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食明星海鮮燒鵝專門店沙巴龍躉中雪卡毒 有人摘野菇煲湯腹痛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15日)公布,一名63歲女子於8月13日在家晚膳期間吃魚,約五小時後出現腹痛、腹瀉、頭暈、虛弱、四肢麻痺、噁心和嘔吐等「雪卡毒」中毒病徵。根據當局初步調查顯示,涉事的魚於同日購自新蒲崗明星海鮮燒鵝專門店,菜式為「沙巴龍躉兩食」。

衞生防護中心指大部分雪卡毒素中毒人士都會痊癒,不會對健康帶來長遠後遺症,但攝取過多毒素可影響循環及神經系統。中心指要預防雪卡毒素中毒,市民應減少進食珊瑚魚。

衞生防護中心指,該名受影響的63歲女子於8月13日在家晚膳期間吃魚,約五小時後出現腹痛、腹瀉、頭暈、虛弱、四肢麻痺、噁心和嘔吐等「雪卡毒」中毒病徵。(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外賣明星海鮮燒鵝專門店「沙巴龍躉兩食」

衞生防護中心指,該名63歲婦人於8月13日在家晚膳期間吃魚,約五小時後出現腹痛、腹瀉、頭暈、虛弱、四肢麻痺、噁心和嘔吐等「雪卡毒」中毒病徵。她於8月14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入院接受治療,現時情況穩定。

根據當局初步調查顯示,涉事的魚於同日購自新蒲崗明星海鮮燒鵝專門店,地址為新蒲崗爵祿街86號明星商場1樓A號舖,菜式則為「沙巴龍躉兩食」,當中包括龍躉炒西蘭花及枝竹蒸龍躉。

根據當局初步調查顯示,涉事的魚於同日購自新蒲崗明星海鮮燒鵝專門店,菜式為「沙巴龍躉兩食」。(明星海鮮酒家網頁圖片)

魚逾大含毒量逾高 內臟毒素特高

衞生防護中心解釋,雪卡毒素食物中毒在熱帶地方並不罕見,主要與進食大珊瑚魚有關。這類大魚會吃珊瑚礁海域的小魚,而小魚則吃有毒海藻,故毒素積聚在大珊瑚魚體內,特別是內臟;而魚逾大,含毒量亦可能逾高,但從外觀不易分辨是否含有毒素。

籲勿吃頭、魚皮、內臟和魚卵 食珊瑚魚勿飲酒

受影響人士可能會出現口及四肢麻痺、嘔吐、腹瀉、冷熱感覺顛倒及關節和肌肉痛等病徵。中心指要預防雪卡毒素中毒,市民每餐應只進食少量珊瑚魚,避免全魚宴,以免食材來自同一大珊瑚魚;而進食珊瑚魚時,避免吃頭、魚皮、內臟和魚卵,因毒素較多積聚這些部位;以及進食珊瑚魚時,勿同時飲酒、食花生或豆類,以防加劇病徵。

衞生防護中心強調,由於難於辨別菇類是否適宜食用,市民切勿採摘野生菇類進食。圖中非涉事野生菇類。(資料圖片)

另一婦人畢架山觀景台採野菇煲湯出事 五日內第2宗

另外,衞生防護中心亦公布正調查一宗懷疑進食野生菇類後引致食物中毒的個案,涉及一名53歲女病人,她8月13日在家進食菇類約15分鐘後,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和嘔吐徵狀,同日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入院接受進一步治療,情況穩定。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進食的野生菇類於8月13日在畢架山觀景台附近山邊採摘,她以菇類與豬肉煮湯。中心強調,由於難於辨別菇類是否適宜食用,市民切勿採摘野生菇類進食。而因應不同的菇種,病人亦可能出現如大量流汗、幻覺、昏迷或其他神經系統病徵和肝衰竭,嚴重者更可能引致死亡。

翻查資料,一名47歲女病人和一名21歲男子於今年8月11日亦因進食在畢架山一帶山邊採摘的野生菇類,引致食物中毒,二人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和嘔吐徵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