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兩日百萬人次出入境 北上逼爆關個天事 政府需有應對計策

過去的周末(21日星期六及22日星期日)本港居民、內地及其他旅客出入境合共均有逾110萬人次。北上市民無不感到逼爆,在該兩日經各口岸北上的本港居民共有68萬人次,回港人次也相若,為復活節後另一高潮,大家基本上都早出晚歸,逼爆口岸,香園圍/蓮塘口岸和深圳灣口岸尤甚;周日晚一眾「北上港車」經港珠澳大橋回港,塞爆珠海公路。
星期六向來是港人北上高峰,5月初以來大致維持每日33至36萬人次,但過去星期六則錄得40萬人次,另有5萬人次經港珠澳大橋往澳門或珠海。觀乎再對上周末(14日及15日)受熱帶氣旋蝴蝶影響,港深天氣甚差, 可能「阻擾」一些市民北上計劃,而學校期末試一般也於上周五結束,加上剛好連續幾天好天,被「壓抑」的北上潮一下子爆發,似乎「關個天事」。
不時北上的旅遊達人項明生都認為,學校考試季完結和天氣轉好,是吸引不少人趁着周末北上消費原因,他並指深圳多個大型商場近期開幕是另一誘因。
過去每逢大時大節,政府都會即時公告人多口岸情況,好讓市民有心理準備。但過去周六香園圍口岸實施人潮管制,周日晚深圳灣回港逼爆及港珠澳大橋現回港潮,當局並無任何公布提示。
周六40.4萬港人北上 為今年第三高
根㯫入境處數字,上周六(21日)有49.9萬港人出境,撇除經機場、港澳碼頭、啟德郵輪碼頭、港珠澳大橋,共有40.4萬人次的港人經高鐵、陸路、水路口岸北上,料多數住深圳。數字是今年以來第三高,僅次今年4月17日及18日,即復活節長假期前夕及首日,該兩日分別錄得45萬及55萬人次港人北上。
至於回港高峰的周日,昨日(22日)亦錄得近期新高,共有超過52萬人次經高鐵、陸路、水路口岸抵港,當中43萬為港人。
6月14日星期六3號風球生效 33萬北上按周跌一成
翻查過去兩個周六的出境港人人數,撇除經機場、港珠澳大橋、啟德郵輪碼頭及港澳客輪碼頭出境,當中6月7日有35.7萬人次北上;6月14日出境減至33萬人次北上,當日受熱帶氣旋蝴蝶影響,本港天文台懸掛3號風球,廣東沿岸一帶有狂風驟雨。及至6月22日錄得40.4萬人次北上,較上周六多23%。
當中蓮塘口岸/香園圍口岸一度逼爆,周六(21日)有54,744人次的港人及旅客經該口岸出境,為疫後通關以來第二多一日,僅次於3月22日(55,023人次),當中87%是港人。該口岸原本設計每日最多處理3萬出入境人次,不過當日連同入境44,657人次,就處理了超額兩倍人數,本港警方在當日及翌日(22日)實施人潮管制,逐批放入離境大堂。
項明生料因考試季完結、天氣轉好
旅遊達人項明生估計原因有三,其一是中小學考試季完結,不少市民帶同小朋友北上消費;其次是深圳多個大型商場近月開幕,包括蛇口太子灣的K11 ECOAST海濱文化藝術區等;其三是與對上周末受熱帶氣旋蝴蝶影響不同,近日天氣轉好,吸引市民北上消遺。
項明生過去周末亦有北上公幹,周日返港時見不少港人攜帶荔枝返港,估計因今年荔枝豐收,內地荔枝價格亦較香港低。
周六朝香園圍口岸人潮管制、周日深圳灣口岸外現人潮 均不見有提示
警方在上周六及本周日(21及22日)在香園圍口岸實施人潮管制,當局並沒有任何公布。以往遇長假,當局總會公布港珠澳大橋口岸或深圳灣口岸人多擠塞,惟周六沒有相關公布,有市民抵達後因見人多而打道回府。
歌手吳業坤周日晚經深圳灣口岸回港,口岸外的士站大排長龍, 一車難求,「我都係收工,想搭的士返屋企,我諗都要排一個鐘。」最後他稱走了去排巴士B3回港較快。
不過當晚當局顯示出入境口岸人流情況的程式,均顯示為綠色,即一般過關等候時間為15分鐘內,料該項資料只反映出入境大廳情況,不包括外間逼爆情況。
港珠澳大橋口岸周日也顯示順暢,但其實早在下午,珠海駛往港珠澳大澳上橋位的港車已塞滿珠海相關公路,同樣要靠車主在社交媒體分享才知塞在珠海,回港花了三個小時。
田北辰:政府需應付不時出現出入境大需求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現時港人北上大勢已經無法扭轉,「依家係得咁多個口岸,已經開到盡。」他又提到未來皇崗新口岸大樓落成、以及港深西部鐵路口岸落成有助舒緩情況,認為短期內政府應保持監察各口岸的人流情況,加強與過境巴士公司的聯絡,以應付不時出現的出入境大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