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口罩令後仍有逾八成學生戴口罩 三成人稱因對外貌沒自信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香港自3月1日起已經撤銷口罩令,但現時不少學生仍然配戴口罩上學和外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早前進行名為「配戴口罩與精神健康 - 青少年疫後復常之社交適應」的研究調查,發現超過八成受訪學生於撤銷口罩令後仍然有戴口罩的習慣,主要原因包括擔心感染新冠肺炎、健康理由等,但三成人稱因對外貌沒自信是他們繼續戴口罩的原因之一,比疫情前多1.2倍。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於今日(3日)發布名為「配戴口罩與精神健康 - 青少年疫後復常之社交適應」的研究調查。圖左一、左三及左四分別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服務總監陳曉暉、助理總幹事竺永洪及服務總監侯思雅。左二及左五分別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校長尹浩然及該校中五學生姜同學。(盧勁揚攝)

研究調查以隨機抽樣問卷形式於5月24日至6月9日期間在10間中學及2間小學進行,共收回2,564份問卷。有36.6%受訪者表示,於撤銷口罩令之後,仍會按需要戴口罩,但會較口罩令期間減少;另46.4%受訪者則指會維持口罩令期間的戴口罩習慣,即逾8成學生仍繼續戴口罩。

問卷同時了解學生撤銷口罩令後仍然戴口罩的原因,而學生可揀選多個原因。有73.7%人表示擔心感染新冠肺炎,另有46.4%人稱因其他衛生及健康理由而繼續戴口罩,比起疫情期間有所減少。

三成學生稱對外貌沒自信是繼續戴口罩的原因之一

另外,於撤銷口罩令後有29.3%學生因為「對外貌沒有自信」而繼續戴口罩,比疫情前的13.4%增加近1.2倍。近兩成學生表示因「不習慣面對面社交場合」而繼續戴口罩,比疫情增加近7個百分點。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助理總幹事竺永洪表示,調查亦有進行青少年社交焦慮程度評估,受訪者的平均分數為8.53分,滿分為15分,其中達到9分已經屬於出現社交焦慮,12分則為程度嚴重。他指其他地區的學生的分數約為7分,香港學生的情況值得關注,亦強調受訪者之中有超過四成(40.9%)的分數超過9分,更有約一成(9%)超過12分,感到驚訝。

中學女生焦慮程度明顯比男生高

調查提到,疫情製造有利戴口罩的環境,令自我外貌評價及社交焦慮的人士可以戴口罩隱藏自己,雖然環境令他們有喘息空間,但亦令他們更為隱蔽。另外,調查又指中學女生屬受訪者之中需要特別關顧的群組,以中一至中四的女學生為例,社交焦慮程度評估分數為9.02至9.25分,男學生則為7.88至8.37分,相信與女學生自我外表要求較高及較多面對面社交活動有關。

調查機構列6個建議助減少年青人焦慮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校長尹浩然於分享其學校的經驗時提到,處理學生的精神健康不能只靠輔導老師,並需要其他老師協助。他以學校的「HappyDemic 樂學並重」活動為例,能夠幫助學生適應社交焦慮並達到個人發展,學生仍戴口罩未必是社交焦慮,可能有實際健康需要,老師們平時亦會留意學生有否出現行為改變,以識別學生是否有需要協助。

不戴口罩助建立關係 學校活動有助減少焦慮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中五學生姜同學於分享其個人經驗時指,因為同學大多有戴口罩,為免自己變得突出,所以上學時會戴口罩,日常外出時則不會戴口罩。她又提到,口罩令初期曾因戴口罩感到焗促而不習慣,但習慣後已經變成安全感及覺得衛生,撤銷口罩令後則擔心自己的小動作例如咬嘴皮會被別人看到。

她表示,撤銷口罩令有助與同學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因為可以看到同學的笑容及避免因為閱讀不到對方的表情而出現誤會。不過,她亦提到撤銷口罩令後難以一下子接受以真面目示人,或會躲避對方眼神。最後,她指戴口罩或會使個別同學較為隱蔽,不會主動與人聊天,交流大多「問一句答一句」,認為學校活動有助他們減少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