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最後一集黃秋生獨撐45分鐘 用表情諷刺「信用評分」

撰文:秦志鴻
出版:更新:

由開拍到播放完畢,ViuTV製作的劇集《理想國》都與被稱為神劇的英國電視影集《黑鏡》不能分割,甚至連ViuTV官方亦以「港版《黑鏡》」作為宣傳的口號,至於是「參考」還是「抄襲」,觀眾自有公論。在周三(21/8)播出的《理想國》最後一集、由黃秋生一人與AI聲音智能對戲的《聲音監獄》(全長47分鐘),此集播出前,有不少觀眾都認為此單元是「參考」《黑鏡》第一季第二集《Fifteen Million Merits》,主角透過踩單車發電獲取點數過活,而負責監管人民的只是一把「聲音」,包括控制人民的「生活」和「工作」。

逐格回顧一下《Fifteen Million Merits》嘅內容:

+2

《聲音監獄》更像第三季《Nosedive》

但劇集播出之後,觀眾這個囚犯評分的制度,比起《Fifteen Million Merits》,《聲音監獄》更像《黑鏡》第三季第一集 ── 探討「社會信用評分」優劣的《Nosedive》(急轉直下)。《聲音監獄》中由黃秋生飾演的單文奇因犯法被關進牢房,犯人由踏入牢房的一刻就會有一個評分,並由AI聲音智能去判斷分數加減,分數低者會被加監,分數高者即獲更多福利。而犯人的生活上事無大小都受到限制和規管,例如限時梳洗、食飯、運動、工作、睡覺等,如有不跟從AI聲音智能開出的條件,分數即會扣減。至於「加分」的方法,就要靠犯人「超額滿足」AI聲音智能的要求,當分數達到某個水平,AI還會向犯人提供「尊貴貴賓囚犯倉」的福利,例如致電親人。

黃秋生的加分舉動(劇透慎入):

+1

對「信用評分」的反思

在《黑鏡》的第三季單元《Nosedive》中,主角Lacie(Bryce Dallas Howard飾)生活的世界之中,所有人都有一個公開的「個人評分」,其分數會受到其它人對自己的「打分」而影響,評分愈高,社會和經濟地位愈高,能夠獲得的福利亦相應增加,例如買賣和租住的地方亦有評分的要求,相反分數過低的話,就連飛機亦不準乘搭,換言之,人民的生活完全受到分數的限制,人民只能享有「分數上的自由」。

《黑鏡》之所以被稱為神劇,是因為每個單元都是透過科技的副作用去反諷社會現實,增強觀眾的批判思考,《Nosedive》播出時更曾一度掀起全球討論,而「爛番茄」(Rotten Tomatoes)的評分更高達95%。創作人之一Charlie Brooker曾經在受訪時說過,對於自己所想的概念故事變成真正的社會政策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而且分數由政府評核和控制,感覺像是控制人們行為方式的手段。

《Nosedive》的「信用評分」制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