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原研哉也驚歎的日本始祖級地方設計大師 梅原真的設計方程式

撰文:何國龍
出版:更新:

【日本設計/ 梅原真】對於日本設計有認識的朋友,定必知道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原研哉,其重視「空無」概念的極簡設計,能夠將日本文化中的美學價值突顯出來,是當代一位大師級設計師。不過原研哉曾經說過,日本還有一位設計師的作品看起來簡單,卻令他也自嘆不如,是完全贏不了⋯⋯這位就是有始祖級日本地方設計大師之稱的梅原真,能夠將即將式微的日本文化工藝化為奇蹟的魔術師。

砂濱美術館(圖片來源:梅原デザイン事務所)

日本有很多地區村落,有著獨特的民生文化、技術和手工藝,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卻因為人口老化,活力衰退,甚至令到當地的工藝文化慢慢消失於世人眼前,這些案例卻能經過梅原真之手重生,利用設計為地方貫注力量,在《重塑日本風景》一書當中記錄了他的設計方程式:「一級產業 × 設計 = 風景」,今回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大師如何令地方重生,重塑日本風景。

砂濱美術館(圖片來源:梅原デザイン事務所)

所謂的日本風景,是人們對於日本這個國家的印象,梅原真實切地點出這份印象的根基,是來自地方的一級產業。表面風光、內裡僵化,是不少發展迅速的國家或城市的寫照,從第一級產業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國家是如何看待這些生產鏈最低層的行業。突顯地方價值是一種需要深思熟慮的軟性做法,相比之下,發展地方大可以大刀闊斧地進行建設,事實上,於日本80年代末正值泡沫經濟,當時的政府與地方更趨向後者,而地方人民對於突如其來的經濟發展更是樂見,不過梅原真卻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當時政府大興土木建這樣建那樣,高知市政府也正在計劃於大方町興建海邊大型度假村,出生於高知市的梅原真不以為然,於是編寫了足足五頁紙的計劃書提議一個「砂濱美術館」的企劃,雖然當地人更是偏向接受度假村這個大趨勢,但同時亦受到梅原真的真誠打動才同意進行。

當年梅原真撰寫的砂濱美術館企劃書(圖片來源:梅原デザイン事務所)

當時大方町有長達4公里的沙灘,對於建度假村是極為吸引的優勢,可是梅原真與之對抗,砂濱美術館其實即是沒有美術館:美麗的砂濱就是美術館,這裡的一切都是藝術品,海浪的聲音就是音樂,這些種種都是城市模仿不到的。與其由城市人將城市的想法加諸於地方,格格不入的大型建設,最後得來的只是一層空殼。砂濱美術館於1989年開幕,同期還舉行了首屆「T恤藝術展」,其靈感來自來東京時興的Print-Tee,梅原真將T恤化身為畫布,向日本各地募集照片,然後多達千件的T恤排列在海灘之上,隨著海風飄揚。1991年,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度假村的方案再也沒有人提起,泡沫爆破所造成的經濟影響延續至今。不過這個T恤藝術展及後擴展至日本甚至世界各地,現時已舉行了30多年。

四萬十地栗(圖片來源:梅原デザイン事務所)
四萬十地栗(圖片來源:梅原デザイン事務所)

做藝術和設計有時是任性的,但梅原真著名的設計案例並不只從主觀出發,往往也與當地經濟有關的。高知縣四萬十市本來盛產栗子,可惜當時產自中國的栗子實在太便宜,令到當地的栗子產量下跌至原來的2%左右,本來種植栗子的山丘紛紛變成了空山。但在梅原真的眼裡,這些零污染、零農藥的栗子才是最美味的,雖然相較貴一點,其價值卻是無可替代的。有見及此,新的栗子品牌「四萬十地栗」應運而生,其實於各地人們眼中,「四萬十」這個名字已經有夠心動,名字來自當地的「四萬十川」,有著日本最後清流之美譽。將產品連結地方,成就出獨特的風景,顧客似乎甚受落,因為除了買了一份美味,亦有一份食品安全的安心,最後成功振興了當地產業。

四萬十川報紙紙袋(圖片來源:梅原デザイン事務所)
+1

於四萬十川,梅原真還有一個著名的設計「四萬十川報紙紙袋」,他要為當地的其他商品進行包裝設計,環保是需要堅守的一大理念,但要完全謝絕塑膠似乎不太可能。於是他回想起小時候到市場買魚,當時是用報紙包起來的,馬上實踐起這個想法,整個四萬十川流域所有的產品都可以用報紙袋裝著,甚至報紙袋本身都是商品,後來吸引到歐美各國的注意送來了訂單,更成為了國外美術館的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