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濕地漁戶遭加租75% 環團促收地賠償機制加保育考慮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建議收回私人濕地和魚塘,設立濕地保育公園。環保團體香港觀鳥會訪問后海灣漁戶,發現逾半受訪漁戶贊成政府收地保育,更有90%有意於政府收地後,繼續在區內養魚。
不過觀鳥會指,有個別漁戶在發展北部都會區建議公布後,即被地主大幅加租,每年租金由四萬元加至七萬元,亦有漁戶因養魚難以維生,而放棄續租魚塘,魚塘濕地生態價值面對威脅。觀鳥會建議政府及早公布並落實濕地保育公園規劃,並在收地賠償中加入保育狀態考慮,例如魚塘如採用天然塘壆、不設捕雀器具等,可獲額外賠償。

▼三個濕地保育公園選址▼

+3

57%受訪漁戶贊成政府收地保育

香港觀鳥會於今年2至3月期間,在合資格參與保育計劃的后海灣漁戶當中抽取63位,透過電話及面談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受訪漁戶中,90%為魚塘租戶,合共管理后海灣約300公頃魚塘。調查結果指,57%受訪漁戶贊成政府收地保育,反對的則有24%。贊成的漁戶大多期望日後可繼續養魚;反對的一方則擔心收地後不能再養魚,或主張土地應改作發展、住宅或其他用途。

管理模式方面,52%漁戶希望向政府租用魚塘、自負盈虧,27%則選擇受聘於政府或其他團體。觀鳥會表示,不少漁戶對北部都會區保育方案存有憂慮,有租借私人地或祖堂地的漁戶反映,個別魚塘的一年租金甚至飆升至逾7萬元。亦有漁戶因負擔大,認為「養魚搵唔到食,好似白做,加上覺得呢行無前境」,故不再續租。

+4

觀鳥會副總監胡明川認為,調查反映北部都會區對漁戶以至生態環境的影響已開始浮現。胡認為,漁戶未能掌握收地時間表及範圍等細節,難以作長遠養殖規劃,可能因而放棄經營魚塘。個別地主亦有機會改變魚塘用途,甚或大幅加租以逼走租戶。

胡明川建議政府盡快公布北部都會區保育時間表,並須諮詢包括漁戶在內的持份者。她又促請政府在收地賠償機制中,考慮保育元素。她解釋,如魚塘符合指定條件,例如天然斜邊塘壆、定期降水供雀鳥覓食、不設捕雀器具等,政府收地時可提供額外賠償,以鼓勵地主及漁戶保存魚塘濕地生態價值。

胡明川(右)認為,調查反映北部都會區對漁戶以至生態環境的影響已開始浮現。左為觀鳥會項目經理鍾振傑。(香港觀鳥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