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 Casely Hayford逝世 一個將英式西裝時尚革新化的巨人

撰文:張榮熹
出版:更新:

或許在普羅大眾的眼裏,Joe Casely Hayford並非一個街知巷聞的時裝名字,然而凡是真心熱愛服裝文化,和願意鑽研相關學問的人,卻必定對他由衷地尊敬,更對他昨晚不敵癌魔逝世(終年62歲)一事感到無限痛惜。只因Casely Hayford的偉大之處,從來都不是製造了甚麼一閃即逝的潮流,而是將當代時裝與傳統英倫西裝,這兩門數十年前分庭抗禮的衣服理念,合二為一的開鑿者。可見如果沒有Joe Casely Hayford,時至今日世上可能當真有人覺得,著西裝是一件很「無型」的事。

Joe Casely Hayford(右)與兒子Charlie Casely-Hayford。( Financial Times)
認識不同西裝流派的分別。(JBsuits)

英國西裝文化源遠流長,早在18、19世紀已建構成當代西裝文化的基本概念,而英倫西裝的聖地,位於倫敦的Savile Row,亦早在1803年已有裁縫製作「老西」的記載,足證英式西裝文化的確是洋服概念的鼻祖,男士西服的本源,Anderson & Sheppard、H. Huntsman & Sons、Dege & Skinner及Hardy Amies等等,正正是他們最響亮的名字,就連王室成員也對其推崇備致。

不過去到上世紀80年代,英式西裝的王者地位卻受到前所未有威脅,當時如日中天的Giorgio Armani,可謂引領意大利西裝,迎來煥然一新的革命,有別於傳統英倫西裝講求衣身硬挺,強調肩線與胸膛厚度,以營造莊嚴的拘謹感,意式西裝成功以較新穎時髦的方式示人,剪裁較貼身飄逸,用料輕薄之餘亦更加多變,身段俊雅的意國俊男穿上它,所展發出來的風尚,在那個時代的確比起法度深嚴的英式西裝更叫人受落。

Casely Hayford秋冬系列。

加上當時以Savile Row為首的一眾英國洋服品牌,仍然拘泥於過百年的既有傳統,堅持以Bespoke度身定制方式作為最重要製作宗旨*,而極之抗拒以Ready-to-wear批量化的成衣方式去經營。在工藝美學的角度看,這種單純重質不重量的堅持固然令人尊敬,但現實歸現實,在1980年代這個日趨商業化的時局裏,漠然Ready-to-wear的重要性去營運一個服裝品牌,亦只會弊多於利。總之正是現實與理想的角力,叫當時的英式西裝技師舉步維艱,就連Giorgio Armani也曾批評傳統英倫洋裝的理念和工藝法,十分過時。

Giorgio Armani。(The Business of Fashion)
Bespoke Tailoring。

事情發展到1980、90年代之際,終於有一群年青的英國洋服設計師意識到,假如再不求變的話,最終只會未路一條,如是者由Joe
Casely-Hayford、Richard James、Ozwald Boateng及Timothy Everest等人掀動的「New Bespoke Movement」正式啟動,以圖為英式西裝寫下新一頁。

*Bespoke是製作西裝的最高級別模式,講求每件西裝在百份百量身訂製,故裁縫須要為顧客進行多次度身,而客人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習慣,在每個部件之中進行微調,因此Bespoke的西裝不但製作需時,售價亦不菲。

經典之中又滿載當代感,是品牌一大明顯風格。(Highsnobiety)
Joe Casely-Hayford。

Joe Casely-Hayford生於1956年英國的一個世家大族,年青時就讀Saint Martin's School of Art,即日後的Central Saint Martins,學習時裝設計,畢業後也未有立即創立自家品牌,而是轉戰到Savile Row接受專業洋服裁縫訓練,使他年紀輕輕已然對前衞創意時裝,和傳統西裝有着別樹一格之見解,無論設計還是當真動手車縫起來,也具備了超凡實力。(題外話:另一個同時修讀Central Saint Martins又在Savile Row拜師學藝的名設計師,正是Alexander McQueen)

及至1984年,Joe就與他的妻子Maria成立同名品牌Joe Casely-Hayford,致力將新潮的街頭元素注入古典的英倫西裝文化中去,一切承如時裝評論權威Sarah Mower所言:「Joe Casely-Hayford是首個將東倫敦East End多元次文化,結合西倫敦Savile Row高超製衣技藝於一身,去創作服裝的時代巨人。」對倫敦文化和歷史有所注意的人就會知道,東倫敦與西倫敦過去一直有着門戶階級之別,前者主要由基層民眾構成,相對窮困混沌;後者則是王室貴族之地,一切都來得精雕細琢,過往如斯壁壘分明又不相往來的兩種文化與意識形態,JoeCasely-Hayford至少在時裝方面,成功改兩者連繫起來,就那個時代而言,當真不易。

東倫敦的Brick Lane。
Casely Hayford FW17系列。
Casely Hayford FW17系列。

環顧Joe Casely-Hayford的創作風格,最特別以處就是成功將英倫西裝刻以年輕化、時裝化,傳統英式洋服的貼身剪影尤在,卻不會盲目追求衣身筆挺和拘謹的細節元素,改變西裝定必要Full Suit再配襯皮鞋的工式理念;而在物料應用方面亦被前衞們開放得多,即便是Nylon、Polyester等人造纖維,亦可以配置到一個紳士造型中去,須知道傳統西裝文化一向重規則,如何穿、如何配襯都有嚴格規定,現在經Joe Casely-Hayford一代人努力,已相對變得隨意簡易起來,給予人多一個選擇。

又Joe Casely-Hayford另一個成功之處,就是能夠保持Bespoke與Ready-to-wear的平衡性,走進他們的全新專門店和網頁,追求獨一無二的顧客均可以預約訂造西裝的服務;而追求便利者,則能夠在全球超過200銷售點購買到Ready-to-wear成衣系列,這種將英倫西裝工藝由單純Bespoke轉移到「Bespoke與Ready-to-wear並重」的方向,可說蔚然成風,連Gieves & Hawkes這些古老的品牌,都經過JoeCasely-Hayford的改造(他與2005年出任品牌的創作總監),而踏上了面向全球的成衣道路。

Charlie Casely-Hayford。

而隨着兒子Charlie Casely-Hayford的加入,Joe Casely-Hayford亦於2009推出全新品牌Casely-Hayford,自此父子檔一同「拍住上」,閃耀倫敦時裝周,以證明品牌可是父子二人的心血結晶,而這份珍貴的情義,深信亦不會隨着今次Joe的離世而煙消雲散,Casely-Hayford這個名字,與背後所象徵的服裝理念和高超技藝,定必會由Charlie Casely-Hayford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