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當入樽SLAM DUNK》跨時代讓全球為之瘋狂的理由

撰文:nippon.com
出版:更新:

電影《男兒當入樽THE FIRST SLAM DUNK》(灌籃高手)不只在日本大賣,在中國、韓國也很熱門。原作漫畫的連載始於1990年,可說是古典領域的作品了,然而卻跨越時光和國境,時至今日,依舊受人熱愛。其中原因是什麼呢?本篇將著眼於《男兒當入樽》特有的描寫方式和特徵,解讀作品深入人心的經典名言。

文:堀田純司(作家、漫畫家,代表作有《我和傲嬌和海德格爾》、《漫畫:妻子使用說明書》等)

名留青史,名作中的名作

在孕育出諸多名作、佳作的漫畫世界中,還有一種更高層級的「歷史性作品」。我想任誰應該都會認同,井上雄彥的漫畫《男兒當入樽》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這個故事在現代更是大放異彩。2022年12月,原作者井上雄彥親自擔任導演、腳本製作的動畫電影《男兒當入樽THE FIRST SLAM DUNK》上映。2023年5月時,票房在日本國內已突破138億日圓,非常賣座。同時也吸引了眾多的中國、韓國粉絲前往觀看。尤其中國的觀看人數更超越日本、韓國,光是上映第1天,就有超過290萬8000人,4天後即突破1000萬人。

以「沒有手機」的時代作背景反成吸引原因 點圖看看漫畫家堀田純司分析的《男兒當入樽》獨特魅力:

+30

作品備受歡迎,也受到政治圈的關注。中國的駐日大使吳江浩,甚至在記者俱樂部的記者會上提及《男兒當入樽》。吳大使過去口氣苛薄,反映出中日兩國因為地緣政治學的緊張現狀。然而一提到這部作品,卻隨即露出隨和的表情,表示:「這部作品在中國也大受好評,擁有更勝日本國內的人氣。」

漫畫《男兒當入樽》1990年開始連載於《少年Jump》雜誌。主角是櫻木花道。他是個紅髮的不良少年,進入湘北高中就讀。他在這所學校邂逅名為赤木晴子的少女,在她的勸說下,自鳴得意地加入籃球社。櫻木花道剛開始厭惡基礎練習,總會蹺掉社團活動。但後來逐漸發覺籃球的樂趣,並萌生自己是個「籃球人」的自覺。為了隊友,更重要的是,為了贏過勁敵,他開始認真投入練習。

作品中不只描寫他一個人的心路歷程,還有其他高中生們透過籃球,正面成長的模樣。這部故事不只具有卓越的娛樂性,更有讓所有讀者熱血沸騰的經典名言。舉例來說:「人是可以改變的。」主角花道在進入高中後,才終於開始打籃球。剛開始總是被人瞧不起,揶揄他是「初學者」,但最後大家認可他是個運動員,並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選手。不只花道一個人改變。以主將之姿帶領湘北的赤木剛憲,在一年級時,球技也不成熟。就連企圖把籃球社逼到無法出賽的三井壽,後來也改過自新。也有像指導者安西光義教練那樣,成人之後,才從一個惡魔教練,變成菩薩教練的人。

【延伸閱讀】網民票選男兒當入樽 SLAM DUNK角色排行榜 排第1位的果然就是他(點擊放大瀏覽):

+20

「即使天賦異稟,還是會受挫。」花道之所以能進步,是因為他天生擁有優異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是具有難得資質的「天才」。但與生俱來的才華,並不代表人生的一切。世上既有像三井那樣,身懷才華卻受挫的球員,也有像宮城良田那樣,即使身材嬌小,依舊化為利器運用,而活躍於球場的球員。

「挫折和苦惱會使人堅強。」失敗絕對不可恥。人跨過敗北和內心糾結,反而會因此變強。就連花道畢生的勁敵、一切都受到上天眷顧的天才流川楓,在碰壁之後,更加成長茁壯。只不過「要是放棄,比賽在當下就結束了」。一旦產生放棄的想法,一切就此劃下句點。讀者確實吸收了這句經典名句,使得《男兒當入樽》超越普通暢銷作品,成為「時代的共同體驗」,而且歷久彌堅。

「安西教練,我想打籃球!」作品中的著名台詞、場面超越作品框架,向外擴散。就像《星球大戰》(Star Wars)的「I am Your Father」一樣,在各種場面被引用。

本作在國內的累計銷售量已超過1億2000萬部(取自電影《男兒當入樽THE FIRST SLAM DUNK》官方網站)。在國外也廣受支持,NBA裡也有死忠的粉絲,諸如Robin Byron Lopez和Brook Lopez這對兄弟檔。在中國尤其受歡迎,因為90年代動畫版造成廣大的迴響,變成傳說之作。

延伸閱讀:《男兒當入樽 SLAM DUNK》10大角色金句 熱血又勵志的童年回憶殺

+41

《男兒當入樽》特有的寫實名言

這部故事為何會如此受人喜愛呢?什麼東西是現實社會有,《男兒當入樽》中的世界卻沒有的呢?答案是「網路」。由於故事舞台是90年代初期,當然沒有智能手機或社群網站。陵南高中裡,口頭禪是「要注意」的相田彥一,得要親自跑到現場偵察其他學校的選手才行。因此,電影《男兒當入樽THE FIRST SLAM DUNK》當中,登場人物回憶過去的「媒體」,都是些類比的物件,例如雜誌、照片,或者是一雙穿舊的籃球鞋。至於傳遞重要訊息的手段,則是親筆寫的信。

說起來,主角們原本就是一群目中無人的問題兒童,也不善於表達。是與其訴諸言語,不如付出行動的類型。因此,如果他們活在現代,大概也不擅長「發文」,只會用球技表現一切吧。在原作漫畫中,他們魄力驚人的球技,有著前所未見的衝擊性。這點在電影版中,也以驚人的步調呈現。這是動畫特有的畫面,也是實際運動場合看不見的場面。現代社會四處充滿言語。多虧社群網站,人際關係變得更容易用肉眼看見。這固然是一種進步,也是一件好事。但虛擬世界的進步實在太過快速,當中的矛盾有時也令人感到懷疑。

另一方面,在電影《男兒當入樽THE FIRST SLAM DUNK》中,有揮灑的汗水、熾熱的氣息、躍動的肉體。身在現場的人,只能膽戰心驚地看著比賽的走向,並烙印在眼中。這部作品讓從前的粉絲回想起這種「逼真」的魅力,同時也被新的粉絲所接受。

還有一點。籃球在當時絕非像棒球這樣的主流運動。說白了,是尚未開拓的冷門領域。如果這部作品是在情報過多的現代社會推出,經過事前市場調查後,或許會被評為「賣座機率很低」的作品。但井上原本就是個籃球迷,他以此為題材,結果催生出世界級賣座的作品(井上藉著《男兒當入樽》的發行量突破一億的機會,在2006年設立「男兒當入樽獎學金」,用以回報籃球。)

「我想畫籃球……」這樣的熱情,比常識更能改變世界。此訊息或許也變成令人更加熱愛《男兒當入樽》的一個潛在理由。

【本文獲「nippon.com」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