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憂慮通脹 但有人已在預期通縮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自今年初開始,拜登政府推出1.9億的疫情救市方案,並同時提出了加大政府花費的基建計劃,加上美聯儲強調會一直寬鬆至就業有實際改善為止,市場擔憂這樣大筆的花費會快速推高通脹,重現美國1970年代的惡性通脹,3月以來全球科技股亦因而受挫。的確在過去數個月,美國通脹屢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甚至連聯儲局也承認了通脹比預期要持久,高通脹的擔憂似乎成真。不過,此際市場卻有聲音預警通縮要來了。

雖然通脹的討論如火如荼,但一些先行指標已出現預視通脹停頓,甚至反過來出現通縮的水平。例如,近日美債市並沒有如當初預期一般出現收益率不斷提高的現象,反映了市場已不像當初這般預計通脹會迫使聯儲局加息。而包括十年期與三十年期等長債的收益率自4月便開始下行,在6月聯儲議息後出現明顯下跌,這致使美國長短債收益差距不斷收窄,也反映了市場認為長遠的通脹壓力正在減少。

先行指標反映通脹開始降溫

另一方面,對通脹表現極有指標性作用的大宗商品交易,也不再像早幾個月前出現單邊上漲的行情。除了油價因為供應問題還在上升之外,例如非常影響日常商品的銅價已開始下跌了。銅價自去年11至12月各國經濟重啟後展開了漫長的升浪,至5月上旬終於見頂,現價已從頂峰回落一成有多。

從資本市場上看,利率敏感股的表現也反映了這現像。像銀行、保險業這些受惠於利率上行的股票開始退熱轉為下行,而收益於低利率的高科技股則一改之前的弱勢明顯反彈,這也使得美股納指近日表現遠比道指要好。

影響通脹的並非只有貨幣政策。

為何預期通縮?

在美國近月通脹數據都創下近年新高之時,市場竟然預期通脹降溫甚至於通縮,不禁令人疑惑。其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在於最簡單的供求定律。有分析已指出,這輪通脹的主要壓力來自於供求不合比例的增長。對商品的需求在各國經濟重啟後已經大幅反彈,包括美國與中國的數據都顯示消費水平已回復至疫情前或比疫情前更高。但同時,供應鏈的收復卻比想像中慢很多,當中包括了中國與美歐等西方國家全面角力打亂了供應鏈的因素。在供應增長追不及經濟重啟的情況下,需求的單邊上位自然推動了價格上升,也就形成了通脹。

然而,供應鏈的滯後並不可能無休止,市場正預計經濟重啟帶來的需求刺激正慢慢到頂,反而供應鏈的收復將慢慢增速。假如未來供應加速提高,而需求並未出然爆發性增長,而此外拜登政府所推出的基建方案並未如當初所預期那般巨大,在共和黨國會議員要求下有所妥協,那現在這般的通脹水平是不可能持久,甚至在很快有可能出現月份環比上的下降,造成短期通縮。

中國正面臨通縮的壓力。

比起美國,貨幣政策更緊的中國面臨的通縮壓力可能更大。全國性的需求增長始終緩慢,而國際性的增長也面臨多種不壓定性,包括地緣政治矛盾以及疫情反覆等因素。其中豬肉價格下跌尤其明顯。豬肉早年因豬瘟而大升,但自今年2月已開始回落,但下行比想像中嚴重。國家發改委於周一(28日)宣布,豬糧比價為4.9:1,跌穿5:1的預警水平,中央及地方因此重啟了豬肉收儲工作,防止豬肉進一下下跌。從這些都不難看出,比起輸入性通脹,中國似乎更有必要思考如何應對通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