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埃塞俄比亞總理折桂 光環可否改變現實?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在非洲這片戰亂不斷的紅土,武裝鬥爭就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除了望天打卦,就只能祈求亂世出英雄,有一政治領袖可為他們罷脫朝不保夕的窘困。繼去年剛果聖手穆克維格(Denis Mukwege)獲獎,本年諾貝爾委員會決定把和平獎授予來自東非的埃塞俄比亞總理阿哈邁德(Abiy Ahmed),表揚這位研究宗教衝突的博士畢業生,在促成埃塞俄比亞與鄰國厄立特里亞(Eritrea)和平協議的貢獻。
但在現實中,即使阿哈邁德中止了長達廿年的邊境戰爭,並得到至高無上的光環,未來協議的落實還須經過現實政治的考驗。情況如前任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因與反政府武裝組織(FARC)簽訂停戰條約,而獲得2016年和平獎後,該國的和平進程依然滿滿步蹣跚。

諾貝爾和平獎:2018年7月,埃塞俄比亞與厄立特里亞恢復往來及直航,造就多個分散兩地的家庭重聚,家人相擁(Getty Images)

兄弟開戰廿年 為的只是一片鳥不生蛋之地

二戰結束後,美國大力扶持埃塞俄比亞,並視該國為非洲的代理人。1950年韓戰爆發後,埃塞俄比亞隨即響應號召,派兵加入聯合國大軍,出兵朝鮮。與此同時,由於英國對厄立特里亞的託管將於1952年結束,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第390號決議》,確立厄立特里亞將併入埃塞俄比亞並組成聯邦,實行「高度自治」,可在內政上享有獨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可是在60年代,埃塞俄比亞削掉厄立特里亞的自治權,惹起民眾強烈不滿和反抗,厄立特里亞解放陣線(ELF)繼而成立,兩地關係急轉直下。

雖說兩者曾在自治權上鬧得火熱,但面對共同敵人時亦可建立同盟般的複雜關係。1974年埃塞俄比亞發生軍事政變,國王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被廢黜。雖然臨時軍政府由門格斯圖(Mengistu Haile Mariam)掌握實權。但該國卻隨即陷入四分五裂,內戰開打。不過,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1991年,在阿爾巴尼亞的霍查派和厄立特里亞支持下,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EPRDF)成功推翻門格斯圖政權。兩年後,厄立特里亞卻以全民公投,正式脫離埃塞俄比亞獨立,惟兩國之間長達620英里的邊界卻未正式劃定,為戰爭埋下伏線。

1998年,兩國為了巴德梅(Badme)平原而開戰,惟外界卻對兩國為了荒涼之地開戰感到錯愕。雖然有論者以經濟問題、意識形態和戰略考量來解釋開戰原因,惟可以肯定的是,戰爭從來沒有真正的贏家。在戰爭高峰期,埃塞俄比亞軍隊的總人數從六萬人,躍升至35萬人,其國防開支亦從1997/98年度的9,500萬美元,暴增至1999/2000年度的7.77億美元;同時,厄立特里亞的軍隊規模,亦通過全國強制徵兵計劃增至30萬人(約佔總人口一成)。更甚是,這場近乎一次大戰般的戰壕戰爭,至少造成10萬人死亡,超過100萬人流離失所。

諾貝爾和平獎:艾哈邁德9月時到訪南部咖法省(Kaffa),與當地部落團體見面時獲贈送一匹馬。(VCG)

和平協議得來不易 阿哈邁德仍障礙重重

1999年,雙方在阿爾及利亞前總統布特弗利卡(Abdelaziz Bouteflika)斡旋下,嘗試在談判桌解決爭端。翌年,兩國在阿爾及爾簽訂停火協議,並同意把爭端交由海牙常設仲裁法院處理,奈何裁決出爐後,雙方皆有不滿之處。兩國除了互相指責對方支持國內反對派,更重新在邊境動員軍隊,戰火再次點燃起來。

不過,誠如上述門格斯圖政權一例,當兩國再度意識到更緊迫的共同威脅——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TPLF)時,自然也不會排拒共抗外敵的機會。雖然TPLF本為反對門格斯圖獨裁統治的主要力量,但該組織近年又因意識形態、利益等分歧,與EPRDF漸行漸遠。儘管推翻門格斯圖後,TPLF及其少數族裔在埃塞俄比亞存有極大影響力,但去年初又因政治權力鬥爭,TPLF差點把埃塞俄比亞拖回崩潰邊緣,迫令執政聯盟更換總理,任命阿哈邁德為新任政府領導人,並釋放數千名政治犯。

阿哈邁德曾經在軍方情報任職及當選國會議員,近年在首都的亞的斯亞貝巴大學完成博士學位,研究當地宗教衝突。作為目前非洲國家最年輕的領導人,他上任後的首要任務不但劍指政治和經濟改革,罷脫國內因戰火積弱多年的困局,亦致力拆解TPLF的政治權力。

諾貝爾和平獎:艾哈邁德曾因大幅推動改革而遭反對者企圖暗殺(視覺中國)

另一邊廂,厄立特里亞的開國元首、現任總統伊薩亞斯(Isaias Afwerki)同視TPLF為不穩因素。縱然伊薩亞斯與TPLF在上世紀關係密切,但厄立特里亞獨立後,TPLF的好戰、頑固作風卻徒添伊薩亞斯的管治成本。上世紀90年代兩國戰爭開打後,厄立特里亞就一直處於緊急狀態和崩潰邊緣,成千上萬的年輕人為逃避兵役,甘願離鄉別井逃到歐洲,使該國一蹶不振。另外,伊薩亞斯的不滿,亦可見於去年他形容TPLF為「有毒和惡性遺產」,以及「阻礙雙邊關係的積極變化」。是以,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的硝煙,再度因共同敵人的威脅而平息。

可是,這種突如其來的變革能否帶來真正的和平,還須看視乎未來如何落實協議的細節,以及國內的政治風向。2016年,哥倫比亞前總統桑托斯與FARC簽訂停戰協議,並贏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光環。可是,兩年後新任總統杜克(Iván Duque Márquez)登場後,卻對協議冷以待之,使得當年舉世贊同的停戰協議,如今卻變得岌岌可危。一如今年六月埃塞俄比亞的政變,雖然阿哈邁德自稱已平息動亂,但亦間接反映出國內既得利益階層的反抗。儘管和平獎的光環使阿哈邁德的聲望提振,且擁有更大的政治能量落實協議,並推動政治、經濟改革,但和平獎畢竟只是光環,真正的和平還須看阿哈邁德如何擺平國內的反對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