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與夜.退役後.張健峰1】生涯縱精彩 為香港足球退下來

撰文:高詩琦
出版:更新:

兩個退役香港足球員,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從自己的經歷,他們如何看待香港足球的前境?回望過去,到底在香港做足球員,是喜是憂?
上回說過梁國威的故事,在他眼中「沒前景」的香港足球,卻是難以割捨。 張健峰的際遇截然不同,他是近代令人印象深刻的香港隊左閘,從冰河時期得數十人睇波,踢到全香港都想擠進球場。
歷過高山低谷,卻無眷戀地掛靴轉任教練,全因19年生涯過後一番感悟。
攝影:梁鵬威

有個「都市傳說」一直很想問張健峰:「你初出道踢流浪的時候,真的要兼職做剪報嗎?」

「梗係要啦!」他「哈哈哈」地笑,然後又瞪起大眼認真說:「不過想澄清,那時斷了腳,沒有車馬費,波糧剛好夠搭車,莫生(流浪會長莫耀強)就叫我早些回球會幫忙剪報、做些裝修工程,或去他公司幫忙送錶針,多出一份糧……其實,他是擔心我不夠錢吃飯」。

這就是張健峰初出道的千禧年代──香港足球「冰河時期」。

張健峰,36歲,2000年出道、2019年掛靴,現職香港足總全職教練,主要執教港隊青年軍。(梁鵬威攝)

當港隊也要兼職維生 高薪幻想成泡影

張峰16歲、仍在流浪青年軍的時候,有次入場睇波,一位比他年長兩三歲、在踢大球會的球員告訴他,自己的薪水加上獎金,「有咁咁咁多!我心想,你也有這樣的人工,我應該不止吧?幻想當然是美好的,誰知到我踢的時候,球市就萎縮了,踢了幾場還斷了腳……」 當時本地足球入場人數大跌,場內得數十觀眾是常態,贊助商退出,南華轉搞全華班,加上非典型肺炎(沙士)打擊,張峰成為堅持下來的少數。

現在踢香港代表隊的球員,大多在球會收入豐厚,但張健峰出道的年代,代表隊不代表什麼,沒有錢也沒有名譽,即使是梁志榮般的代表隊球員也要兼職才能維生,「我踢青年軍上來,一路有很多隊友覺得沒前景,就放棄了」。人棄我取,張峰沒有經濟壓力、也熱愛足球,受了傷仍想繼續嘗試,「那時的環境,只要肯努力,一定有機會」。

2004年,傑志在香港大球場友賽AC米蘭,張健峰(前排右一)交出助攻成為贏波功臣,時任特首曾蔭權也在場。圖中球員你認得幾多個?(傑志提供)

張健峰在母會流浪4年後,於04年轉投剛升上頂級聯賽、仍是小型班的傑志,當年傑志友賽有馬甸尼、舒夫真高等超級球星壓陣的AC米蘭。球迷最難忘固然是岩布仙尼上電視台過生日,「Happy birthday to me」成為年年提起的經典,但對張峰來說,難忘是當年20歲的自己後備入替、交出一記助攻予佩迪里,令傑志2:1擊敗米蘭。

「那次好多人睇波,好開心!以為自己第二季一定有機會上陣,誰知成績不好,就輪不到我踢了,落場機會少,更不用說加人工……」心灰之下他想返回流浪,時任傑志領隊石金華勸服他留下,成為生涯轉捩點,「那時迪恩做教練,他說隊內沒有左腳球員,卻需要一個左後衛,他知道我踢過左閘,就給我機會」。 一個決定,令他留下生涯最深刻回憶──2005至06球季聯賽盃決賽,傑志對有李偉文、蔣世豪等在陣的勁旅愉園,上半場張健峰梅開二度、另一年輕球員陳肇麒也建功,遙遙領先3:0;下半場卻遭卓卓及法比奧合力追成3:3,到89分鐘,再由賓曹為傑志射入4:3一球,峰迴路轉下奠定勝局,張健峰獲選為該仗最佳防守球員。

張健峰曾兩度效力傑志,留下不少回億(按圖放大):

「那時愉園是大球會,我們以弱勝強,特別開心,而且那場我作為後衛入了兩球!」15年前的往事歷歷在目,張峰仍說得眉飛色舞,當年的後衛大多側重防守,但翼鋒出身的他在迪恩指示下常上前助攻,如魚得水。

直到之後轉投天水圍飛馬,更加得心應手,「有(李)康廉、伊達、卡利祖,最重要的是那時的外援好信任本地球員,伊達為何受歡迎?因為他能力高卻沒架子,落場會傳球給所有人,不像有些外援只會傳球給外援」。儘管飛馬時代最終未能贏得錦標,張峰仍回味:「深刻在很開心,很開心地贏不到冠軍!踢出來的風格,令教練和球員也滿意」。

張健峰生涯晚期效力過不同球會(按圖放大):

+2

當生涯看似圓滿 卻因自小缺乏意識而留憾

由細到大都沒人告訴我有這條路,我也沒想過可以出外踢波。

張峰自言,27、28歲之時已贏盡所有本地錦標、獲選過最佳十一人、也是香港代表,生涯算是圓滿,卻仍有一個遺憾。2014至16年間的世界盃外圍賽也是他「最難忘」清單之一,2015年11月17日,香港在坐滿超過6000人的旺角大球場0:0賽和中國,賽後主場球迷久久未散,港隊全軍在金判坤帶領下走遍每一個看台致謝。隨之而來的,就是許多中國國內球會向港隊球員伸出橄欖枝,張峰也是其中之一,獲中甲球會邀請,最終卻因球會(南華)早已有積施利北上,管理層不想再放走主力,加上張峰本已成家,轉會終未成事。

遺憾不單是沒有外流,更是從沒有外流的「意識」──這個他往後相當重視的名詞,「沒有外流,最大原因是由細到大都沒人告訴我有這條路,我也沒想過可以出外踢波」,從小到大沒準備過,機會突然出現,縱使多想去,卻已太遲。 南華之後,張健峰曾外借回母會流浪,再轉投東方,在這大球會盡了力練習,卻爭不過年輕人,「讓我選,也會選擇黃梓(浩),我就提出外借到其他球會」,他在2000年開始的職業足球員生涯,終在去年於元朗作結。「就是靜悄悄地離開」,他如此形容自己的結局。在35歲之時淡然離場,卻是因為對香港足球仍存希望。

在香港效力過多間球會,張健峰在不同球隊也有好友,圖為他與南華時代的隊友艾華交談。(梁鵬威攝)

當香港足球仍存希望 卻有必需解決的難題

一開始會嬲,覺得有冇咁差?之後不想面對,覺得沒理由這樣,到最後冷靜去想,就知道真的要改。當去面對,要知道大環境如此,不去改、不去想辦法去做好,未來十年都不會變。

張峰由「冰河時期」開始踢到現在,從職球員比觀眾還多、到現在場均數百到數千球迷,加上不少贊助商投資增加了,自然覺得香港足球多年來的變化是正面的,「好多人說現在球圈不好、好差、無人睇,但當我回望自己試過幾十個人睇波,不會覺得現在比那時候差。現在不是最好,但有向好的希望」,現在,香港代表隊球員也不用再兼職維生,薪金也是行業發展最實際的指標,至少在疫情前,本地職業球員薪金水漲船高,「什麼沒前景?現在不少人月薪十多萬,我常覺得,行行都有人搵到錢、也有人豉油撈飯,不能說你搵唔到,就說那一行沒前景,我一直是這樣想」,他堅定地道。

這份盼望,是他決心成為教練的原因之一, 但這決定並非一朝一夕,4年前,有兩個人對他有決定性的影響──一位是日籍教練導師足達勇輔,另一位則是長子Aiden。

足達勇輔(左)在2016年加入足總成為菁英發展教練,2018年離隊,許多曾與他共事或獲他指導的年輕教練,都表示深受啟發。(HKFA)

2016年,張峰參加亞洲足協B級教練牌照班,導師足達勇輔引導他透過作為球員的經驗總結出許多問題,其中一個令他決心掛靴的,正是本地球員老化的情況:「足達常以問題啟發我們思考,他曾問我,為何香港這麼多老將?為何老將都是主力?」他坦言,要直面本地足球許多問題之時,一開始覺得難以接受、甚至覺得憤怒:「有冇咁差?」然後是不想面對,最終冷靜下來、面對現實,「這問題頗值得探討,說到尾就是環境問題,在香港,23、24歲仍被視作年輕球員,而且每季比賽場數少、比賽時間不足,到很了解足球是什麼一回事,已經30歲,多踢一兩年,體力就下降了,成熟的時期太短。」這些問題,不會只因薪金上漲而消失。

同時間,自小熱愛足球的兒子Aiden開始接受足球訓練,從Aiden的情況,張峰看到足達點出的問題,加上自己的反思,他終於認知到香港足球要進步,有些問題必需解決,「當去面對,要知道大環境如此,不去改、不去想辦法去做好,未來十年都不會變。要解決問題就要有條件,我要先有這條件」──就是以教練身份,在球員年小時開始灌輸正確意識、及提高要求。張峰在2019年在香港足總開辦的亞洲足協A級牌照班,獲主講的郭家明指點,再受啟發,更決心學以致用,正式踏上全職教練路。

張健峰作為香港足總僅有的兩名全職本地教練之一,年資不深,卻已遇過許多挑戰。(HKFA)

張峰作為教練,有什麼理念?他在足總任全職教練的時間未足1年,卻已經歷過許多嚴峻考驗,像帶領受「飲酒事件」困擾的香港U18出賽,遇到什麼挑戰?面對兒子成為職業球員的願望,他又有什麼回應?

請留意下一集:【港足日與夜.退役後.張健峰2】出征台灣痛苦經驗 抹不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