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6.9遊行到7.28西環衝突 和理非到催淚彈橫飛的50天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逃犯條例》修訂爭議所觸發的示威浪潮,至今仍未見平息跡象,由6月9日大遊行起計,至7月28日的中西區衝突,已整整50天。連番社會動盪,示威者行動漸趨激烈,政府管治威信、警隊形象亦遭受重創,這50天,是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
在這50天內,香港歷經多次大遊行,以至6.12金鐘衝突、衝擊立法會、新城市廣場浴血戰、元朗無警黑夜等,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的場面。這50天期間經歷多個階段,由最初「和理非」主導運動、其後政府拆彈無方、「勇武」抗爭抬頭、到近月街頭運動「遍地開花」,如何解開這個愈纏愈緊的死結,成為每個香港人心中的一個大問號。

第一階段.6月9日至6月16日

修例硬闖失敗、引爆民怨、「和理非」主導運動

6月9日,民陣發起大遊行,反對政府將《逃犯條例》修訂交付立法會二讀,當天的遊行,民陣稱有103萬人參與(警方稱高峰期有24萬),是回歸以來最多人參與的一次,直迫1989年聲援北京民運遊行。

不過政府未有正面回應遊行人士訴求,堅持草案於6月12日如期二讀,強行闖關,最終引爆了6.12金鐘衝突。警方起初將衝突定性為暴動,惟當日警方的執法手段,例如發射大量催淚彈圍攻示威者、辱罵現場採訪記者等,警方執法手段備受批評。

在民意反彈下,特首林鄭月娥在6月15日宣布「暫緩」草案,但堅拒表明「撤回」,加上林鄭在記者會中態度被指傲慢,撲火不成反添民怨。同日下午,有反修例人士在太古廣場危站5小時後墮樓不治,這一幕觸發更多人的怒火。翌日,即6月16日,民陣再發起另一次大遊行,這次比起6月9日的遊行更加大規模,民陣稱有接近200萬+1(+1象徵離世的梁凌杰)人參加;警方指經原定路線,高峰期有33.8萬人。雖然遊行人數眾多,但秩序良好,如出現人潮主動「分紅海」讓救護車通過的場面,堪稱香港式「和理非」遊行經典一幕。

▼第一階段重要事件▼

+3

第二階段.6月16日至6月21日

拆彈無效、政府停擺、民怨悶燒

6月16日遊行後,在更龐大的民意壓力下,政府發新聞稿回應,承認在修例處理有所不足,向市民致歉。

這段期間,政府曾試圖拆彈,例如警務處處長盧偉聰於6月17日晚見記者,表示並沒有定性整場在金鐘的示威為「暴動」;6月18日,林鄭月娥召開記者會向公眾道歉;6月19日,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到立法會解釋,重複政府已經致歉等等。

不過,當時反修例人士的訴求,已由要求政府「撤回」草案之外,更進而提出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6.12衝突中警方執法手段,以至停止追究6.12衝突被捕人士等,因此政府的回應,被反修例人士認為是在迴避。

而且,這段期間,行政會議接連休會,立法會運作亦受到影響,政府運作近乎停擺,社會上的各種不滿情緒,在這段時間不斷地悶燒。

▼第二階段重要事件▼

第三階段.6月21日至7月1日

「勇武」抬頭、抗爭升級、攻入立法會

政府近半個月來的處理手法,未能平息反修例人士怒火,抗議行動轉趨「勇武」的方向亦日益明顯。在6月21日及6月26日,有示威者兩度包圍警察總部,批評警方在連日的行動中使用過度武力;亦有示威者先後在稅務大樓及入境事務大樓發起不合作運動,影響政府部門運作。

6月30日,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發起撐警集會,是政治風波爆發以來,建制派首次大規模動員。不過集會期間,有撐警人士被拍到襲擊持不同意見人士、記者等。警方則被指選擇性執法,未有嚴肅處理涉嫌施襲的撐警人士。

當日的撐警集會觸發反修例人士反彈,有示威者通宵留守立法會「煲底」,在7月1日,即回歸紀念日清晨起與警方爆發零星衝突。到7.1下午,有「勇武」示威者開始衝擊立法會,晚上更成功闖入議事廳,成為反修例運動爆發以來,抗爭手段由「和理非」趨向「勇武」的標誌性事件。

▼第三階段重要事件▼

+4

第四階段.7月1日至今

遍地開花、流血事件不斷、周末上街幾成常態

7.1衝擊立法會行動後,街頭抗爭進一步向地區擴散,在各個社區「遍地開花」,除多區出現「連儂牆」讓市民寫上心聲外,多區亦有人發起在周六、周日遊行,如7月6日光復屯門、7月7日九龍遊行、7月13日光復上水、7月14日沙田遊行等。

周末上街幾成常態,警方和示威者關係亦更趨緊張,例如7.14沙田遊行,警方在晚上攻入新城市廣場,結果示威者與警方爆發混戰,多人受傷。而7月21日民陣的港島區大遊行結束後,有部份示威者包圍中聯辦,當晚元朗區更發生嚴重暴力事件,有大批白衫人在元朗西鐵站內外以藤條、木棍等,無差別襲擊市民。外界質疑這宗暴力事件涉及新界「鄉黑」勢力,而警方遲遲未有到場處理,且當晚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被拍到與一批身白衫的人士握手合照,亦引起廣泛關注。

元朗「白色恐怖」事件後,有市民發起7月27日「光復元朗」遊行,要求徹查事件,但警方則罕有地就遊行發反對通知書,但當日仍有大批市民聲稱到「買老婆餅」、「郊遊」,最終演變成警民衝突,警方在元朗鬧市施放催淚彈。

翌日,這一幕又再在中西區重演,警方反對當日的港島區遊行,只批准在遮打花園集會,但有集會人士因一宗警方查車糾紛趁機四散,兵分多路往銅鑼灣、灣仔、西環,結果示威者和警方在西環、上環一帶爆發激烈衝突,有人更形容警方施放催淚彈的密集程度猶如「放題」。

▼第四階段重要事件▼

+14

林鄭想避到何時?

自6月9日的大遊行開始,至7月28日的中西區衝突,動盪的日子已整整50天,相信香港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這種日子還會持續多久?

其實踏入7月後,已有大批較少公開評論香港時政的社會名人,如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多名前高官、商會,乃至溫和建制派如田北辰,提出政府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及全面「撤回」修例,盡量爭取迴旋空間。亦有多個政府部門的員工、AO(政務主任)、EO(行政主任)等,也要求政府回應民意。

這50天,香港面對回歸後最嚴重的管治危機,政府先是錯判民情、亦無能力防止事態惡化。當前,要求政府明言「撤回」修例、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等,幾已是社會上的「最大公約數」,如果政府仍拒絕就此作積極回應,到底以林鄭月娥為首的特區政府領導班子,還有甚麼辦法緩和局勢?還是一味繼續窩在政府總部內的冷氣辦公室,任由香港社會繼續撕裂下去?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