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稱食物中發掘超現實面孔 攝影藝術家梁大偉另類視角看萬千世界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專訪】炸蒜片像水牛、棉花糖似毒蛇,攝影藝術家梁大偉(David Leung)從日常照片中看到的景象,似乎與他人不太一樣。他以「空想性錯視」為主軸,將食物和風景照片後製成對稱影像,從中看到隱藏其中超現實面孔,以另類視角發掘事物生命力。

這次他辦個人展《見餐不是餐:see food NOT see food》展出五個不同主題系列,共22幅全新作品。趁這次機會,我們特別邀請David為我們解釋作品背後理念,也一探其創作過程。

攝影藝術家梁大偉個人展《見餐不是餐:see food NOT see food》將展出五個不同主題系列,共22幅全新作品(圖片來源:海港城)
+1

最初你是怎樣接觸到「空想性錯視」這個概念?為什麼會選擇用食物作為創作媒介?

DL:事緣有一天,我在澳洲度假時,隨意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張雲的照片。 很多人在其中看到不同形狀,然後發短訊給我,這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我著手在網上進行研究,了解到「空想性錯視」這個有趣現象。

「空想性錯視」每天都在發生,但我們通常只有在偶然下,或足夠仔細地觀察才可能會找到它。
攝影藝術家梁大偉
梁大偉「Beasts from Feasts」系列作品《Garlic》(圖片來源:海港城)

選擇用食物作為創作媒介,對我來說是自然而然,因為我在餐飲集團擔任品牌及概念總監,經常有機會接觸餐廳及廚師, 個人也有興趣拍攝美食。當我偶然發現「空想性錯視」這種現象時,心想何不將兩件事拼在一起?於是我重新瀏覽以前的食物照片收藏(達數萬張),在其中發現了有趣面孔,然後廣泛網上搜索,想看看是否有其他人在這個方向上創作,幸運地沒有找到任何類似影像。 希望我是第一個將錯視和美食攝影結合起來,創造這種獨特視覺風格的藝術家。

一般來說你創作靈感是來自哪裏?會從特定場景或是食物中得到靈感嗎?有沒有哪位藝術家或是攝影師對你的創作風格有較大影響?

DL:很多藝術家都會說靈感是從生活中發掘,但我覺得我創作可能相反,是從生活中看不見的範圍中尋找。雖然我也是日常食物影像中開始創作,但卻是從中找尋從來未見過異常影像。 我覺得影響我最大藝術家是超現實派Salvador Dali, 而攝影師來說我最喜歡則是何藩的構圖觸覺。

梁大偉「Beasts from Feasts」系列作品《Uni Pasta》(圖片來源:海港城)

創作過程通常如何?從構思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多長時間呢?

DL:基本上我創作過程都在腦海中發生,在餐廳或街頭享受美食同時拍攝照片,無需繁複燈光佈置或道具,只專注定格佳餚最美味一刻,其後透過空想性錯視,審視拍攝的照片,試圖在其中找到隱藏面孔,以對稱形式重新呈現。 注重的反而是直覺,並不是用構思去一步一步完成。

梁大偉「Beasts from Feasts」系列作品《yimdoksin》(圖片來源:海港城)

有趣的是,這全部純粹是巧合,因為我沒有要求廚師做出帶有眼睛或鼻子的菜式,也沒有使用Photoshop來修改面部特徵, 只是用了對稱效果加強感覺。另外,創作過程中最享受當然是品嚐食物一刻。完成一幅作品所需時間可長可短,曾經試過有一幅定製作品,需要到客戶餐廳整整吃三天,拍超過四百張照片,才找到一至兩個面孔。

在處理《Beasts From Feasts》系列食物圖片時有沒有參考已有生物?

DL:這是個長期系列,因為我希望將來別人看見這些照片及影像,能認得出是我作品。至於創作時有沒有參考其他生物? 完全沒有,這正是有趣之處。 所有面孔均是偶然地發現,每個表情和形態都可以不一樣,每個人也可能看出不同細節,例如我覺得是眼睛的部位,你可能覺得是耳朵。

《Camera Eats First》是由你處理其他人所拍攝美食照片,挑選食物圖片素材時,有沒有什麼要點?

梁大偉作品《Camera Eats First》(圖片來源:海港城)

DL:在今次這個系列中參賽者總共180幅相片,當然首先我會挑選攝影技巧比較好的,例如構圖、燈光、立體感,而最重要就是食物「美味感覺」。然後我自己再發掘可行性照片。今次從眾多參賽者中幸運地選擇到其中一幅,利用別人拍攝的照片做創作也是多年來第一次。

《OFF MENU》是由你和李純恩聯手創作而成,當時為什麼會邀請他跟你一起合作呢?他在你作品一旁寫下有關食物和作品的故事,兩人有討論過要選什麼食物來作拍攝嗎?

梁大偉與李純恩合作作品《Off Menu》(圖片來源:海港城)

DL:李純恩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畫家朋友,我們興趣非常相似(食物、旅行、藝術、攝影),我非常感激能有這次「四手合作」。《Off Menu》是我的一張照片與李純恩標誌性書法結合呈現,各自藝術表達和諧融合,令人著迷。至於從眾多幅作品中選擇這一張,是因為油條本身就是漢民族代表性食品,而李純恩許多水彩畫作均描繪亞洲佳餚,我們兩個都覺得非常配合。

至於《Art Jamming》則是你和果醬匠人Wilson Fok的合作,作品由你親自擺盤拍攝,過程中遇到過挑戰嗎?

DL:其實所謂親自擺盤,是我用Wilson的果醬當做我多天早餐食材。而由於果醬食法沒有特別使用其他材料配合,所拍攝照片確實也比較多,因為其他系列作品可以透過不同擺盤,或是實驗不同材料、形態、體積,但果醬就只是隨意地塗上麵包。

往後還有其他跨界合作計畫嗎?有沒有哪種材質或是素材想嘗試?

DL:經過今次跨界合作嘗試,我覺得將來絕對有更多可能性與其他人合作。我心目中有想象過,如果以後可以將這些奇異又有趣臉孔動畫化,將會有很特別效果。當系列到達某個數量後,或許可以選出不同角色放到一個完整故事中。

梁大偉《見餐不是餐:see food NOT see food》展覽現場(圖片來源:海港城)

個人來說,最終極希望是世界各地不同餐廳都邀請我,尋找他們菜單裏的Beasts From Feasts,創造出一個「世界系列」。

【展覽詳情】
名稱:梁大偉個人作品展《見餐不是餐:see food NOT see food》
地點:海港城美術館(海洋中心二階207號舖)
日期:即日至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