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謎】一個人死後屍體轉化成白骨 究竟要多長時間?

撰文:狂丸研究所
出版:更新:

「我從哪來」算是一種人生哲學,但我是怎麼沒的其實同樣值得探討。在意大利的一座名叫Colletto Fava的小山上,一隻粉色的兔子就用十幾年的時間上演了一齣「生命的消逝」。

這是維也納藝術團體Gelitin在2005年放置的巨型玩偶,大到Google Map可見的那種。它由羊毛、麥秸組成,他們希望旅人們在攀上這座高達1600米山峰後,能夠爬到兔子上休息,並計劃堅持用到2025年。

這是維也納藝術團體Gelitin在2005年放置的巨型玩偶。(Gelitin)

不過現在,兔子已經沒了。不是人為,而是自然的傑作,隨着時間的流逝,兔子早已不復粉紅的外表,據說早在3年前就已經腐爛至不成兔形。

2011時的狀態(狂丸科學)
2016年左右照片(狂丸科學)

塵歸塵土歸土,這就是大自然爸爸的實力,說變沒就變沒……所以說,問題來了,就像這只消散的兔子一樣,當人類的生命消逝後,在不做人工處理的情況下,我們是怎麼消失的?

當我們離世後,就徹底喪失了身體的控制權,失去控制的肌肉在死後初期一段時間內會變得鬆弛,這其中也包括你的括約肌。換言之,如果一些存貨沒有在死前排出,那麼死後會有幾率自動釋放。不過差不多1-3個小時後,屍僵就出現了,也就是肌肉會變得梆硬。這種僵硬會從眼瞼、下巴、頸部肌肉開始蔓延,最後到達四肢。具體表現為關節固定,不能開口、四肢、脖子不能彎等等。

一般喪屍腿腳都不好(劇照)

除了肌肉,體溫也會出現變化。當心臟跳動、新陳代謝停止後,我們失去了調節內部溫度的能力,所以屍體的溫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周圍環境的溫度。而一般來講,體溫會逐漸下降,也就是屍冷。降溫會持續18到20小時,體溫會冷卻到和周圍環境相近的溫度。當然,不同的環境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圖片素材來源自TED-Ed/狂丸科學)

同時,我們還會變色,這主要是因為死後無處安放的血液導致的。當失去血液循環後,部分皮膚會因此開始變得蒼白。另外在重力作用下,血液會沉澱在我們身體的最低區域,具體位置要看死亡時保持的姿勢,而這一部分一般會變成紫紅色或者藍色,形狀也是由點連線,最後聯結成面,也就是形成屍斑。

(圖片素材來源自AsapSCIENCE/狂丸科學)

你可能好奇,我們到底甚麼時候開始消失,但其實在我們離世後,就已經進入了消失程式,而這一般是從「自溶」開始的。自溶也被稱為自我消化,心臟停止跳動後,血液就罷工了,不再供應氧氣或者從組織中去除二氧化碳。連鎖反應會導致細胞破裂、分解,進而使各器官組織變軟或者液化,也就是我們的身體內部系統開始自行崩潰。

不過直至此時,身體外觀的可見變化仍然是有限的,真正吹響我們腐爛號角的應該是厭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這是免疫系統失效加上體內缺氧導致的後果,屍體成了厭氧生物的理想繁殖環境,它們會像脫韁的野狗一樣開始新的冒險。

(圖片素材來源自AsapSCIENCE/狂丸科學)

通常來說它們都來自腸道,以此開始不斷做大做強,分解身體。這期間會產生多種氣體,導致腹部腫脹,甚至會讓整個身體看着都腫了起來。而這些氣體則會改變我們身體的內部壓力,導致皮膚脫落、破裂,另外這股壓力還會迫使體內的液體向外溢出,包括崩開眼球、身體爆裂等。液體被迫向外流動會導致身體進一步變色,此時屍體中的硫化氫會與血紅蛋白發生反應,賦予屍體不可思議的綠色色素,當然顏色還會逐漸變深,最終接近紫黑色。

(圖片素材來源自TED-Ed/狂丸科學)

儘管我們的肉體已經在微生物的侵蝕下開始消失,但加速這一進程的,是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例如蒼蠅。雖然沒有特意強調,但相信你應該知道此時我們身上的味道並不怎麼好聞……其中一些化學物質會吸引蒼蠅,它們會選擇在一些崩壞的軀體處產卵,不久之後,負責快速清理屍體的蛆蟲就上場了。

科學家Carl Linnaeus曾在1767年表示「三隻蒼蠅就能像獅子一樣迅速地吃掉一具馬屍」。在沒有食腐動物的前提下,蛆蟲應該是最為專業的清場專家。每只蒼蠅會產下數百枚卵,24小時內就會產生一批蛆蟲,然後食用腐肉,接着進化,再產卵,循環往復,直到附近沒有吃的為止。

據說只需要幾周的時間,它們就能吃掉身體的60%。當然,這就像是一枚信號彈,蒼蠅的出現還會陸續吸引其它動物的到來,如食肉動物、螞蟻、蜘蛛、鳥類等等,隨着時間的推移,植物會參與到其中。

在自然的運作下,皮肉的消失用不了多久,如果是在熱帶地區,從一具屍體只剩下骨頭和少許皮膚大概僅需要兩周,但骨頭就比較難啃了。

(狂丸科學)

不過它也並非無堅不摧,除了自然風雨的侵蝕外,土壤的酸度其實也會影響骨骼的留存,有些骨骼運氣好能保存數個世紀,有些則在幾十年後氧化、消失。至此,在內外夾擊下,我們失去靈魂的肉體也就徹底的煙消雲散。

其實從自然死亡開始到全身細胞、器官徹底涼涼,再到化為分子被自然重新組合利用,全套下來是一個緩慢而又精密的過程,期間無論是身體變化還是自然干預,仍有着不少尚未得到確切定論的謎團,而狂丸也只是對目前的一些說法進行了簡單的總結。

同時以上總結的這些都是一種極為理想的狀態,或者說根本沒有考慮到實際環境的影響。事實上,能夠干擾屍體的消失速度的因素非常多,如溫度、氧氣、濕度等等,如果是極端乾燥或者寒冷的環境,腐爛過程甚至可以停止。

而在其他因素相等的情況下,根據Casper定律,在空氣中的屍體分解速度是水中的兩倍,是埋入土裏的8倍。

(圖片素材來源自TED-Ed/狂丸科學)

當然,形成了文明的人類自然不會完全放任屍體在土地上腐爛,在不同的文化中,人們會對屍體進行加工處理,如包裹成木乃伊,下葬後埋入土中等等。而到了現代,隨着人口不斷的膨脹,處理屍體的方式也在尊重逝者的前提下更加高效和節能,像是火葬、水葬、之前傳聞中還有冰葬,也有奔放的人類追求個性,把自己的骨灰做成煙花,嗖的一聲炸上了天。

隨着科技的發展,告別世界的花樣的確愈來愈多,甚至還有網友人腦補出風葬、金葬、沙暴大葬……不過了解完這些的狂丸卻覺得只有一位網友的想法最為刺激:

(狂丸科學)

【本文獲「狂丸科學」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kuangwa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