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和獎】敦煌女兒樊錦詩護莫高窟半世紀 助文物避過度開發

撰文:曾凱欣
出版:更新:

「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2019年度三位獲獎者今日(19日)正式公布,今屆分別由有「敦煌女兒」之稱的樊錦詩獲得「正能量獎」,國際非牟利組織大自然保護協會獲得「持續發展獎」,來自美國的生物化學家珍妮花·杜德納博士獲得「人類福祉獎」。三位獲獎者將10月3日到訪香港,出席「呂志和獎」頒獎典禮。

呂志和(圖中)表示,成立「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旨在鼓勵於「持續發展」、「人類福祉」和「正能量」三大目標作出貢獻的機構或人士,表揚為人類文明作出恆久卓越貢獻的人士或團體。(盧翊銘攝)

呂志和表示,成立「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旨在鼓勵於「持續發展」、「人類福祉」和「正能量」三大目標作出貢獻的機構或人士,表揚為人類文明作出恆久卓越貢獻的人士或團體。他指,今年特意取消關注領域,務求吸引更多獎項提名,讓獎項所宣傳的價值觀在更廣大的範圍發揮影響力。

「敦煌女兒」:自己只是做一些應該做的事

有「敦煌女兒」之稱、從事敦煌莫高窟保育工作的樊錦詩獲得「正能量獎」,她自25歲起憑著對敦煌的熱愛,毅然服從學校的分配,離鄉別井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工作,至今已56年。她的工作提高大眾對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和歷史認識。呂志和指,當地不但資匱乏,還要面對環境和天氣的挑戰,認為樊錦詩畢生的奉獻和求索精神,任何時代都是是正能量的代表。

樊錦詩推動的「數字敦煌」計劃利用現代電子科技,重新以數碼方式呈現莫高窟的壁畫,為文化保育工作立下新的標準,好讓敦煌莫高窟避免因過度旅遊開發而受到破壞,更令世人可超越時間和地域界限。樊錦詩指,多年來的努力是為了保育莫高窟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寶庫,認為自己只是做一些應該做的事,稱自己會繼續努力保育工作。

獎項推薦委員會主席劉遵義教授(圖左)指,今屆「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設新措施,被提名的團體或人士有效提名期將長達5年,期望提名和得到鼓勵的人數會越來越多。(盧翊銘攝)

大自然保護協會保護5,000萬公頃土地 獲「持續發展獎」

榮獲「持續發展獎」的大自然保護協會持續與橫跨六大州的72個國家合作,成員超過400位科學家及100萬位會員。協會通過頂尖的科學及創新科技,以及突破性的合作安排與措施,致力在保育工作中取得長遠成果,保育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土地和水域。現已成功保護了5,000萬公頓土地、8,000公里的河流以發4億英畝的珊瑚礁和海水。

團體重點保領中包括在全球成立超過30個水源基金,提供資源協助,保護上游的土地及下游的水用戶;同時研發先進的圖像識別軟件FishFace,促進太平洋地區可持續漁業發展。另外,團體更於香港教育了400多名來自77所學校的本地學生,建立教育網絡以提高香港環境教學的能力,並協助學生設計超過45個保護項目。呂志和表示,團體致力提倡的「自然資本」的概念,令各國政府及企業明白在進行城市發展時,也要投資在保養環保資源上,令世界得以持續發展。

今日(19日)正式公布「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2019年度三位獲獎者,三位獲獎者將10月3日到訪香港,出席「呂志和獎」頒獎典禮。 (盧翊銘攝)

「人類福祉獎」得主研發革命性基因編輯技術 助治療或預防遺傳病

革命性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9 的共同發明者、美國生物化學家珍妮花·杜德納博士(Dr. Jennifer A. Doudna)獲頒發「人類福祉獎」。其研發的技術可在動物和植物細胞中添加,去除甚至改變遺傳物質,是世界上影響最深遠的發現之一。 CRISPR-Cas9 可用作治療或預防遺傳病,包括鐮刀型紅血球病、癌症、心臟病、愛滋病等,亦可幫助研發更能抵抗氣候變化及具有更高營養價值的農作物。

呂志和指,欣賞杜德納博士深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履行科學家的使名、努力追求科研突破的同時,不遺餘力地呼籲同業恪守科學道德標準,務求在科技運用及道德倫理上取得平衡,長遠為人類帶來福祉。

 有效提名期將長達5年

獎項推薦委員會主席劉遵義教授指,今屆「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設新措施,被提名的團體或人士有效提名期將長達5年,期望提名和得到鼓勵的人數會越來越多。下屆提名期將於9月展開,提名不論種族、宗教或國藉及團體成立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