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溫和建制照樣敗選 田北辰:北京終須放寬對港政策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區議會選舉曲終人散,在反修例風暴下,區選被視為一場「公投」,政治議題成為重點,投票率創新高,民主派最終橫掃八成半議席,多名建制派現任立法會議員落馬,被視為溫和建制的實政圓桌田北辰是其中一名。「田二少」接受《香港01》訪問,詳談當中感受。
田北辰形容,他走的是中間溫和路線,所有選票都是建基於理念,又提到實政圓桌整體得票比率其實高於整體建制派,證明其路線大有可為。被問到政府高官至今無人問責下台,建制派是否被「代為問責」,又會否覺得自己很無辜,田北辰未有直接回應,但表示:「(前特首)董建華就最有問責精神」。
至於如何研判中央政府日後的對港政策,田北辰認為,北京對港政策其實已欠缺選擇,需要考慮在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上,多放手讓香港處理,現時的社會局面,已顯示過去收緊管治的一套難以實行:「其實中央沒有選擇,你愈高壓,香港青年人就愈抗拒國家。」

+42

得票比率高於建制整體

在兩星期前、選舉前夕的一個訪談中,田北辰對《香港01》記者表示,區選正好可測試他成立實政圓桌,走中間光譜的初心是否為選民所接受。

訪談甫開始,田北辰似已猜到記者第一個想問的問題。他說道:「我們來看看fact:實政圓桌派出7人參選,最終2人當選,整體得票是46%;其他建制派整體得票約是41%;上屆我得到3674票,今屆有3804票,其實已經比原有的票要多。」

所以從比率上,田北辰認為中間溫和路線也得到不少市民支持,不過在單議席單票制下,始終不敵新增的選民。他承認,基於自己雙料議員的身份,落區的時間確實有減少,但認為自己在所屬的荃灣愉景選區,主要的票源都已經拿到。最終仍然敗選的原因,他認為在於一些過往沒有投票、視今次區選為「政治議題公投」的選民。

有選民認同地區政績 惟政治議題下仍投對手

田北辰憶述落區時與街坊的對話場面,例如他留意到,部分居民平時見到他擺街站、派傳單,一般都直行直過,但在選舉期間會主動前來詢問他對五大訴求的立場,他相信這些人都是支持泛民,部分甚至過往沒有投,今次有投;他亦向記者展示一則居民傳來的訊息,內容表示很認同其地區工作政績,亦認為他和其他建制派「政府做什麼都照單全收」的態度很不同,但最終仍選擇投予其對手劉卓裕,因為要表達對政府和警察的不滿。

「在這種政治環境下,選民不會再看細節。一句『五大訴求,田生你支不支持』,已蓋過一切。」  五大訴求之中,田北辰只支持撤回修例及獨立調查,每有居民問起,他亦耐心解釋不能認同其餘三項的原因。田二少自言,解釋已做得無可再多,選民不認同,他只能尊重。他形容,自己的選票是建基於理念上,爭取選民的認同:「當然你可以選擇將理念建基於選票之上,風向怎麼擺,便調整自己的理念,但這樣做事,你不會開心。」

在單議席單票制下,少一票即輸掉整區,但立法會選舉實行比例代表制,有利不同光譜人士當選。既然認為溫和建制路線大有可為,已年屆69歲的田北辰,會否考慮明年再投入立法會選舉?他只表示:「積極考慮。」

反修例風暴觸發回歸以來最大政治危機,多處出現暴力衝突。(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董建華就最有問責精神」

反修例風暴至今,特區政府被認為管治失誤、誤判民情,但至今無一人問責下台。偏偏建制派要面對選舉,因支持政府而齊齊「炒車」,據報亦有議員因此「爆粗」怒罵特首林鄭月娥。見此,坊間自然會有「政府不問責,市民都用建制派問責」的觀感。

對於這種說法,田北辰沒有直接承認或否認,而是舉出一個反例:「我覺得董建華就最有問責精神。」事緣2003年的廿三條立法爭議,時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問責下台、時任財爺梁錦松因涉嫌偷步買車下台、董建華2005年亦「腳痛」辭任特首。對比今日的特區管治團隊,市民難免感覺諷刺。田北辰反問,為何現屆政府完全沒有人需要問責。

記者嘗試再追問,他認為哪些官員需要為事件問責下台?田北辰想了一想,重申一次自己的「老規矩」,不點名批評,對事不對人。不過,他引述落區時所聽到的「街坊」意見:「我曾經被居民問過很多次,為何建制派沒有給政府壓力,要官員問責?其中居民最針對的,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田北辰解釋,當初《逃犯條例》爭議期間,他曾提出「港人港審」方案,平衡追究逃犯與港人對內地法制的擔憂,但被鄭若驊一口否定。有多名居民向都向他反映,港人港審方案合理,不明白為何司長要如此企硬,所以居民對她的不滿最多。

田北辰指出,今屆區選高度政治化。(梁鵬威攝)

中央愈收緊對港政策 青年愈抗拒

美國早前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觸發中央和特區政府強烈反應,田北辰有如此見解:「特別關稅區地位、是否容許入境,其實權力永遠都在他們(美國)手上,無論有沒有這條法案,這把刀永遠都在頭上。」所以他相信,法案的通過其實是政治取態居多,只要中美關係惡化,香港人無論如何都受影響。對於香港的實際即時影響,他認為是提醒了很多香港人,如果有資產在美國,或是經常出入美國,就要認真考慮日後是否仍把重心放在美國。

由《逃犯條例》風波,引出美國對香港事務表態,再到今次區議會選舉結果,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田北辰,又認為中央未來的對港政策應如何調整?他建議,中央採取「揸大放小」的態度,在一些原則性的立場企硬,其他問題像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盡可能放寬一點。他透露近期有不少居民問他:「是否覺得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已變成一句口號?」他回答,近幾年的環境,的確不少人覺得比回歸首十年收緊了。

田北辰自言,一向和北京的中間人保持聯繫,尤其在區選敗陣後,他向該中間人反映:「其實(中央)也應想一想對港政策,有些原則問題企硬,很多人會支持,但有些事務,留給香港人自行處理會較好。」

他建議中央放寬對港政策,那到底北京會否這樣做?

「我不覺得北京還有什麼選擇。現時很明顯,中央對港政策愈收得緊,年輕一輩就愈抗拒國家。雖然香港今日老年人口較多,但老年人始終會離開,現時仍在讀書的一代,二十年後很難保證和今日四十多歲的人想法一樣,經歷今次事件的一代人,將來也會容易有抗拒心態。」田北辰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