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風景.五】社工充當「眼睛」:旅行是基本權利

撰文:伍麗微
出版:更新: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台灣歌手蕭煌奇的《你是我的眼》,道盡視障者對世界的渴望。但要找到那雙眼,談何容易?(此為視障者出行系列之五)

過去數年,香港失明人協進會項目協調主任、社工劉誠君多次擔當眼睛的角色,帶視障者外遊,籌辦旅行團去新疆、西藏、青海,偶爾放假亦跟幾個視障朋友自由行。以協會名義舉辦的旅行團反應熱烈,報名人數往往多得需要篩選。他解釋,失明人士的出門意欲較低,因難覓同行者,而且人生路不熟,像子倩、睿知及Ronna大膽出走的視障者是少數。「他們不是沒有資源,而是圈子裏未必有健視朋友,有很多限制,獨自旅遊又怕生意外。」

搜集資料當翻譯 成員互補不足

劉誠君曾兩度跟視障朋友自由行,一次去台灣,一次去日本,全都交由他們計劃行程,自己純粹「做一對眼」。以為他要全程「湊着」視障朋友,豈料他反而是得着最多的一個,「他們有人喜歡做資料搜集,去到景點會講解背景,又有人通曉日語,解決語言問題。我會補充一些有用的資訊,譬如地鐵有哪些站,去到目的地,又會捉住他們的手,讓他們摸吓感受吓。我不覺得旅程有太多困難,他們亦總會在其他時候幫番我。」他亦分享一些要注意的細節,譬如準備一些絲帶,事先綁在他們的行李上,「原來真係好難辨認行李,我問他們行李是什麼顏色,他們說黑色,但行李輸送帶上有太多黑色行李,很難找出來。」

除了必要時給予協助外,劉誠君認為彼此信任,給予對方嘗試的機會也很重要。他剛剛策劃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台灣交流團,30多人分成五組,每四個視障者夥拍兩個健視者,各組自行決定行程,他則在背後為他們與當地機構牽線。有人想參觀當地的大學及公屋,有人渴望到盲人棒球隊體驗,有人想到盲人cafe光顧,亦有頑皮的參加者跑到台北101扮神秘顧客,了解該處有沒有相應的視障設施及服務。「他們自己找資料、取捨想吃什麼、想去哪些地方,我希望他們可以在獨立、平等的情況下設計行程。」旅程結束後,他收到不少正面評價,不少參加者表示行程貼地,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渴望像個普通人 享受旅遊樂趣

接觸視障者多年,他明白出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克服交通問題,要選擇無障礙設施較完善及語言互通的地方,「與其搞咁多嘢,他們寧願等家人或朋友有空才出去。」即便如此,他還是希望大家可以多走一步,鼓勵或陪伴他們出去。

這是基本權利,他們也希望像普通人一樣,享受旅行的樂趣。
社工劉誠君

《香港01》周報【看不見的風景】系列文章:

與導盲犬闖台灣 視障女孩:終於可盡情放狗跑馬拉松征高山 享受僅餘的1%視力視障家庭愛旅行 媽媽:我們也想感受世界視障夫妻牽手影靚相 冀紀錄城市變化

上文刊載於第124期《香港01》周報(2018年8月13日)《看不見的風景──視障者出行記》。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