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劇學歷史】皓鑭傳戲服顏色出錯?原來每個朝代着衫顏色有根據

撰文:煲劇學歷史
出版:更新:

《皓鑭傳》中,在趙國時角色們的服飾都以白色為主,比起大紅大綠的宮殿服飾,一襲白衣看起來清麗脫俗。但根據歷史,角色們其實都不應該穿白色……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撰文:煲劇學歷史

不知大家看《皓鑭傳》時有沒有覺得整套劇都有「白雪」的感覺?如吳謹言飾演的李皓鑭,在趙國當女官時所穿的衣服也是紅白色為主;而公主雅、趙王后和趙王等王室成員更是一襲白衣。

李皓鑭在趙國當女官時所穿的衣服也是紅白色為主。(《皓鑭傳》劇照)
+4

大家或許會覺得在春秋戰國這些上古年代,製衣服技術低,衣服樸素也是可理解的嘛。不過,又爲何是白色而非其它顔色呢?他們有特性偏好嗎?

五德終始說。(作者提供)

其實在春秋戰國時代,甚至在較早前的夏商兩朝,各朝都有所崇尚的顔色,顔色所反映的五行更會影響國運,而這學説為戰國後期齊國代表陰陽家的鄒衍所鼓吹,以五行運行規律解釋王朝更替,也就是大家在中史書上見到的「五德終始說」。

他解釋,夏以木德,故此尚青色;而夏亡於商,金克木,因此商以金,尚白色;而商亡於周,火克金,因此周以火,尚紅色。

故此,其實自黃帝以來,各朝各國都附以「水、火、木、金、土」各德,用五行相剋之說來維持國運。然而,戰國七雄割據,大家同時存在又怎麽計算呢?

原來這個牽涉該國的出身和取向了。如戰國時期的楚國,雖然周室衰微,但始終未亡國,故此不可取締代表周室的火德。於是楚國自己便推演出自己為「炎帝後裔,與黃帝同德」的土德,國旗與服飾則土黃。其他例子如燕國。燕國為周室所封的正宗諸侯,但他們認爲,先祖的周室所代表的火德已衰,作為王族旁支後裔的燕國若承繼火德,這火定必熄滅,要興盛就需反其道而行,於是確定了燕國的水德,旗幟服飾也轉而崇尚藍色。

言歸正傳,那麽趙國呢?原來趙國比較貪心,他們崇尚火木德,以火德為主,木德為輔,希望「木助火性,火德愈烈」,主打色為七分紅三分青,而非電視劇見到的白色!

趙國崇尚火木德,以火德為主,木德為輔,希望「木助火性,火德愈烈」,主打色為七分紅三分青,而非電視劇見到的白色。(《皓鑭傳》劇照)

雖然趙國國色似乎錯了,但秦國尚黑這點,《皓鑭傳》的展現是正確的。小編打此文時,皓鑭還未到秦國生活,但劇照和片頭都可以看到,秦異人登基後以及皓鑭成為秦王后的服裝,也是主打黑色。不過,這點卻與秦的五行無關。

何解?原來有記載戰國七雄中,惟獨秦沒有宣示自己的德性,更因此而被其他國恥笑為荒蠻無王法之地。然而,秦舉國尚黑似乎與秦國祖先偏好有關。據《漢書·律曆志》記載,秦文公外出打獵時曾經捕獲過一條黑色的龍,認爲黑色有利秦國,才令舉國尚黑。

然而,小編更認同一些學者指出秦人尚黑與其圖騰有關。秦人在中原人眼中為好戰且未經教化的西戎,更以黑色玄鳥為圖騰。秦人認爲玄鳥代表的厚重、務實、肅殺,而這與秦人好戰的熱血精神一致,也更合理地解釋秦國崇黑的原因。

秦人祟黑,認爲玄鳥代表的厚重、務實、肅殺,而這與秦人好戰的熱血精神一致。(《皓鑭傳》劇照)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表正統及授命於天,接受了鄒衍的「五德終始說」,自稱以水德君臨天下,克了代表火德的周朝,而秦國一直鍾愛的黑色也就成爲水德的代表色了。

看到這裏,小編就更加相信是學説解釋顔色的偏好,而非學説影響一國顔色偏好。如夏商周或許真的只是開國祖先偏好某色,而非履行某德而選定顔色,但鄒衍就加以穿鑿附會將自己學說合理化。一如鍾愛黑色的秦國,因爲我怎麽也聯想不到爲何黑色與水有關。

作者Facebook專頁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皓鑭傳》- 青紅皂白黑白不分?】」​】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