍾景林在行內打滾了半世紀,見證攝影行業經歷數個重要轉捩點。在80、90年代,土丹利街可說是當年攝影發燒友無人不知的「相機街」,在長約300米的路上,高峰期有逾10間售賣攝影器材及沖曬菲林的店舖,名氣很大,就似現在專賣攝影器材的旺角「星際城市」商場。在資訊不流通的年代,人們只知道相機店就是集中在這一條街。以往攝影屬一門專科,顧客欲得知產品資料很依賴銷售員介紹,他回憶昔日的風光年代,緬懷地說:「以前你可能行一日都未行得晒。」

「鍾沛」的名氣更是「響噹噹」,除了中環總店外,曾於旺角開設分店,亦在大角咀設有曬相工場,因為早年的大部分生意源自影樓,鍾景林說:「當年深水埗青山道有很多影樓,樓上係影室,啲人影護照相、新年影全家幅等,底下嗰層就有個檔口仔收沖印。」

鍾景林指,昔日士丹利街的攝影器材店客源以本地人為主,他笑說不會像那些遊客區的行家「呃呃𠱁𠱁」,秉持老實做生意的態度,說:「無論以前定𠵱家,都好少人用自己個名嚟做公司,當然佢對自己好有信心啦,同埋佢都係對客戶負責,先夠膽用自己個名。」

+1

歷盡黑白與彩色攝影 游走菲林至數碼的時代變遷

六、七十年代,菲林開始由黑白轉換至彩色,鍾景林憶述攝影文化的轉變:「當時我仲好細個,新聞相慢慢由黑白轉為彩色,黑白菲林好快就被淘汰。」他還記得店內曾有大量過期的黑白菲林被丟棄在一角。

他續指,在「一小時機」(特快曬相機)引入前,他們會接收影樓應接不暇的沖曬訂單。購買一部沖曬機所費不菲,在七十年代已要價十多萬,稱:「平均一日沖到三百幾筒菲林,如果遇啱聖誕新年,連續幾日假期,嗰陣一日嚟計有成過千筒都有,逢親過完年都需要幾日通宵先做得完。」

九十年代,數碼機面世前,傳統菲林曾被一種新款菲林取代,由柯達、富士等菲林大廠合力研發一款內置晶片的APS(先進攝影系統)菲林,不像傳統菲林要用家自己捲上,反而像卡式帶般一插即用,用家不用擔心「交白卷」之餘,更可設置三種取景框。

鍾景林說,採用APS系統的相機一般設計得輕巧前衞,先進功能曾掀起熱潮,但隨着數碼相機面世,APS相機亦很快被淘汰,令風靡一時的APS制式相機淪為「蟹貨」。但他反而視店內的CanonAPS系統相機為「鎮店之寶」,認為最有紀念價值,當年售價4800多元,他稱:「呢部係97香港回歸的時候出,又適逢Canon 60周年生產。」不少客人聞悉店舖結業,紛紛趕來「尋寶」,「蟹貨」變「搶手貨」,現時只剩下一部「非賣品」作留念。

數碼相機拖垮沖曬市場 革命性造就女性攝影商機

過去20年,攝影由傳統菲林轉換至數碼化,鍾景林亦緊跟潮流從傳統菲林機,轉賣Nikon和Canon兩大廠商推出的單鏡反光數碼相機,他指出:「菲林係損耗品,銷量本身係好大,但係有咗數碼機出現,菲林市場委縮得好犀利;另一問題係曬相市場委縮,後期啲人已經唔洗曬相先睇到相。」

數碼相機的出現雖然拖垮沖曬市場,卻帶來另一個革命性重大轉變,造就女性攝影市場。鍾景林指,以前攝影可說是「男士們專利」,女士大多充當被拍攝的模特兒,他解釋:「但係今時今日就唔係,轉變非常大,其實好多女仔都好鍾意影相,對影相好有興趣,數碼機亦都方便咗佢哋。」

網購興起 舊式實體店缺生存空間

攝影器材推陳出新,近年又掀起攝影復古熱潮,像「鍾沛」這類老店應該客源不絕,何以要走向告別時刻?鍾景林坦言早於一年多前已打算退休,他指過去3年疫情,「鍾沛」跟其他零售行業一樣經歷虧損,但並非結業導火線,他解釋:「(疫情)唔係最大問題,因為我都做咗50幾年,點都有啲存貨,一路做落嚟都支持得到。」

他慨歎,結業的主要原因是整體購物模式轉變,自己已開始追不上市場變化,尤其疫情下造就網購熱潮,令不少人已習慣瀏覽網店消費,取代外出購物,影響舊式實體店漸漸失去存在價值。另一方面,相機廠家亦推行網店,代理供貨時不再向他們提供折扣,售價自然不能和網店競爭。他無奈道,舊式攝影器材店已幾乎沒有生存空間,歎道:「呢行已經好難做,外行人都唔知我哋賣嘢賺嘅利潤係幾微薄。」

另一個結業原因則是店內人手不足,由早年公司有十多人的規模,現時店舖只剩下兩位工作了20多年的老臣子,鍾景林憶述:「以前淨係工場已經有3個人手,一個係師傅,一個係負責黑房,一個負責做雜務,公司嚟計就好誇張,一張大圓枱都坐唔晒,有成超過十幾人,唔單只伙記,嗰時仲有做埋批發同送貨。」他說,即使子女有興趣繼承生意,自己也不會同意,笑說:「因為真係冇得做。」

他又坦言,租金負擔不算太吃力,反而最辛苦是每天應付繁複的工序,一個人擔起幾個人的事,很吃力卻又賺不到幾份薪水,覺得收入與勞力不相稱,他笑稱:「租唔係貴,但計落條數,自己都係得個做字,咁你做得咁辛苦為乜嘢呢?我自己年紀都開始大,始終都會結業的一日,只係我𠵱家決定咁解啫。」

鍾景林寄語同行:繼續發揚相機光大

原本攝影數碼化,令菲林相機沉寂一時,連菲林大廠「柯達」都傳出結業消息。隨着菲林熱潮「鹹魚翻生」,成為年輕人的新玩意,亦帶動沖曬服務需求上升。他笑說:「一個圈返嚟,舊嘢都變新嘢。」但他表示,現今的菲林產量跟過往已屬天淵之別,亦因用家多屬玩票性質,估計菲林熱潮會在不久將來減退,菲林亦會再次沒落,稱:「始終太重皮,呢兩年由三四十蚊一筒,加價加到成百幾蚊一筒。」

此外,曾經在千禧年代風靡一時的CCD數碼「傻瓜相機」,近年亦成為內地旅客來港追尋的寶物,鍾景林稱:「本地唔太多人玩,主要係內地客,可能因為網傳,同埋因為話CCD出嚟嘅效果同菲林效果差不多。」他認為年輕人大多追求潮流才會玩回舊物,該店亦不時有內地客到訪尋找CCD專用的記憶卡和電池,他說:「電子嘢始終有壽命,買嘅時候可能都仲用到,但可能返去襟幾下部機就壞咗;另一個最大問題係因為早期數碼相機像素較低,用嘅記憶卡都只能係較低的Meg數,其實都已經停產晒,根本買唔到。」

他預料,店舖將經營至6月25日,由於貨倉裏有太多存貨,往後亦會在網上進行銷售。他最不捨得,其實是與熟客建立多年的感情,慨嘆:「做咗咁多年唔捨得就一定有,但係都唔留戀,因為自己年齡都到咗,如果講結業始終係有呢一日。」他亦寄語和勉勵仍在堅持的同行:「希望依家繼續做緊嗰啲(同行)可以繼續努力,繼續發揚相機光大。」

「01心意」與過百慈善團體攜手籌款,讓社區變更美好。立即援助基層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