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半數飲品樽招紙用PVC 高溫燃燒可釋二噁英 促飲品商停用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一場已持續近半年的反修例風波,「二噁英」危害成關注,這種有毒化學物質可透過燃燒含氯的聚氯乙烯(即PVC塑膠或三號膠)釋放。
有環團早前抽檢香港及內地62個膠樽飲品塑料標籤樣本,發現高達一半樣本使用PVC,擔憂這「老鼠屎」混入回收再造過程,進行廢塑膠拉粒時會污染其他物料及影響回收價值。此外,高溫燃燒PVC釋放的二噁英會致癌、損害神經系統,雖然本港焚化爐未落成,但部份塑料會運往外地成助燃燃料,擔憂令有害物質轉移。

朱漢強擔心,當本港塑膠回收系統不濟、PET膠樽回收率去年更跌至0.2%,若PVC物料混入回收再造過程,可污染其他物料。(資料圖片)

綠惜地球與內地環保組織「無毒先鋒」早前開展聯合測試,透過可準確檢測含氯元素的含量成份,以及直接檢測物品是否為PVC塑膠的X射線熒光分析儀(XRF),抽驗來自香港、北京及廣東62個膠樽飲品塑料標籤樣本(各佔28個、10個和24個)。在28個本地樣本中,13個(即46%)使用PVC標籤,包括維他、屈臣氏、道地、鴻福堂、葡萄適等牌子。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認為, 屬PET的膠樽及屬PP的樽蓋均有較佳的回收價值,但包裹樽身的標籤可用上 PET 、PVC和PE,擔心當本港塑膠回收系統不濟、PET膠樽回收率去年更跌至0.2%,若PVC物料混入回收再造過程,可污染其他物料,拖累再生塑料的質量和價值。他補充,有部分塑料會運往台灣成助燃燃料,若當地空氣污染監測不足,高溫燃燒時或釋放二噁英,令有害物質轉移外地。

飲品標籤寫PET 被檢出屬PVC

朱漢強又指,本地近半樣本使用PVC標籤,結果令人失望,希望飲品生產商在生產者責任制落實前,先棄用PVC,改用PET或PE,其後做法可進一步擴展至超市即棄塑膠,例如雞蛋盒、膠托盤。對於維他旗下九個樣本中,有七個標籤含PVC,他認為比例偏高;當中兩個內地樣本包裝標註為1號PET,但標籤被檢出屬PVC,維他後才解釋指標註僅指樽身,而非標籤。維他亦回覆環團查詢時指,中國部份產品標籤已轉用其他物料如 PET,本港產品期望於明年內作出改動。

至於內地膠樽飲品方面,在34個內地樣本中,18個(即53%)使用PVC標籤。朱漢強指內地目前沒規限膠樽飲品塑料不可使用PVC法規,無毒先鋒期望國際飲品企業堅守其全球承諾,確保在中國市場不再使用PVC材質標籤及其他任何有毒化學品;康師傅、怡寶等中國飲品業的龍頭企業,更應率先作出淘汰PVC承諾。

警方多次使用催淚彈驅散示威者,令人擔憂會否釋放危害人體的二噁英。(資料圖片 / 梁鵬威攝)

台韓相繼包裝去PVC化

台灣自2005年已明定飲品膠樽使用PVC時,業者須額外承擔回收處理費,前年PVC塑膠容器用量,僅佔總塑膠容器用量的0.29%;至今年七月起台灣環保部門更提高收費4.7倍,由現行的每公斤18.5元台幣(約4.8港元),調升至87元台幣(約22港元),進一步促使業界減量。南韓環境部亦宣布,12月25日起禁止飲品樽等包裝物料用上PVC。

綠惜地球希望,本港環保部門在PVC規管上勿「繼續食塵」,又呼籲消費者拒買即棄飲品,避免成為製造有害塑料垃圾的幫兇。

環保署回覆表示,塑膠飲料容器上的PVC標籤屬容器包裝物料一部分,會在制定生產者責任計劃細節安排時一併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