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籬綠化帶擬建公營房屋 收逾800份反對意見 規劃署仍支持建屋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政府近年建議先後收回多個寮屋村發展公營房屋,包括位於葵涌、鄰近金山郊野公園的石梨坑村綠化地帶,惹起村民反對。最新文件顯示,城規會接獲860份申述,99%均為反對意見,包括憂慮擬議改劃會削弱綠化地帶的緩衝作用、破壞石梨坑村近150年歷史等。
規劃署則表示,擬議發展土地有18項具保育價值品種,包括土沉香、獼猴、赤腹松鼠、夜鷺等,坦承發展無可避免令用地失去次林地和植林等,亦要砍伐2,140棵樹,只有不足兩成樹木可保留,而土沉香則會移植,但當局指該處鄰近多條公共屋邨,認為其保育價值相對較低,符合綠化地帶檢討建屋的選址準則,亦可滿足社會對房屋的需求,故支持建屋的申請。城規會將於周五(7日)開會審議。

+2

政府擬將葵涌石排街一幅綠化地帶改劃住「住宅(甲類)」和「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以興建5幢公營房屋,預料可提供5,400個單位,以容納1.5萬人;而房委會轄下的「葵安工廠大廈」亦由「工業」地帶改劃為「住宅(甲類)」地帶,預料可提供600伙,以容納1,620人。

葵涌石排街擬議發展用地,現時是石梨坑村寮屋村,規劃署指,該處全屬政府土地,現有兩個主要寮屋群,即石梨坑村和石梨山村,以及一些臨時構築物夾雜於林地內,但卻無認可鄉村。當局又指,截至今年6月,約有30戶(60人)登記在清拆計劃中。

至於生態方面,文件顯示,該處有一條非間歇性河道和4條間歇性河道,根據生態評估影響,在該區生長或棲息的動植物是常見品種,生境則屬於典型類別,評估範圍內共有25項具保育價值品種,其中18項在項目範圍內發現,包括屬於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的「土沉香」、獼猴、赤腹松鼠、夜鷺等。

+58

規劃署建議在擬議發展用地東面的多個地點締造林地、植林種植及河溪改善工程等,以補償受影響的生境和提高該區的生態價值。

文件提到,當局就擬議改劃接獲860份申述,當中857份反對改劃建屋方案,佔整體99.7%,包括「石籬改建關注組」、香港觀鳥會、長春社、環保觸覺、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主要意見包括憂慮擬議改劃會削弱綠化地帶的緩衝作用,憂慮會立下不良先例、建議政府優先發展棕地和閑置官地、破壞石梨坑村近150年歷史等。

規劃署回應指,擬議發展的石排街用地位處葵涌東北現有建設地區邊緣,與安蔭邨、石籬(二)邨等公屋發展群相當接近,其保育價值相對較低,與金山郊野公園相距約100米,認為符合綠化地帶檢討的選址準則,適合發展住宅,故改劃為住宅等地帶可滿足社會對房屋的殷切需求。當局又指,石梨坑村並非認可鄉村,選址內亦無私人地段,亦無已評級歷史建築,故無強烈理由將擬議發展範圍內的構築物保存。

規劃署承認,擬議無展無可避免令該用地永久失去一些次林地及植林而成的林地、果園/耕地等,惟當局已建議實施緩解策略和措施,預計發展項目不會對生態造成不可接受的剩餘影響。

當局又指,擬議工地範圍內發現的2,554棵樹中,有2,140棵屬常見品種,將會被砍伐,只會保留408棵(19%),另會移植5棵土沉香和1棵白桂木,當局亦會補償種植約1,620棵樹。

規劃署審視申述後,並不支持有關反對意見,認為不應順應有關申述而修訂分區計劃大綱圖。

石籬改建關注組成員周藹銓。(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關注組:增2萬人口加重社區負荷

石籬改建關注組成員周藹銓對規劃署回應表示失望,認為擬議改劃加上石籬中轉屋重建,將會令石籬急增近兩萬人口,令原本已超出負荷的社區再雪上加霜,形容是迫當區居民「硬食」,憂慮日後居民將會面對更嚴重的交通擠塞、地下水管經常爆裂,社區設施長期缺乏等問題。

對於其所在的石梨坑村的歷史價值,周藹銓強調,雖然該村並非政府認可的原居民村落,惟石梨坑村見證區內發展,形容其介乎市區寮屋村與新界原居民村之間的定位「獨特」,居民務農為生,與自然環境融合,至今仍隱約可見梯田的痕迹,認為有歷史保育價值,亦有復耕潛力成為社區農圃。

她續指,當局提到將砍伐2,554棵樹,但補償種植的樹木僅約1,600棵,直指當局未有為開發綠化地帶的損失,作出充足的補償。她又批評,政府就石籬改劃進行的生態研究並無涵蓋冬季,質疑當局低估生態價值,惟在粉嶺高球場卻有7個月時間補做研究,認為當局並未有以同樣態度,在石籬進行最詳細及準確的生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