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隧分流」方案議會陷拉鋸 政府消息:一係全要,一係唔要

撰文:吳倬安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去年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三隧分流」方案,建議由2020年1月1日起,調整三條過海隧道的私家車、的士和電單車隧道費,以紓緩紅隧及東隧的擠塞,運輸及房屋局將於本月23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三隧分流」提出無約束力議案,議員紛紛向政府「開價」,要求方案調低紅隧、東隧的加幅建議。
惟政府消息人士向《香港01》表明,由於方案是與西隧一起訂立的協議,任何修訂也需與西隧重新談判,將曠持日久,「時間上根本不可能做到」,議員只能在現有方案作選擇,「一係全要,一係唔要」。
消息又指,現時方案不僅令紅隧、東隧私家車主免卻大量塞車時間,還可降低巴士加價機會有益普羅乘客,且有助環保,「如果議員從整體社會利益出發,無理由不支持」。

陳帆早前指中環灣仔繞道啟用,是推行三隧分流的最佳時機。(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根據政府建議方案(見表),三隧將以調整收費平衡車流,以私家車為例,紅磡海底隧道的收費由$20增至$40,東區海底隧道收費由$25增至$40,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則由$70減至$50。按方案,紅隧及東隧的私家車收費分別加價五成及近四成,令部分直選議員持保留態度。

其中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陳恒鑌早前表明,該黨對三流方案暫時未有終極決定,但如政府「企硬」不調低紅隧、東隧的加價幅度,他個人對方案「有保留」,又形容現時政府的方案「獲通過又死,不獲通過亦死」。

至於民主派各政黨亦傾向不會支持議案。三隧分流方案陷膠着,政府出「新招」,先向立法會提無約束力議案,屬「一地兩檢」法案後的第二次,情況罕見。此舉令部分議員產生「遐想」,猜測政府欲借無約束力動議作下台階,醞釀提修訂爭取支持。

不過政府消息人士向《香港01》表示,三隧分流方案沒有修訂的空間,皆因方案不是港府單方面能夠訂定,而須與西隧協商,任何修訂也需「返去同西隧再傾過」,時間上不可能做到;若無約束力動議被否決,三隧分流方案即告吹,換言之,議員「一係全要,一係唔要」。

該消息人士重申,現有的「三隧分流」方案合乎整體社會利益,包括巴士乘客也受惠。根據方案,專營巴士過往所節省的隧道費會撥入專用基金帳戶,倘巴士公司營運有盈餘,便不需運用所節省的隧道費,屆時全數金額會回饋乘客;倘營運成本上升,巴士公司便可透過基金作補貼,可紓緩加價壓力,巴士乘客得益甚大。

此外,在現有方案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巿民每日可節省19,400小時的出行時間,因而可減少約3,800公噸汽車二氧化碳,相等於種植十六萬棵樹木,「這對環保是很大的貢獻」。

至於議員關注的紅隧及東隧私家車加費,消息人士指,分流方案可減短紅隧和東隧繁忙時間車龍總長度一成至四成以上,減省過隧道的時間多達十三分鐘,「個人經濟效益隨時超過畀多20元」,同時,三隧分流亦可避免西隧瘋狂加價以彌補車流不足的收入黑洞,「行紅隧、東隧的駕駛者,也會用西隧,也會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