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水管|專家籲修復5000公里老舊水管 加裝水壓控制系統防爆裂

屯門公路前日(26日)有水管爆裂,暫停供水約7個半小時。水務署署長黃恩諾今早接受電視台訪問指,涉事水管已使用47年,去年年底測漏未有發現,近日因「某些原因」而「穿窿」。他又解釋,香港水壓相對其他國家高,形容就如一個高血壓病人爆血管風險較大。署方未來會加裝智能水錶,透過傳感器拉動水源,調節水壓。
國際管綫專業學會執行會長黃敬則估計,涉事水管為一條鋼管,壽命可達一百年,料爆裂原因非老化而是涉及其他損毀。雖然香港2000至2015年曾更換及修復長約3千公里的水管,但黃敬估計本港尚有5千公里水管未處理,呼籲政府撥款加裝水壓控制系統,並盡快維修老化水管。

專家料涉事水管為鋼管 可達100歲壽命
停水事故頻繁發生,根據水務署網站,最近4日内香港共有66宗緊急停水,主要原因為緊急維修水管工程。其中影響最嚴重為屯門公路事故,水管26日爆裂後,搶修27小時,一度暫停供水7個半小時。
國際管綫專業學會執行會長黃敬估計,今次爆裂的水管為一條鋼管,壽命可達100年,故不算老,預料爆裂原因涉及其他損毀。
5千公里水管未修復 部分藏於馬路底難處理
水務署2000年至2015年展開全港性更換及修復水管計劃,涉及長約3千公里的水管。過去3年,水務署更換或修復了136公里長的水管,預計今年會再展開250公里水管的改善工程。
黃敬指由於香港水壓較其他地區高,容易造成水管滲漏或爆裂。雖然政府曾修復老化水管,黃敬估計尚有約5,000公里水管未曾復修,並開始老化,希望政府盡快更換及復修,並撥款增設水壓控制系統,令水壓保持平衡。
他又指全港有約5%水管埋藏於馬路主幹道下。由於牽涉部門眾多,一直未進行復修工程,故仍時有水管爆裂或滲透。
楊永杰:5千公里未復修岌岌可危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認為本港水管老化情況嚴重,他亦指出全港仍有約5千公里水管未曾復修,估計集中於屯門等新市鎮,其壽命或已達數十年,形容情況「岌岌可危」。他擔心若不及時更換,未來停水宗數將持續上升,希望政府盡快開展新一輪水管更換及復修計劃。
水務署:涉事水管已使用47年 部分地方穿洞
水務署署長黃恩諾早上接受Now新聞台訪問時表示,今次爆裂的水管已使用47年,雖然未算老,但部分地方「穿窿」。他說香港的水壓較其他地區大,舉例是新加坡的兩倍,帶來潛在風險。
一個高血壓嘅人,本身自自然然爆血管嘅風險大啲。
他說署方未來會在用戶端安裝智能水錶,用戶需要多少才拉動水源,從而調節水壓,而非系統主動「推啲水」。署方又會陸續在主幹管安裝傳感器,方便監察管道水壓變化,若發現特殊情況可以及早處理,長遠目標就希望做到預測性維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