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樓自殺枚」把自殺遊戲化 社工:初小學生容易被影響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剛踏入2018年,已有兩宗學童疑因學業及生活壓力而跳樓自殺身亡。另一邊廂,一個名為「跳樓自殺」的猜枚遊戲正在初小群體流行。大埔浸信會社會服務處社會服務協調主任吳健文(文Sir)表示,這猜枚遊戲約兩年前已出現,亦有學校正式出通告禁止。他指這遊戲雖然不會即時令小學生有自殺的念頭,但潛移默化下會認為跳樓是一項開心的遊戲,甚至以為不會死。他又指出有數類學生較易受影響,建議家長和校方合作禁止這遊戲。

「跳樓自殺枚」的玩法與傳統的猜皇帝、猜樓梯類同,只是輸者需要「上一層」,達到指定樓層後便要跳下來。遊戲玩法變化多端,有學生會手勢示意上到哪一層、以爆炸聲「嘭」來象徵從高處墜下,但亦有學生會與猜樓梯混合,輸的一方或需要從數級樓梯跳下來,長久之下難保日後不會進化至要二樓躍下。而過程亦有機會提及「你跳落嚟啦」等口號。

文Sir指小孩玩遊戲時不會深究是否有危險,只在乎是否開心,亦易受朋輩慫恿。(VCG圖片)

初小學生心智未成熟,更易誤會跳樓不會死
就文Sir觀察,除了「跳樓自殺枚」,日常亦經常出現與自殘相關的遊戲,例如手機遊戲「Falling Fred Z」和網絡遊戲「藍鯨」,其分別在於「跳樓自殺枚」在初小群體較流行,但這亦是最令人擔憂之處:「初小學生認知能力和心智都未成熟,最容易被洗腦,他們不會去深究這遊戲和過程中的說話,只覺得有趣和刺激,玩得多便會認為跳樓只是一個遊戲,而且會混淆現實和虛擬世界,即使跳咗亦不用任何代價便能重來,產生跳樓並不會死這想法。」

他指出雖然玩過遊戲後,學生不會即時有跳樓的念頭,但誤以為不用死這念頭已非常危險。「或許稍為長大後,學生覺得生活沉悶、壓力大時,想尋求刺激,便有機會嘗試,反正不會死。」文Sir引述去年內地一宗相關新聞,指一名13歲學生因沉迷玩手機遊戲「王者榮耀」而被父親沒收手機,一氣之下從四樓天台躍下,雙腿嚴重骨折,被救回後學生向父親表示:「怎麼不會飛啊?要是知道這麼高我就不跳了。」文Sir指即使13歲的學生也會因打遊戲而分不清現實和虛擬世界,初小學生便更容易被影響。

除了初小學生,文Sir指出以下5類學生會較易受影響:

1. 自閉症:患者較難解讀他人想法,別人說什麼都會信。
2. 焦慮症:患者情緒不穩,即使有大人陪同及解釋,亦難以理性地分析思考,以為跳樓真的很好玩。
3. SEN學生:常因成績或行為問題被處罰或被排擠,自我形象較低、朋輩關係差,比一般學生壓力大,更容易被慫恿。
4. 父母工時高:缺乏陪伴時間,不太了解小孩的日常生活,深夜回家後只有時間檢查功課,缺乏傾心事時間。
5.家庭關係欠佳:每次開口都只有衝突,不知小孩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事。

「Falling Fred Z」需要控制角色在高處墮下時避開各種障礙物,畫面不時出現鮮血,但即使跌到地面Game Over後,不用「入硬」也可以重來,生命無代價的無限復活。(遊戲截圖)

雖然「跳樓自殺枚」已出現近兩年,早在2016年屯門青山天主教小學亦發通告給全體家長提醒,但遊戲仍未能杜絕,文Sir指出除了學校禁止,家長亦需合作,但部分家庭把小孩交托外傭照顧,聽不懂廣東話的外傭根本不知小孩正在玩什麼,而在朋輩壓力和吸引下,其他小孩容易加入參與,因此這遊戲才一直流行至今。

除了禁止,文Sir又建議家長可以建立優質親子時間來轉移小孩視線:「小孩玩遊戲的理由很簡單,是為滿足好奇心、追求刺激,家長可嘗試提供另一個快樂來源,例如每晚抽半小時看繪本、玩桌遊、看一套短片等等。」除了「跳樓自殺枚」,網絡亦經常出現與自殘相關的遊戲,以下4個方法可預防小孩接觸暴力資訊。

文Sir(右二)建議家長可以其他遊戲來吸引小孩。(龔嘉盛攝)

1. 實行身教,不應機不離手;
2. 把youtube、瀏覽器設為限制模式、篩選模式;
3. 用自己的帳戶登入小孩的手機,不要記錄密碼,防止他們任意下載遊戲。
4. 選擇有家長模式的上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