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十二|「新時代」下中國模式的若干特徵(三)

撰文:兔主席
出版:更新:

以下文章獲微信公眾號「tuzhuxi」授權轉載:

(承接上文

五、新的政治經濟模式(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model)及政策關注點

1. 基本原則方面的特徵:1)長期主義、2)意識形態、理論及價值觀:依然具備廣度,但強調中國價值、3)「人民導向」、4)「道德導向」和「價值觀驅動」、5)注重歷史傳承

2. 頂層設計層面:1)重新梳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重新強調政府的作用、2)舉國體制: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全社會性的投入

今年以來的一個特徵——特別是建黨百周年以來的現象,是更多的人開始關注、了解、學習中央關於政治經濟的政策了。以前覺得與自己關係不大的,現在也開始學習了。其實各行各業,特別是掌舵的領導人才,最終要做到「三個提高」:提高政治判斷力、提高政治領悟力,提高政治執行力。

亦秉承本系列的風格:筆者將:「跳脫」或不嚴格遵循官方的話語體系(無論是理論,還是措辭表述),旨在提供一些比較個人的、「第三方」的、國際視角的解讀。同時,不追求形式上的完整、系統,不求「面面俱到」,主要提一些個人認為大家最容易關注的、「最重要」的內容。何為「重要」,亦基於作者的主觀判斷,受限於作者的知識體系、經歷、經驗。

3. 更加具體的政治經濟政策導向

1)要讓經濟結構「脫虛向實」,大力扶持(狹義的)「實體經濟」

何為「實體經濟」呢?肯定是相對於虛擬經濟而言的。那何為虛擬經濟呢?最典型的就是金融。其他的,只要是滿足人們生活和社會生產需求的行業,都可以叫實體經濟。但筆者理解,其背後是有廣義和狹義差別的,這個劃分也有一定的主觀性。

——廣義的口徑:包括農業、工業/製造業、各類服務業/消費行業、文化產業,基建、房地產,都可以算進去,尤其是房地產這種提供實物產品的,肯定屬於實體經濟;

——狹義的口徑:但實際上,大的導向及政治經濟政策最支持的是某些狹義的實體經濟,這就是農業、工業/製造業、服務業。其他的產業,則實體經濟的「屬性」「弱」一些,譬如大的文化產業,按廣義定義也可以算實體經濟,但重要性要弱於前述行業。還有的行業,例如房地產,是否屬於「實體經濟」?答案是並不屬於。例如,參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1月),有這樣的表述:

「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實現上下游、產供銷有效銜接,促進農業、製造業、服務業、能源資源等產業門類關係協調」。

這樣的表述是常見的。這實際上說明,房地產、金融、實體經濟是並列的。房地產不屬於實體經濟。

「新時代」下,國家最支持的狹義的實體經濟,其中,又是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最為「硬核」的,關乎國家戰略發展的實體經濟。

2)降低國民經濟對金融、房地產的依賴

縱觀各個發達經濟體/成熟市場的經驗,沒有哪個大的經濟體是可以依靠金融和房地產建立起來的。金融不能強國,房地產也不能強國。

相反,金融和房地產盛行,在GDP佔到很大的比重,會帶來重重問題。

內地房地產市場有過熱的跡象,引發金融方面的擔憂。(新華社)

——金融所代表、服務的就是資本。金融無序發展的結果就是資本無序發展。資本無序發展會攪亂國家的政治經濟大策、影響產業發展的邏輯與秩序,會增加系統性風險(美國的案例),以及加大貧富差距。金融過度發展的國家或市場無不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遠有美國,近有香港

——我們所說的「房地產」往往指狹義的住宅開發銷售。這就是蓋房子,不斷生產更多的住宅,吸引居民借債購買。中國人/華人文化上似特別喜歡置業。房地產行業一旦過度商業化,並與投資投機結合起來,就會失去控制。它將像「無底洞」一樣吸納所有的社會經濟資源,並擠出(crowd out)其他行業所可能獲得的資源——包括資本/金融及人才,並使得地方政府也開始依賴房地產,形成地方的土地財政依賴。這方面本文就不詳述了,可參見筆者早前另一文《從整頓教培產業看中國治理與行業大政治》

再者,房地產發展到一定的絕對規模(例如整個產業鏈達到GDP的二三成),肯定會出現「因為太大而不能放棄」的問題,也就是說,一旦「放棄」了房地產,就會導致地方財政出問題,大片中小企業出問題,金融出問題,就業出問題,民生出問題。這時,馬上會出現一個「保房地產」的輿論——各種利益攸關團體(包括地方政府、有關的部委、廣大房地產相關的企業、金融產業、有產居民)都會產生這樣的輿論或「勢」,建議放開房地產調控。而國家的經濟發展越是放緩,保民生、就業的壓力越大。呼籲放開地產的呼聲也就越大。我們可以看到,媒體無處不是這樣的聲音:只要中央一出一個什麼文件或政策,關乎房地產的政策總是會以「標題黨」的形式呈現:市場在飢渴的尋求房地產調控放開的蛛絲馬跡。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政治經濟(political economy)案例:這個時候,我們說,房地產已經「挾持」了國家的政治經濟盤面,弱化了中央做政治經濟轉型選擇的能力。這個格局,也一定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要打破的,人們對此不要抱有幻想。

綜上,這裏的大政策可以解釋為,國民經濟的「去地產化」與「去金融化」。

3)減少重點「問題」行業之間的「綁定」所帶來的放大負面影響

金融代表、服務的是資本,金融高度發展了,反映了是資本的力量的發展,同時再助力擴張。金融如果與「問題行業」結合,就使得資本能夠更加有力地去支持這些行業,那就會使這些行業帶來的問題更加嚴重。

接著上一條。「問題行業」發生「綁定」的,最明顯的就是房地產與金融,因為房地產是資本密集型的,高度依賴金融,同時,資本也會尋找標的。房地產背後擁有土地與資產,與一般的實體經濟/製造業企業的設備與存貨不同,其隱含著大量的未來潛力與價值,因此是金融角逐的對象。土地/房產一旦出現參與競爭金融資源——特別是獲取商業銀行的資源——往往會「擠出」其他行業。所以,金融和地產高度融合。

而這種綁定一旦深度結合,會使得房地產行業駕馭國民經濟的能力更大——一旦房地產不行了,不僅僅是上下游供應鏈不行了,土地財政不行了,而且金融業不行了:國家會暴露在金融系統性風險面前。

這就使得需要對房地產與金融進行一定的脫鉤:限制房地產獲得金融資源的能力,減少金融體系對房地產的投入。

「新時代」下,金融工作的第一大任務就是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這就是脫離房地產。

筆者以為,當下一個大的政經趨勢是:1)「金融去地產化」——減少金融行業對地產的支持、聯繫、敞口;2)「地產去金融化」——通過「三道紅線」、「銀行貸款集中度限制」及融資產品的窗口指導,減少地產所能獲得的金融資源,藉此實現兩個行業的「部分脫鉤」。這個脫鉤的節奏的把握是很考究的。操作過快,就有可能導致系統性風險,尤其在經濟疲弱、市場預期轉弱的下行階段。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舉例:

——金融與各種「問題行業」的聯合,例如教培行業。資本無序如果擴張到這類行業,就會產生放大/乘數效應,帶來更多的問題

——個別行業的聯合,例如房地產與教育的聯合,這就是學區房的問題。房地產那如果與教育資源綁定,就會導致房價的提升。然後金融再一結合,就是三個問題行業的聯合,是疊加的效應。對學區房問題的解決嘗試,其實是希望將房地產、教育、金融三個行業「脫鉤」,或者說弱化其循環機制。

新冠肺炎疫情凸顯了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重要性。(新華社)

4)堅定相信「製造業強國」

縱觀全球發達經濟體,最為「硬核」、「最可持續」、不靠「吃老本」或特殊先天資源稟賦、最有「韌性」的國家,最後有兩個——一個德國,一個日本。這兩國當然都有自己的問題,例如大規模的中東移民可能在未來給德國帶來意想不到的社會問題;日本犯了很多的政策錯誤,經濟也停滯多年,面臨比德國更要嚴重的老齡化問題。但無論如何,這兩國都不是什麼文明古國,人口也不算多(德國8,300萬,日本1.25億),資源稟賦也有限,但縱觀過去一個多世紀,這兩國都是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巔峰的牛逼國家。他們肯定做了對很多事情,並且有一定的文化和產業共性,才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這兩國也惺惺相惜。

那就是有比較強的製造業基礎,以及工匠精神。

其中,德國似乎又是一個更好的榜樣,製造業保存得最為完整。當美國、英國等老牌工業國家製造業全面中空時,德國仍然什麼都能製造,並且都在製造——它甚至有Staedtler在製造鉛筆。這也使得它成為歐盟最有韌性、最有防禦性、最堅實的經濟中流砥柱。

我們看歐洲大陸,到最後,經濟實力仍然取決於製造業:能否有核心的、他國所不能取代和競爭的製造業。它可以是生產汽車,也可以是生產奢侈品。這就是法國、意大利這樣的傳統工業國家與西班牙、希臘、葡萄牙等南歐國家乃至廣大的中東歐國家的區別。

只有構建了強大的製造業,才能保證中國經濟的內核,其既保證我們的韌性,也保證我們的安全。這一點是管理層看得很清楚的。因此,製造業也被稱為:「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我們要構建比較完整的產業,及完整的工業/製造產業鏈/供應鏈

——我們要在價值鏈裏不斷爬升,製造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爭上游。按官方話語表述,我們要實現三大轉變,即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從中國速度轉向中國質量、從中國產品轉向中國品牌

——我們構建的產業要既能滿足內需,又能服務出口,在全球市場佔據競爭力

——我們構建的製造業也需要能夠成為滿足就業、提供稅收、服務出口的基石

——我們要防止其他行業——特別是金融、地產等「非實體經濟」擠出、削弱我們的製造業

——我們要為製造業給予足夠的支持,包括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

在此基礎上,又擬定了若干中國必須搶佔、爭奪的戰略產業及重點領域,在2015年,即由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擬定的重點戰略產業與領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械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設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同年,國務院還決定成立「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協調相關部門及地區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後來,國際形勢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些戰略部署受到了美國反華勢力的高度關注,並吸引了反制措施)

5)全力推動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及技術及產業

「新時代」的指導思想,認為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必須在最前沿的戰略科技產業取得領先地位、支配地位。前面提及,製造業是立國之本,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的戰略新興產業及科技能力,才是真正代表國家能力與地位的。其內涵比製造業更廣泛,具有很強的科技屬性。

哪些領域包括於其中?可以參考2019年初對科創板的定位。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這些就是符合國家戰略的、關乎最核心技術的重點領域。

這些領域、行業看上去都很好,筆者相信每一個國家都會希望發展這些行業。如果說新時代與過去有什麼不同的話,就在於:
——當前的政府有空前的意願、決心及執行能力,希望通過多種多樣的手段,動員舉國力量去發展和扶持這些核心產業;
——這些產業也會得到實質的政策支持與資源傾斜;
——國家希望我們能夠在這些產業/領域裏真正建立自主能力

現在不少人覺得做企業很不容易(特別是民營企業家)。但實際上可能是你所處的「賽道」問題。如果你的賽道正處在國家扶持的戰略產業裏,你會經營得不錯,享受政策紅利,看到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十分感謝政府的支持。如果你的賽道處在國家限制的「問題行業」裏,那你可能覺得舉步維艱。這是冰與火的兩重天。

新時代下,國家的產業政策變得空前重要。

但國家支持的戰略產業,從前面說的高端製造業,到各種科技行業,往往都是不容易的行業、難的行業(「難而正確的事」)。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企業家和資本往往希望參與那些更加「容易」、「短期見效」的行業。這裏,創業者與資本是互動的。資本希望投資於那些短期見效、能夠形成規模、「看得懂」的行業,而不是某個處在產業鏈中晦澀深奧的細分技術領域和環節的「隱形冠軍」;企業家如果不是特定技術、專業或工種出身,往往就會選擇資本青睞的服務或消費行業。最後,創業資源和資本就都集中在這些行業了。。

可以看到,如果國家不予施行強有力的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不予積極地介入,僅僅通過市場進行配置,讓金融/資本自然地發生作用,是很難把社會資源導向這些需要長期佈局的戰略科技產業的。

這也呼應前面「頂層設計部分」提及的「重新梳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這裏,政府要扮演積極角色,梳理出重點行業,並支持這些行業的發展。

而這正是美國所擔心並試圖遏制的:因為他們非常清楚,政府主導的強有力產業政策,一定會使得中國在這些戰略產業裏掌握優勢地位。

發展製造業,就需要有匹配的人才結構。其既需要有科研人才,又需要有從事生產製造的人才。(微博圖片)

6)推動新的人才/勞動力結構,鼓勵工匠精神

這裏退回一點,提提製造業餘勞動者的問題。

很多年前,德國和日本兩國的製造都沒有很好的口碑,但憑借「工匠精神」,得以把製造業不斷提升,最終在世界贏得人們的尊重。

所以,發展製造業,就需要有匹配的人才結構。其既需要有科研人才,又需要有從事生產製造的人才。

何謂工匠精神,筆者以為,需要:

——社會需要非常尊重所謂的有技能製造人才(「高端藍領」),不能有歧視
——社會需要為培養這樣的人才提供相應的教育/培養機制
——要有一種尊重各行各業(「行行出狀元」)、鼓勵都去人們熱愛自己所處的細分行業和工藝,挖掘長期主義精神的文化
——也要在收入分配和激勵機制上體現對「工匠」們的尊重與支持

筆者「翻譯」一下——其實並不需要每個人都去取得所謂的高等文憑,然後在有限的「白領」工種下內卷競爭極其有限的崗位,最終在做各種其實附加值很低的工作,獲取一個看似體面但其實懶散、舒適的低收入工作。只有在社會價值和資源分配上傾向於「工匠」,才會讓更多的人轉向這樣的行當——挑選一個行業,從學徒開始,深耕多年,成為細分領域受人尊重的專家。

德國之所以在製造業方面成功,正得益於它對工匠友好的文化觀與教育體制。

新時代下,職業教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國家希望對人才/勞動力結構進行適度的轉型,構建一個真正能實現製造業強國目標的人力資源結構。

作者:兔主席(微信公眾號:tuzhuxi)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