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奧運熱潮 可從學校着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東京奧運落幕,港隊選手力拼佳績,歷史性奪得一金兩銀三銅。運動好處不容多說,難得奧運掀起港人運動熱潮,社會應該捉緊時機,將之普及,當中學界的參與不可或缺。專上院校在吸引運動人才入讀並提供各項支援外,亦應從增加學生體育課時和擴大比賽規模着手,鼓勵青少年參與運動。

政府廿年前推動運動精英化、普及化和盛事化。其中的普及化,包括推廣學校體育,讓青少年鍛鍊身體,發展運動潛質,晉身年輕運動員。政府交代幾項措施,例如推行「學校體育推廣計劃」,資助學生運動員購置個人體育裝備、教練和課程費用,鼓勵學校開放設施給體育團體舉辦活動,以及資助團體舉辦校際比賽。

以上普及化措施有所進展,例如在開放校園設施方面,參與的學校由2017/18學年的12家增至2020/21學年的60家,同期提出租借體育團體的數目由15個增至38個,參與者預計逾9,100人次。然而,普及化的範圍現時僅及中小學和特殊學校,未及專上級別。這是否意味着普及化進程在專上程度就止步?

+4

專上院校可做更多

即使不少學生熱衷課餘運動,但課堂的角色不可代替,例如學生可以接觸主流以外的體育項目,有機會啟發其興趣。外界批評中小學體育課佔整體課時太少,有研究指本地體育課時每周平均90分鐘,比起南韓、日本、內地和美國等地短。

相比之下,專上層面的體育課時更短。大部分院校只規定學生畢業前修讀兩門項目,大學生通常在一、二年級完成學分後就可「絕跡」運動場。當民眾在求學時期也未能維持起碼的體育運動量,投身職場後就更難達到。這個推測不是空想,衞生署2018/19年度健康行為調查指出,進行「休閒相關體能活動」的港人比例,穩定地隨年齡下降。因此,專上院校可考慮要求學生參與更多必修體育課堂,確保在學期間維持一定運動量,配合政府運動普及化的目標。

何詩蓓的大學時期。(何詩蓓IG圖片)

擔當盛事化、精英化的橋樑

這並不是說專上院校在推廣運動毫無建樹;它們也在培養運動精英。現時本地資助大學和部分私立大學也有其運動隊,舉行校際比賽,又積極以獎學金吸引在中學時期已是精英水平的運動員入讀。今年出征東京奧運的健兒當中,有些正在大學就讀。其實,青少年在專上院校入學初期大概在18歲左右,發展運動雖不算早但未算遲,仍有幾年時光踏進技能高峰,院校就能充當普及化到精英化的橋樑。

若把香港和諸如美國的大學相比,兩者重視運動的程度距離更大。美國的著名大學普遍把運動發展成商業盛事。大學聯賽的電視節目、商業贊助和門票收入為大學帶來可觀收入,例如由65家美式足球表現最佳大學組成的「五強聯盟」(Power Five Conferences),去年收入高達29億美元,足以證明在國內的吸引力。香港近年的專上聯校比賽也引來運動媒體直播,但遠未稱得上本地大事。不過從另一角度說,專上學界的盛事化大有發展空間。撇下上述較為功利因素,在大學營造濃厚的運動氣氛,也可持續鼓勵學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