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現「高買低賣」情況 政府象徵式地價批出紅磡、將軍澳用地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近年陷入財困。政府今日(6月6日)公布,為向市建局提供額外財政支援以改善其現金流,從而讓市建局有序繼續推展已開展重建項目,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以私人協約方式,並以1,000元象徵式地價向市建局批出一幅位於紅磡庇利街的用地及一幅位於將軍澳第137區的用地。該兩幅用地稍後須通過法定城規程序改劃作住宅用途,由批予市建局當日起計租期50年。
市建局對上述建議表示歡迎。市建局發言人表示,行政會議的決定,反映政府對市建局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又指是次政府提供土地資源,豐富了市建局的資產組合,並增強其融資能力,以應對未來數年在推動舊區更新工作所需的現金流,尤其在推進六個正在進行中的重建項目,涉及大約235億港元的收購開支。亦能提振市場信心,有助局方進行另一輪的對外融資。
出現高價收購、低價回標及流標 影響市建局現金流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市建局是政府市區重建工作的重要夥伴,過去多年以地區為本的方式規劃和推行重建項目,避免發展「牙籤樓」,為市區重建注入整全規劃和增加宜居度。但與此同時,大規模的重建項目涉及龐大的收購開支;加上近年物業市道偏軟,市建局項目出現「高買低賣」情況,即高價收購但低價回標、甚至流標,影響其現金流。
市場放緩招標結果不如預期 需額外財政支持
市建局已採取多項措施維持財務穩健,包括調整推行重建項目的步伐、對外融資包括發債及借貸、令招標項目更具市場吸引力、嚴格控制營運成本等。然而,根據市建局最新評估,如物業市場持續放緩及項目招標結果不如預期,市建局必須獲得額外財政支持才可維持重建動力,包括就已開展的重建項目進行收購。
象徵式地價批撥土地是主要支援措施之一
甯漢豪續說,政府一直為市建局提供財政支援,讓其以財政自給模式履行重建和其他法定職能,其中以象徵式地價批撥土地向來是政府對市建局的主要支援措施之一,例如政府會免補價向巿建局批出市區重建用地,而近年亦會為個別市區重建項目批出附近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增加整體發展潛力。這次向市建局批出兩幅土地屬同一方向,並有助市建局履行舊區重建任務。
甯漢豪補充說,向市建局批出兩幅用地亦能惠及社區,具體而言,庇利街用地可與市建局在九龍城一帶的重建項目產生協同效應;而將軍澳用地則因應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項目優次變動而延後了原先房屋發展,現批予市建局可適時善用該土地資源。
庇利街用地總樓面逾73.7萬呎
庇利街用地淨面積約81,914平方呎(約7,610平方米),本預留作學校用途,教育局經檢視後認為可釋放用地作其他用途。向市建局批出庇利街用地可地盡其用及為該區增加規劃增益,提供「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滿足地區需要,改善當區行人暢達度,以及與毗鄰海心公園結合提供公眾休憩用地。以總地積比率9計算,庇利街用地可建總樓面面積約737,226平方呎(約68,490平方米)。
將軍澳用地總樓面逾768萬呎
將軍澳用地淨面積約9.15公頃,以總地積比率7.8計算,將軍澳用地可建總樓面面積約7,682,266平方呎(約713,700平方米)。有關住宅用地原預留作公營房屋發展,但經考慮房委會項目優次變動,加上未來十年公營房屋土地供應充足,把土地批予市建局不會影響目前十年期(即2025/26至2034/35年度)公營房屋的整體供應目標。
此外,將軍澳第137區仍有約42公頃土地預留作房屋發展,可靈活調配用作公營或私營房屋。政府會因應市場需要,適時和適度調節當區公私營房屋比例,為長遠的公私營房屋供應規劃提供彈性。
善用兩幅用地作為資產並提升融資借貸能力
行政會議對這次批地訂明了明確要求,包括要求市建局要善用兩幅用地作為其資產並藉此提升融資借貸能力,以審慎理財的方式,在未來數年維持市區重建的動力,包括由現在至2027至28年,就已開展的六個重建項目進行收購。此外,兩幅用地日後會為市建局帶來賣地收入,市建局須用好這些額外和其他收入,並按其財務狀況,訂好尚未開展項目的優次。
巿建局須聯同政府檢討和優化其運作和財政模式,讓其面對市況波動時,仍能以可持續的財務模式推動重建工作。此外,市建局亦應建議如何加強樓宇復修,以延長舊樓的可使用年期,降低重建的迫切性。市建局須在2026年內提出具體建議。
兩幅用地名義地價共132億
據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資料,按地政總署評估,庇利街用地名義地價估計為42億元,將軍澳用地名義地價為90億元,但當局強調,兩幅地原本分別預留作學校和公營房屋用途,向來沒有預期可帶來賣地收入。
市建局歡迎建議:可振市場信心 有助進行另一輪的對外融資
市建局對建議表示歡迎,表示做法可提升市建局可用資產,加大財務能力以持續推動市區更新工作,亦能提振市場信心,有助市建局進行另一輪的對外融資。
市建局發言人指,是次政府提供土地資源,豐富了市建局的資產組合,並增強其融資能力,以應對未來數年在推動舊區更新工作所需的現金流,尤其在推進6個正在進行中的重建項目,涉及大約235億港元的收購開支。
對於庇利街的土地,改劃為「住宅」發展的申請,市建局期望能優化土地資源、提升效益,並增強土瓜灣舊區內陸與市建局早前展開「東維港灣區」研究範圍海濱南面的連接。至於將軍澳第137區土地,市建局將會進行全面研究,以探索在市區更新框架下不同實施模式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