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雲密佈豈可歸咎德國?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隨着烏克蘭邊境局勢愈趨緊張,美國以至各北約同盟國亦先後調遣更多部隊到東歐前線。全球各國都密切着視當地形勢變化時,德國在今次烏俄問題上的取態卻連番遭到美國媒體評擊。《紐約時報》質疑德國新任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沒有決心應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侵略,《華盛頓郵報》更有評論諷刺德國為「派對中的討厭鬼」,不滿德國在應對烏克蘭危機時與其他盟國貌合神離。

無可否認,來自德國社會民主黨(SPD)的總理朔爾茨,在今次烏克蘭問題上並沒有採取與美國和北約一致的態度。美國和其他北約盟友在過去一星期加緊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希特(Christine Lambrecht)在上周五(21日)卻表明不會容許愛沙尼亞把德製武器提供予烏克蘭。另外,德國亦一直未有跟隨北約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措施,反而堅持繼續與俄羅斯推進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合作計劃。

然而,美國媒體這一系列口誅北伐,正正反映美國和北約問題之所在,而且繼續暴露了其視角偏差和缺陷。

朔爾茨:圖為12月9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聯邦議院出席會議。(AP)

以美國視角看待全球問題

美國媒體對德國的態度作出猛烈批擊,甚至要求白宮向柏林當局進一步施加壓力以阻止俄方的軍事行動,反映美國建制精英仍然在以自大的視野目光和標準看待全球問題。事實上,假如俄羅斯、烏克蘭之間真的發生軍事衝突,理論上最應為之緊張的是鄰近的德國而非美國才對。這不但因為德國地理上位處歐洲中心,而且德、俄兩國的距離本來就十分接近,所以一旦戰爭爆發,區內勢力均衡自然會受影響,同時亦很可能導致德國需要直接面對俄羅斯這個強鄰。

美國媒體對德國的態度作出猛烈批擊,甚至要求白宮向柏林當局進一步施加壓力以阻止俄方的軍事行動,反映美國建制精英仍然在以自大的視野目光和標準看待全球問題。(Facebook@RimofthePacific)

不過,正正因為俄羅斯對於德國的潛在威脅如此明顯,柏林當局更需要和莫斯科維持對話和友好,而不能輕易地將自己跟美國或其他北約盟友的立場捆綁起來。舉例來說,愛沙尼亞政府官員曾經接觸柏林當局,尋求將一批德製的裝備交付到烏克蘭手上,立即遭到德國政府以「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目前無助於化解危機」為理由拒絕。德國在野黨基民黨領袖默茨(Friedrich Merz)亦指出,一旦對俄羅斯採取制裁,首當其衝的將是德國本身,因而主張繼續以對話和溝通解決問題。

捆綁無助解決問題

早在70年代冷戰期間,當西德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早已意識到在處理處理和蘇聯的關係時不可能完全跟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體系,故此提出與其東面各社會主義國家保持友好的東方政策(Ostpolitik)。布蘭特任內一直與莫斯科保持溝通和對話,明確承諾西德將會放棄使用武力,又承認當時蘇聯的歐洲邊界,更為此簽訂了1970年的《莫斯科條約》,換取了柏林危機後一段長時間的和平局面。因此,今日與其說柏林無意向莫斯科施加壓力,倒不如說美國的政治精英不了解德國切身處地處理歐洲問題的方法,仍然打算以捆綁的方式向俄羅斯施加壓力,其結果恐怕未必有助緩解今日在烏克蘭邊界的彊局。

烏克蘭:圖為1月22日,烏克蘭軍人在基輔受訓。(AP)

更何況,德、俄之間多年來都在天然氣等能源問題上合作無間,保持德國作為溝通的角色更是維持地區穩定的關鍵力量。今日美國所有主流媒體都質疑德國在應對烏克蘭危機的立場,而且只強調美國多年來為了協防歐洲而付出的人力物力,不能換位思考解決問題契機,這或許才是今日烏克蘭問題惡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