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專訪】鐵心與大陸針鋒相對 蔡英文背後盤算不止台獨

撰文:戴侖
出版:更新:

2020台灣總統大選中,現任總統、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以大幅度領先的票數,成功連任。現任高雄市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儘管在最近1年多的時間裏「韓流洶湧」,選前現場造勢火爆,但仍沒能創造奇蹟。
蔡英文真的代表了台灣的普遍民意嗎?她在第二任期內是否會對兩岸政策做出調整?在世界大變局的背景下,台灣未來該如何自處?圍繞這些問題,《香港01》採訪了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以下為採訪實錄第二篇(共兩篇)。

第一篇:【台灣大選.專訪】專家:國民黨要浴火重生需對三處刮骨療毒

01:蔡英文此次獲得了816萬的歷史最高票,但台灣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並不是大家有多支持她,而是「恐懼韓國瑜」的情緒在台灣普遍存在——當然,這也與選戰期間民進黨操弄「芒果乾」(亡國感)以及對韓國瑜卓有成效的「抹紅」、「抹黑」有關。事實上從蔡英文這一方來觀察,她的第一個4年任期中,經濟、法治、兩岸關係、國際空間等各方面的成績,要麼乏善可陳,要麼非常糟糕。蔡英文在第二任期面臨哪些挑戰?她和民進黨最應該做哪些改變?

朱松嶺:選舉結果要看選票,民主就是尊重規則、認賭服輸。但是,研究選舉,就一定要仔細分析選票背後的各個板塊、各種原因。這次選舉可能是台灣選舉史上的標誌性事件,它是通過網絡與現實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涉台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相結合等多種因素操作形成的。當然,蔡英文的獲勝,民進黨的全面執政並沒有改變四年來台灣已經存在的問題,並沒有提升台灣政府的政績。蔡英文第一任期內的問題,第二任期依然存在。

但是要特別注意,由於此次蔡英文連任票數再創新高,從她選後感言和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不難看出,她的語氣、用詞和表達都非常強硬。

一是,她可能準備與大陸全面脱鈎,包括未來「國安五法」和《反滲透法》的實施,包括在經濟上減少兩岸依存度,包括在互動上減少兩岸交流交往等。

二是,她可能進一步向美國靠攏,與美國商談自由貿易協定(FTA),準備在美國的幫助下有計劃地進入相關經濟組織,通過這種方法提升台灣經濟增長率。

三是,她可能進一步「改革」,推行其改造台灣社會的全面計劃。這些問題,不一定能解決第一任期沒解決的諸多問題,但其動向非常值得關注。

需要強調的是,蔡英文與民進黨專門趕在2019年的12月31日三讀通過了《反滲透法》。《反滲透法》細則估計很快就會出台,這對於兩岸的交流、交往,對於台灣同胞往來大陸,對於台胞、台商在大陸工作、生活、學習都造成很大的壓力,造成了很多影響他們人身安全、基本權利的不確定因素,這些問題只怕在未來4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影響這部分人對於民進黨政府的信心,也會影響台灣的投資環境。因為這部「法律」相對來說不穩定,有非常大的模稜兩可的法律空間存在,使得原本有意願進入台灣投資的人很擔憂。未來台灣投資狀況未必會好到哪兒去。這些問題都需要蔡英文未來去面對並解決,執政的日子不一定很好過。

01:說到《反滲透法》,其實蔡英文連任最讓外界關注的就是她會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從2019年年初大陸拋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以來,蔡英文給自己打造了一個「辣台妹」的強硬人設,這次勝選發言中提出的兩岸「8字方針」各路觀察者有了不一樣的解讀,一些人認為蔡英文說出「對話」可能意味着她會選擇不像之前那麼強硬的態度,另一些人則認為她所說的「對話」實質上預設了「一中一台」政治框架,是一種很虛幻的表達。你怎麼判斷蔡英文第二任期內在兩岸政策上的走向?

朱松嶺:蔡英文的勝選感言裏面講的話,非常堅定的表達了「一邊一國」的立場,上來就直接講「中華民國台灣」,後邊講的都是一邊一國、兩岸對等的態度,其實就是國與國的態度。而且她對「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4組概念做了非常清晰的解釋,根本沒有模糊的空間。

她提到第一個詞是「和平」,要求大陸必須放棄對台灣的武力威脅,這是故意曲解大陸的和平統一政策。大陸從1979年以後,就沒有對台灣進行武力威脅,對於統一,只有一個政策,就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式是和平統一,統一後實施一國兩制,非常明確。大陸的武力只針對台獨和外來勢力干涉。保留武力手段的兩種特殊情況一個是針對台獨,一個是針對外來勢力。

民進黨在此次大選中贏得勝利。(資料圖片)

第二個詞「對等」,蔡英文說對等就是雙方都互不否認彼此存在的事實,結合前後文語境,這個詞含義非常清晰,其實就是大陸不能否認台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存在的事實,台灣也不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存在的事實。她明明知道大陸不可能承認這樣一句話,也不可能承認她所虛構的事實,所以意味着兩岸根本沒有談判空間。

第三個詞是「民主」,蔡英文說台灣的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這一點大陸方面講的很清楚,台灣的前途是由兩岸人民共同決定,而她講的是台灣人決定,內容就已經不一樣了,她的說法就是要跟大陸針鋒相對。

第四個是「對話」,她的意思是雙方能坐下來談未來關係的發展。甚麼叫「未來關係的發展」?兩個「國家」關係的發展?還是「一中一台」關係的發展?還是未來兩岸在同屬一個中國架構基礎上的發展?事實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都很清楚,因為前面蔡英文的立場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蔡英文非常清楚大陸的堅持和底線,她就是針對大陸才提出來這「八字方針」,而且她說這八個字是「兩岸重啟良性互動、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也是讓兩岸人民拉近距離、互惠互利的唯一途徑」。所以你可以讀出她背後的意思:這就是唯一途徑,必須認可,不認可不行,提別的一律不行。她的意涵就是民進黨選勝了,只能讓對岸靠過來,這是她的底線,她不會在這裏妥協。

或許有人認為蔡英文會變「軟」,我看她是「軟中帶硬」,硬的部份才是她的真實用意,用這種極其堅定的語氣、極其堅定的態度表達她的立場,這個立場其實就是1999年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立場。說白了就是: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名字叫「中華民國」,要改變這個現狀必須2300萬台灣民眾投票決定,如果公投決定統一了,民進黨也沒意見,如果國民投票認為不要統一,民進黨會繼續堅持自己的態度,繼續頑固堅持台獨。

她的意思已經講的非常清楚,與大陸所說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復歸統一不是主權與領土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的表述完全南轅北轍。

所以未來兩岸之間到底會怎麼樣?短期來看,我覺得沒有對話空間,因為台灣方面只要不認同「九二共識」,不認同一個中國的原則,兩岸雙方就沒有互動的共同政治基礎。我沒有看到大陸有任何調整兩岸政策、放鬆底線的迹象,所以蔡英文的做法恐怕就是明知道做不到,專門講出來在台灣社會撈取聲量與掌聲,在國際社會散播立場、騙取支持度的。

01: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蔡英文繼續讓兩岸停留在沒有對話空間的狀態,某種程度上或許是好事:兩岸的矛盾不斷激化的過程,其實也是讓大家能夠逐漸冷靜下來,看清楚其中真正的矛盾與癥結所在。

朱松嶺:兩岸關係已經存在了70年,有甚麼樣的問題,是甚麼樣的癥結,甚麼才是問題的關鍵,其實兩岸雙方、涉台外部因素已經非常清晰透徹了。如果台灣方面是認同「九二共識」、認同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力量執政,兩岸就有共同政治基礎,兩岸就可以和平發展,兩岸的老百姓就可以共享和平發展紅利,增長自己的民生福祉,針對兩岸政治對立也可以進行政治協商、政治對話,逐步化解政治分歧。

但這樣的局面恐怕不是台獨勢力以及涉台外部勢力和國際力量希望見到的。現實存在一系列複雜的背後利益博弈,歷經70年,演化出了今天的局面。

從4年前蔡英文勝選開始,兩岸之間從和平發展到冷和平,從冷和平到冷對抗,一直到冷動盪的過程中,緊張程度逐步上升。台灣民眾和相關行業,尤其是與兩岸關係非常密切的觀光等行業及其從業者,受到民進黨兩岸政策收縮的很大影響,生計受到較大傷害。所以兩岸失去對話空間帶來的問題非常直觀,首先受損的就是台灣普通民眾。

此次大選後,國台辦在回答媒體關於兩岸交流冰凍的提問時表示,兩岸現狀的根源在於台灣政府的「倒行逆施」。圖為蔡英文選後接受BBC專訪。(台灣總統府)

蔡英文和民進黨這樣做,其實有他們的考慮。台灣內部一旦談到兩岸議題,「利好」、「紅利」都是國民黨的,因為提到兩岸和平發展基本上是跟國民黨掛鈎;而一提到兩岸對抗,一提到兩岸之間旅遊業受阻,以及交流互動受阻等現實,都是民進黨的因素,所以總體上民進黨只要跟兩岸掛鈎基本上就是負面議題。所以民進黨要徹底把「兩岸」這一塊給砍掉,要跟兩岸脱鈎。

民進黨有自己的盤算,一個是通過經濟脱鈎,來打擊削弱跟大陸關係密切、比較支持和平發展、比較支持國民黨的一些台商、台胞。第二是通過減少兩岸之間的交流,可以「關起門來搞台獨」,把台獨理念、與台獨相關的理論體系,包括轉型正義的一整套觀念全部通過教育、社會等層面的灌輸直接傳遞到台灣民眾的腦子裏去,對他們進行某種「洗腦」,所以這樣一批人被「生產」出來後就是蔡英文講的「天然獨」。「關起門來搞台獨」比較有利於民進黨培養相信、支持民進黨的一批人,利用手裏的公共權力做這些東西就可以使得未來台灣的新增人口都是支持民進黨的,都認同她「一邊一國」的台獨理論,認同她的台獨主張的。

在這種盤算下,蔡英文和民進黨大概希望兩岸全面脱鈎,也在這麼去做,而這種做法影響了台灣的民生福祉,甚至很多台灣民眾的生存生計,是我們必須要反對的。

01:在大陸的官方輿論中,一直將國民黨視作可以對話、可以爭取的對象,但是自2019年以來,隨着民進黨不斷在台灣內部宣傳「一國兩制就是九二共識」,而國民黨又只會拿香跟拜,以至於現在國民黨內連「九二共識」都沒人敢再提,包括有美國的台灣問題學者日前也對多維新聞記者表示,經過此次台灣大選的周期,「國民黨好像也突然發現自己似乎並不太懂得如何跟大陸打交道」。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你認為大陸方面還有必要繼續將國民黨視為兩岸對話的抓手嗎?

朱松嶺:大陸從來沒有把哪個政治團體、哪個政黨、哪些人物固定為必須打交道的對象,因為大陸的立場非常清楚,凡是台灣認同「一個中國」原則的政黨、團體、政治人物,都願意打交道,而如果不認同就沒法對話了。

確實,國民黨此次敗選後,黨內年輕世代在檢討敗選原因時,有人提出了對「九二共識」的不同看法,但國民黨內主流還是認同「九二共識」的,「九二共識」還在國民黨的文件內。大陸一直將台灣所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政黨、團體和政治人物作為協商對話的對象,只要國民黨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大陸一如既往,會繼續真誠地跟國民黨打交道。

另外,對於民進黨和其他「台獨」政黨,只要他們放棄「台獨」立場,大陸也從來沒有放棄過跟他們對話的可能性,這在大陸領導人的講話和文件中都有明確承諾,不會改變。

01:台灣政治大學的張亞中教授曾表示,大陸目前對於台灣政策的論述,基本上只有「九二共識」,而2019年1月出台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則直接跳到了統一之後的階段,大陸方面缺少一個「從兩岸結束敵對狀態到統一之前」這個階段的論述框架來作為和平統一的抓手。你怎麼看這個觀點?

朱松嶺:我和張教授當面討論過這個問題。從江澤民、胡錦濤時代開始,這個問題大陸就講的非常清楚,兩岸要談「結束敵對狀態」問題;在《反分裂國家法》第七條裏也講的非常清楚:「國家主張通過台灣海峽兩岸平等的協商和談判,實現和平統一。協商和談判可以有步驟、分階段進行,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台灣海峽兩岸可以就下列事項進行協商和談判:(一)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二)發展兩岸關係的規劃;(三)和平統一的步驟和安排;(四)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五)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活動空間;(六)與實現和平統一有關的其他任何問題。」

張教授所講的問題都規定在《反分裂國家法》這一條裏面。後來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為甚麼不講這一點了?因為《反分裂國家法》已經規定的很明確了,已經通過法律上升到國家意志層面了,沒必要再一遍又一遍的重複。實際上大陸在這方面的系統性主張也是有的。

01:此次大選結束後,除了兩岸關係,中美台三方的關係會如何變化也是輿論關注的焦點。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中美博弈將長期存在的,有一種相對普遍的觀點是,未來的兩岸關係實質上掌握在北京與華盛頓之間。

朱松嶺:真正決定兩岸關係的還是兩岸雙方之間。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民進黨政府唯美國馬首是瞻,願意充當美國同中國戰略博弈的馬前卒,願意充當美國的棋子。

01:可以預見美國會愈來愈多地打台灣牌,尤其是蔡英文連任後,美台之間的互動大概率會呈現繼續上升的趨勢。

朱松嶺:這是不可避免的。中美1月15日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第二階段的談判隨即開始,這裏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雙方要繼續鬥智鬥勇,這種情況出現之後台灣又會處在中美戰略博弈的風口浪尖,蔡英文恐怕還有一些自己的盤算,甚至還要在大陸、美國、台灣三方之間「不當棋子,要當棋手」,這自然會使得鬥爭形勢愈來愈複雜化。

當然美國的因素也非常重要,但兩岸問題的內因還是在於兩岸關係的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