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藝術先鋒Frank Stella逝世 帶領藝壇從抽象表現主義走向極簡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Frank Stella/極簡主義/抽象藝術】美國藝壇「極簡主義」之父Frank Stella於5月4日在康涅狄格州家中與世長辭,享年87歲。Stella被視美國20世紀中後期最重要藝術家之一,以50年代「Black Paintings」系列開創藝壇極簡主義風潮,後期亦成為「後繪畫性抽象」(post-painterly abstraction)代表人物之一。

美國藝壇「極簡主義」之父Frank Stella於5月4日在康涅狄格州家中與世長辭(Getty)

Frank Stella 1936年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1959年,年僅23歲的 Stella 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十六位美國人」展覽中首次向公眾介紹了其「Black Paintings」(黑色繪畫)系列,這一系列成為他最代表作品之一,確立了他作為極簡主義運動領軍人物地位。

Frank Stella最著名畫作之一名為《Die Fahne hoch》(Whitney Museum of Art)

「Black Paintings」系列創作於1958年至1960年間,以樸素單色外觀為特徵。Stella在這些畫作中使用黑色調,並用白色線條將曠闊黑色空間劃分開來,畫觸精確冷靜,與當時流行之抽象藝術主義截然不同。系列最著名畫作之一名為《Die Fahne hoch! 》(1959),其標題從德語翻譯過來就是「升起旗幟!」,暗指納粹聖歌,畫作名稱與內容沒有明確關係,從側面反映畫布無情本質。

Frank Stella作品《Bethlehem's Hospital》(1967)(Whitney Museum of Art)

這些作品與 Stella 1964年名言相呼應:「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See.)這句話概括了他對藝術之看法:更專注於材料物理屬性和畫作本身構造,而非任何象徵性或情感內容。

Frank Stella 1967年作品《Harran II》(guggenheim)

儘管Stella早期多是以極簡主義為主軸,但到了1970年代,他開始在作品中加入更動態元素,譬如是曲線和鮮豔顏色。他在「Protractor」系列引入了弧線和圓圈,與他早期作品中簡潔線條形成了鮮明對比。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Stella 繼續探索新材料和技術,作品變得愈加立體,引入了雕塑元素和混合媒介裝置。這一時期作品色彩更為鮮豔、構造複雜多層,與他早期「Black Paintings」克制美學形成強烈對比。

Frank Stella 2002年的大型雕塑《Kandampat》(網絡圖片)
Frank Stella 《Puffed Star》曾放置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女子馬拉松賽道旁(Getty)

在80年代初訪問羅馬時,他大量研究文藝復興大師卡拉瓦喬作品,箇中明暗對比和強烈空間感對他產生巨大影響,從而衝破平面束縛,開始創作大尺寸雕塑。儘管都是3D作品,他卻更多稱它們為「極繁主義繪畫」(maximalist paintings)或是「彩繪浮雕」(painted reliefs)。繼80年代後期關於《Moby Dick》之266件浮雕系列作品後,Stella踏入21世紀代表作有2002年的大型雕塑《Kandampat》以及電腦生成 「Scarlatti Kirkpatrick」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