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莊月明中學以詠春教中華文化 校長成師傅與學生「打成一片」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嚟!箍校長條頸!」。南區明愛莊月明中學(明莊)於本學年起於校內推動詠春普及化,初中學生會於體育堂學習基本詠春,有興趣或具潛質的學生更可加入興趣班學習進階詠春,全部課堂均由彭耀鈞校長親自任教。彭校長練習詠春已經35年,更是詠春宗師葉問之子葉準師傅的環球代表,有資格代表葉準師傅教授詠春,全世界只有不足20人擁有該資格。

詠春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之一,彭校長期望學生強身健體之餘更能學習當中的中華哲學及思想,例如禮儀及中庸之道等,並應用到現實生活及待人接物之中。學校詠春普及化推行時間尚短,但透過詠春彭校長已與學生「打成一片」,笑言學生不再稱呼他校長,「佢哋不斷叫我師傅!」。

明愛莊月明中學於本學年起推動詠春普及化,所有學生均由彭耀鈞校長親自教授。(廖雁雄攝)

詠春體驗項目成契機 學拳體驗中華文化

詠春走入明莊的起點,是學生曾經參加校外的詠春體驗項目,其間彭校長發現學生反應不俗,加上教師團隊又鼓勵「其實呢個(詠春)校長你自己都可以教喎」,他就開始考慮引入詠春到學校。他笑言「本嚟我打算慳返啲力」,讓學生參加校外體驗,但認為既然有需要在學校推動中華文化,又遇上學生對詠春感興趣,就決定親身上陣授徒。

本學年起,所有中一至中三學生的常規體育課會有4節是學習詠春,每節課約一小時,預計每學年會學習一套拳術,例如本學年教授「小念頭」。彭校長強調,「佢哋最後嘅成果唔係要打得,係透過動作去體會中華文化嘅智慧」,例如詠春強調中庸之道,體現之一是對打時要保持適當距離,以免太遠打不到對方或是太近容易被對方打到。

常規班不對打黐手亦學到中庸之道 教學法提升興趣

彭耀鈞校長教授中二體育課的詠春部份,與學生一起作示範。(廖雁雄攝)
+1

學校為了確保學生安全,常規班不會對打黐手,彭校長為了使學生同樣可以領悟到中庸之道及提升他們學習詠春的興趣,就以教學法入手,親身體驗先於學習道理。「唔可以一開始就講大道理,『(講)今日我哋教一個偉大嘅功夫叫詠春,佢嘅智慧係中庸之道,咁記住啦,我哋開始啦』,咁冇用嘅」。

彭校長的詠春課於熱身後就教授套拳動作,又會安排小遊戲讓學生互相學習,使氣氛變得輕鬆,直至課堂尾聲總結所學時才與學生複習動作,一邊聆聽中樂,一邊點出詠春蘊含的道理。他解釋,學生上堂玩得興起,還在消化套拳動作,說道理的效果會大打折扣,相反學生經過整堂體驗,對套拳動作已有一定記憶,配合播放節奏緩慢的傳統中樂以調整學生情緒至較平靜的狀態,一邊耍拳一邊聽講解,學生要消化道理就容易得多。

他亦期望學生從常規班領悟到詠春的文化意義後,可以應用到現實生活之中,幫助他們日常待人接物。他舉例,學生投身社會後一定會遇上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人,雙方爭論的情況就像詠春黐手,學生如果能夠理解中庸之道,就會懂得言論不可偏激,亦不可一言不發,而是要想方法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意見分歧亦可以好好處理事情。

興趣班教進階內容 與學生打成一片

彭耀鈞校長教授學校的詠春興趣班時,叫學生「嚟!箍校長條頸!」,示範遇襲時如何掙脫。(廖雁雄攝)

學生參加常規班後,如對詠春感興趣或有潛質,就可以加入課後興趣班,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時,遇上彭校長事忙亦會改於午飯時間分兩次半小時進行。興趣班會教授學生較進階的詠春技巧,包括對打黐手,以至是被人偷襲時的對應方法。

彭校長任教興趣班時同樣親身上陣,更會與學生作對打示範,名符其實與學生「打成一片」,而且不時爆出難以想像會在校園聽到的金句。例如彭校長示範遇襲如何掙脫時,他會叫學生「嚟!箍校長條頸!」,如果學生「錫住校長」力道不足更會大叫「大力啲!」,使學生忍住笑也要用力箍實校長。又例如示範對打時,彭校長突然就會叫學生「打校長一拳!」,眼見學生被「嚇窒」就會笑言「哎,唔使驚啦!」當然,學生也是點到即止,但至少打得放心。

教詠春助看清學生本性 學生改口不叫校長叫師傅

明愛莊月明中學彭耀鈞校長表示,教詠春讓他可以看得更清楚學生的本性。(廖雁雄攝)

詠春普及化推行時間不足一年,難言學生已經有突出表現,但彭校長說教詠春讓他可以看得更清楚學生的本性,例如一名身形較柔弱的女同學表示想加入興趣班時,彭校長曾預告手腳難免會有疼傷,要她先獲得家長同意,後來女同學表示沒有問題,更以行動證明自己能夠克服,「(如果)我冇呢個空間,我睇唔到原來佢哋承受得到」。

彭校長形容,詠春於他而言是一個切入點,漸漸成為他們的導師,得到學生的信任,並稱呼他為師傅。他期望,即使未來學生遇上難題或困難,都會找他傾訴,而他亦可以用詠春的道理為學生解惑。

訪問進行當日,學校的詠春興趣班到校外表演,訪問完成時剛好市上興趣班的學生完成表演回到學校,他們看到彭校長就在走廊大叫「師傅!師傅!師傅!」,爭相說起剛才遇到的趣事。師生之間,可以做到亦師亦友已經難得,做到「亦師亦徒」更加難得。

繼續閱讀:中華文化教育三大關鍵 明莊彭耀鈞校長:實用性入手學生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