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精神健康|中學校長會:疫情累積大量個案 倡設持續應急機制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全港中學去年12月起推行「三層應急機制」兩個月後,政府宣布延長措施至今年底。中學校長會在網上撰文(5日)指出,三年疫情令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和個案出現「累積效應」,建議政府盡快檢視和收集學校意見,建立可持續的應急機制;結合現有衞生署的學童健康服務,研製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工具,以盡快介入及支援有需要學生;另應釋放教師空間,創造更多師生相處時間,和檢視課程、考試制度及大學收生要求,改變過分側重學業成績的風氣。

香港中學校長會今日(5日)發布文章指出,三年疫情令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和個案出現累積效應,並參考去年國家教育部計劃,提出不同中長期策略。(資料圖片)

中學校長會今日(5日)在其網頁欄目撰文,指出自政府去年12月底起推出「三層應急機制」等支援措施,然而學生面對的成長問題涉及不同因素,加上近三年的疫情,導致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和個案出現「累積效應」。

文章引述專家及學者指出,一些輕生學童的遺書及相關研究顯示,部分個案的成因與2019年社會運動及歷時約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關。新一輪青少年輕生的個案數字持續上升,並呈現年輕化趨勢,部分個案屬隱蔽衝動,並從未向人求助,這些年輕人的自殺方式亦較致命性,可在毫無預警下便結束生命。

須針對根本性問題作長遠規劃

校長會思疑政府提出短期應急措施,但對於積存的大量精神健康個案,如何妥善有序地跟進輔導和復康服務;另外,針對青少年自殺及學童精神健康的根本性或系統性問題,政府會否有更大決心作長遠規劃。

執委會建議,社會和教育局應檢視現有課程、考試制度,以及大學收生要求,改變過分側重學業成績的風氣。(資料圖片)

助學生自助 釋出教師空間進行應急培訓

在強化監測和應急機制方面,校長會建議,政府當局宜儘快檢視、收集學校和相關持分者意見,了解三層應急機制的效能和運作,以助建立可持續的應急機制;善用和結合現有衞生署的學童健康服務,研製符合青少年發展的心理健康測評工具,加強心理健康監測,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儘早介入和支援。

校長會亦建議政府檢視現有的學校課程,推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建立自助、求助意識及發展成長型思維等;向家長、教師和輔導員等提供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教育指南,提高「守門人」對精神健康的了解;檢視現有職前教師培訓課程,加入心理健康教育,並調整發展優次和培訓重點,讓教師釋出空間做應急的培訓。

倡增設精神健康統籌主任應付海量個案

在統籌和協調專業諮詢服務方面,校長會建議政府應繼續「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計劃,並增設精神健康統籌主任職位,加強統籌和聯繫有關工作,以便有效應付現時海量的學童情緒健康個案;協助學校發展專業心理輔導服務的保護網,為有需要學生提供專業人員。

釋放教師空間與學生相處 改變側重學業風氣

校長會亦建議,釋放教師空間,創造更多師生相處時間,讓教師與學生建立緊密和信任的關係;社會和教育局應檢視現有課程、考試制度,以及大學收生要求,改變過分側重學業成績的風氣,減低過高的學習壓力和負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