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鞋癡】被禁打籃球的一年 盤點2020年滄海遺珠籃球鞋

撰文:張倩儀
出版:更新:

2020年,疫情來襲仿佛是大家生命中消失的一年。
我們戴上口罩,同時脫下了球鞋,也將球衣放到衣櫃的深深處。的確,在「封框」、沒有籃球的日子中,甚麼裝備都是浮雲。在踏入2021年前,回顧盤點那些未被關注的籃球鞋滄海遺珠。

湖人傳奇高比拜仁在2020年初因直升機失事而意外離世,促使Kobe5的關注度急升,即使是在沒有球打的日子,Kobe 5的搶購仍然熱烈,相反其他系列的鞋款就「生不逢時」。

Nike Air Zoom BB NXT

Nike Air Zoom BB NXT。 (楊宇翹攝)

今年暑假推出的一雙為奧運打造的團隊鞋款Nike Air Zoom BB NXT,無奈之下奧運延後,但鞋款就先推出。BB NXT其中的賣點就是「React X 3 +(Zoom X 2)」,也就是將Nike最「拿手」的中底多層疊加的「厚切」觸感。

就像2008年奧運,Nike的 Hyperdunk系列登場成為往後10年「Team Shoe」的首選,然而BB NXT就是「接棒」的鞋款之一。作為一雙中偏低筒的籃球鞋,設計師希望在這位置不再分明的籃球世代中,有一雙適用於場上所有位置打法和需求的球鞋。

其中「React X 3 +(Zoom X 2)」也代表了鞋款主要表現的就是中底的回饋、回彈和足感,屬於比較厚身和「離地」的設計。當然,若球員習慣偏柔軟足感的球鞋或對足弓承托力有要求,這款就能切合需要;但3.8厘米厚底也變相重心較高,習慣貼地感的球員就未必適合,在切入轉向的瞬間會相對容易失重心。

但針沒有兩頭利,這就是柔軟足感的代價,存在一定的保護性和腳感又不失靈活度的中低筒鞋款,已經算是平衡各方面的中間點。

Nike Kyrie 7

Nike Kyrie 7。(楊宇翹攝)

艾榮(Kyrie Irving)的全知之眼,能不能預知我們甚麼時候可以打球?

2020年尾推出的Kyrie 7想必很多籃球人就買了也無用武之地,一如以往的中筒設計,在腳踝和後跟位置填塞得相當厚實,加強鞋款的包覆性和對阿基里斯腱保護。另外,鞋底的360度網紋提高抓地力,在切入時的控制力也更好,原理在於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面積,甚至延伸到鞋側。

比起前幾代,Kyrie7因為減去鞋面色塊而減走不必要的重量,可說是一雙適合速度球員的戰靴,加上這鞋款覆蓋全尺碼,小腳女生也可以入手。

Kyrie7更多細節:(按圖放大)

+1
+17

Nike KD 13

KD13。(張倩儀攝)

KD13繼續不負眾望的保持良好足感,雙氣墊果然「有料到」。

全長式Zoom Air外再多放一塊氣墊,鞋底能即使給予回饋,強化回彈性,前腳掌起跳及落地都有足夠的緩震。和KD12一樣,中底的回彈力和足感都是中上的級數;選用耐磨性極高的XDR材料,加上圓孔形紋路,急停及變速時的抓地力也不錯。

鞋款輕身,但中筒設計能集歷活和保護性於一身,這雙也是杜蘭特(Kevin Durant)在受傷後的第一雙球鞋,自然也會更在意跟腱的保護。KD13去除後跟的六邊形Zoom,避免二次緩震的風險,將中外底改用更硬的材質,儘量從選材保護跟腱。雖然外觀和上一代相似,但簡潔的款式也是長青款。

Nike KD 13更多細節(按圖放大):

+1

Air Jordan 35

AIr Jordan XXXV。(Nike 提供)

AJ34去年大獲好評,特別是中底的鏤空和中底的反應,AJ35延續這樣的設計。Eclipse Plate 2.0幫助Zoom Air氣墊發揮更大的效用,在回饋方面更佳,加強橫向支撐的穩定性。

主打回彈和反應的AJ35,自然要能承受在球員彈跳過程中的壓縮和變形,以及落地的震動,後掌配備的Hex Zoom緩震, Flightwire的加入兼顧輕量與包裹性,比上代減少了腳踝保護少的問題。

AJ35屬價格偏高的鞋款,所以街場打滾的籃球人未必會入手,但作為比賽戰鞋AJ35又的確具備各方面的優點。

Nike Freak 2

Nike Freak 2。(Nike 提供)

和第一代的Freak1 不同,今代外底「 切割」為兩段式,中底再嵌入式穩定片(TPU)連接,前掌的啟動和後掌的落地都更穩定。前掌外側再添加固支撐片,就像「字母哥」說的一樣,這雙鞋是為了讓他在做歐洲步時更「穩」。

Freak2在後掌的部分添一塊柔軟輕質的泡棉,負責支撐性,前掌就有Zoom Air氣墊提供爆發力;歐洲步時面對的衝擊和腳步控制是要點,Freak2無疑適合多衝撞、多變向的後衛打法球員。

不是女生專利 8對易襯低調粉紅戰靴:(按圖放大)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