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手機面世十年 世界因iPhone而改變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2007年1月9日改變了全球。在三藩市的Macworld大會上,身穿黑衣牛仔褲的喬布斯(Steve Jobs)介紹了三種「新產品」:觸控式iPod、革命性的手機和網上瀏覽工具。很快,眾人意識到它們只是集於同一新產品的功能。很快,它賣個滿堂紅,擊敗Barbie、Play Station、Sony Walkman等歷代玩物,在最短時間內成為全球史上最暢銷商品。很快,你發現身邊親友、同事以至家人陸續換上這手機,直至覺得自己也得擁有一部。
又到九月──新iPhone發布的「季節」,傳聞中的iPhone 8會否在舉行在即的蘋果發布會面世仍是未知之數。回顧十年,被譽為「上帝手機」的iPhone改變了什麼,堅持了什麼?

iPhone不知不覺已經面世10年了。(網上圖片)

iPhone第一代

(開售日期:2007年6月29日)

由美國移動通訊服務商AT&T獨家發售。手機甫推出,其嶄新的多點觸控大屏幕、虛擬鍵盤等功能,引起成千上萬的人排隊搶購潮。它正式開啟了智能手機的新時代,隨身GPS、流動上網、串流式短訊,成為我們的日常。

當年iPhone 3G面世,智能電話尚未像今天一樣普及。(網上圖片)

iPhone 3G

(開售日期:2008年7月11日)

新增了3G網絡,提升無線網速。蘋果亦新增App Store這項重要元素,發揮智能手機的內在潛力,也開拓了撰寫應用程式(App)這個新行業,至今市面多達200萬個應用程式,包括Instagram、Uber、Snapchat等廣泛普及的App。

iPhone 3GS推出時,只有黑白兩色。(網上圖片)

iPhone 3Gs

(開售日期:2009年6月19日)

基於前代而製,提升電池續航能力、增強網路攝影像素與攝像品質、並提供最大支援7.2 Mbps HSDPA。來到iPhone第三代,技術漸趨成熟穩定,也是這年開始,蘋果另一產品iPod銷量開始急跌,步向「死亡」。

蘋果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改變了世人使用科技產品的習慣。他在2011年逝世,傷透不少「果迷」的心。(Getty Images)
iPhone 4可說是香港智能電話普及的開始。(網上圖片)

iPhone 4

(開售日期:2010年6月24日)

蘋果經典機款,採用雙面玻璃外觀設計及業界解析度最高的Retina屏幕。這部第一代配有前置鏡頭的iPhone更開展Selfie世代。內地少年賣腎換iPhone事件,添了它「腎機」這別稱。不過,此機開售初發生「天線門」,用家發現手握電話特定位置會導致訊號減弱、中斷,商譽一度大受打擊。

Siri剛「出世」時,你有試過問「她」無聊的問題嗎?(網上圖片)

iPhone 4s

(開售日期:2011年10月14日)

新增辨識人類語言的語音助理Siri,解決了前代天線接收不良的毛病,還改用效能提升數倍的雙核Apple A5處理器。

iPhone 5可說是喬布斯的遺作。(網上圖片)

iPhone 5

(開售日期:2012年9月21日)

喬布斯最後一部參與開發的iPhone,機身改以金屬設計,較以前產品更薄、更輕;擁有更高解析度及更闊的4吋觸控式熒幕,支援16:9影像比例。由於機身偏長而窄,面世初時被嘲似遙控器。

金色iPhone首度登場。(網上圖片)

iPhone 5s

(開售日期:2013年9月20日)

加入TouchID指紋辨識技術,開創手機引入生物辨識技術先河,一度掀起安全爭議;首代金色iPhone,惟同期推出、色彩繽紛的平價版iPhone 5C也未能如願吸引新興市場消費者。

「果迷」們不僅追捧蘋果推出的產品,連蘋果店(Apple Store)也是他們的朝聖地。(視覺中國)
iPhone 6 Plus是蘋果首推出的「大碼」手機。(網上圖片)

iPhone 6 / 6 Plus

(開售日期:2014年9月19日)

蘋果放棄傳統細屏,跟三星、Sony等朝大屏方向發展,推出「加大碼」Plus機,銷量合共2.2億部成歷代之冠,吸引更多亞洲用戶,是目前為止最好賣的iPhone一代。

首次推出玫瑰金色iPhone,俘虜不少女人心。(網上圖片)

iPhone 6s / 6s Plus

(開售日期:2015年9月25日)

蘋果首次推出玫瑰金色iPhone,加入3D Touch及Live Photo等功能,電池續航力也顯著提升。然而這一代iPhone的銷售量開始下跌。

擁有雙鏡頭的iPhone 7 Plus銷情亦未如理想。(網上圖片)

iPhone 7 / 7 Plus

(開售日期:2016年9月16日)

取消以往iPhone的3.5mm耳機插口,令不少用家大呼不慣,更發起網上請願。由於iPhone 7未有如外界所期待般大幅度升級,予人技窮感覺,全球累積銷量也只有逾5,000萬部,成績不算理想。

延伸閱讀:【十年誌】越洋買iPhone變KOL 泰國果迷細訴一機在手的意義

每次iPhone開售都會掀起一輪熱潮,未知即將推出的第八代iPhone會否一如既往出現搶購潮。(視覺中國)

 蘋果打不入的中國電子付費市場

最近,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宣布,全市居民可以透過大部分Android 手機下載電子付款程式,用以支付市內的交通費用。除了被排除在外的iPhone用戶,這個消息對大部分北京人而言絕對是個喜訊。今天電子消費大行其道,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亦聲言不甘落後中國,為什麼iPhone在這方面上卻顯得落後於人?這又可會是iPhone未來的隱憂?

手機電子錢包付費近年在內地變得流行起來。光顧街頭小販以至乘搭各種交通工具,也可以透過手機付費應用完成整個支付程序。iResearch數據顯示,中國現時是全球最大手機付費市場,去年市場成交總額估計達38萬億人民幣,比2015年暴增215.4%。iPhone如今仍未能打入北京交通付費系統,意味蘋果將失去佔據中國電子付款的先機。

維護私隱或礙發展

究其原因,是因為蘋果把非接觸式支付(在支付終端前刷手機的支付方式)留給自家開發程式Apple Pay,而不願授權予其他廠商,如一卡通或阿里巴巴旗下在內地普及的支付系統等。反之,其他以Android 為作業系統的三星、華為等競爭對手,均容許連結到內地非接觸式支付的程式應用。北京顧問公司Marbridge Consulting董事總經理Mark Natkin,形容蘋果的政策適得其反,「這可能會使他們被擋在門外,特別是在中國致力發展智慧城市的計劃上。」

電子付費程式在國內爆紅,除了交通付款,部分程式亦融入如騰訊或阿里巴巴所提供的社交資訊和電子商務應用,令其應用範圍和普及程度急速提升。早在2013年,支付寶便超越美國的PayPal成為全球最大手機付費平台。蘋果本身是內地首批採用非接觸式支付的商戶之一,惟如今所佔份額經已跌至不足1%。歸根究柢,蘋果公司長久以來的方針都是以保障私隱作賣點,不依賴收集客戶的私人數據,用來作推廣宣傳,也不願「就範」配合一卡通等內地程式使用。

同時,未來科技市場與下一代手機的成敗關鍵很大可能在於人工智能(AI),然而蘋果重視私隱的方針,不禁令人懷疑是否會窒礙發展。這是因為AI 自主學習的技能,很大程度取決於開發商所獲得的客戶數據量而定,例如一個數碼私人助理收集到愈多的問題,其對答的能力會愈好。這正好說明,雖然蘋果最先推出首個人工智慧助理軟件Siri,但比起Google和Amazon後來推出的同類軟件表現差勁。由於其他競爭對手在私隱方面的阻礙相對較少,對蘋果來說壓力也變得愈大。

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宣布,北京居民可以透過大部分Android手機下載電子付款程式以支付市內交通費用,惟不包括iPhone用戶。(視覺中國)

上文節錄自第77期《香港01》周報(2017年9月11日),原文題為〈iPhone 十年誌〉,現題為編輯重擬。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9月11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7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