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記者的台灣近身觀察 揭開台獨之謎與統一想像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2023年開年以來北京對台施以軍事演訓、統一協商並進壓力,隨着中美台海博弈與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等內外因素,台灣問題將在何時、以何種形式展開新局,備受熱議。新加坡資深記者李氣虹近期在台灣出版新書《從「中國人」到「台灣人」: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1995-2008)》,以第三方視角剖析台灣社會統獨認同變遷的內在脈絡與外在牽引,為破解兩岸難題提供難得的思想素材。

由於歷史淵源與地緣相近性,特別是在中美兩強政治板塊激盪之際,台灣問題始終是新加坡政學媒界精英看重的關鍵議題。比如現任總理李顯龍曾提醒,台灣地區緊張局勢急劇升級,新加坡要做好心理準備;現任副總理黃循財曾示警,中美可能在「夢遊般」走向衝突;前外長楊榮文也曾語重心長地警告,切莫低估操作台灣議題的嚴重性,原因在於台灣對中國大陸來說高度敏感,可能引發北京的激烈反應。

在如上來自新加坡政要對台海現實情勢的憂心忡忡之外,李氣虹這部新書則帶入更為深邃的歷史視野,探討人為塑造出來的「台灣民族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的激烈碰撞,尤為側重李登輝、陳水扁時代的兩岸政策,如何導致今日兩岸關係走向波濤洶湧。

新加坡資深記者李氣虹在台灣出版新書《從「中國人」到「台灣人」: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1995-2008)》,解讀台灣人政治認同轉變的歷史脈絡。(張鈞凱攝)

李登輝與陳水扁的工具性「台獨」

《從「中國人」到「台灣人」》作者李氣虹,現為新加坡《聯合早報》中國新聞組副主任,並在大學課堂講授兩岸關係。李氣虹擁有八年派駐台北、香港、廣州的新聞採訪經驗,亦曾負笈台灣「中國研究」重鎮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成為該所迄今唯一一位來自新加坡的所友,對兩岸三地有着近身的第一手深刻觀察。

該書改寫自其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李氣虹將研究和寫作過程形容為長達八年的「思想長征」。經歷了從「政治中國」向「文化中國」的關懷轉折,其問題意識源自於李登輝就任台灣總統後,台灣「本土意識」從地下躍上枱面,台灣本土知識精英興起對「中國」和「中國人」認知的重估,「讓一心要到台灣尋找『文化中國』的我,第一次產生困惑」。兩岸官方的政治拉扯,亦令李氣虹「更能體會兩岸要邁向和平統一的種種障礙和困難」。

縱觀全書,有別於中國大陸學者對「台獨」的定義與分類,李氣虹根據其訪談與文獻對比,從民族與國家建構的雙重關係,將「台獨」區分為「台獨基本教義派」(建構「台灣民族」對抗中華民族)、「法理台獨派」(建立「台灣共和國」、文化上不否定中華民族)、「實質台獨派」(確立「中華民國」第二共和、特殊兩國論、兩岸統合論)等三種類型。

李氣虹認為,李登輝的「台獨」主張帶有機會主義傾向的搖擺立場。(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李氣虹運用德國經驗的「分裂國家理論」,對照中共、國民黨、民進黨的兩岸政治定位,以及三者在不同時期論述立場異同,從而提出一位旁觀者的感嘆:「無奈兩岸當局在對方政策調整時反應滯後,一再錯失和解協商的歷史機遇。」有趣的是,李氣虹也因此對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台獨」傳統認知提出挑戰,他認為前者流露出「操作『本土化』議題的工具性思考及帶有機會主義傾向的搖擺立場」,而後者可看出「律師出身的陳水扁並沒有堅定的台獨思想,其台獨路線只是為贏得選舉的工具而非理念」。

台海現狀與認同並非「歷史終結」

李氣虹研究的精要之處,在於他借用毛澤東「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轉化的概念,強調兩岸之間最大的癥結仍是「中華民國」的定位問題。國民黨以「一中」維持與北京的關係,卻不斷往「台灣主體論述」挪移;而民進黨論述雖寄生於「中華民國」,但目的在於淡化和擺脱「一中」、突出「兩國」。

蔡英文上台後,大陸前外長王毅曾於2016年2月25日在美國智庫演說時有過一番「憲法說」,即「他們的『憲法』就是規定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在李氣虹看來,王毅這個的新表態具有兩個意味:「是否意味着北京已經接受兩岸現階段是『一個分裂分治的一個中國』的政治現實?是否意味着中共默認『中華民國』的客觀存在,以防止台灣民意往『法理台獨』進一步滑動?」

這部新書以這個頗為樂觀的期待作為結論,反而令讀者在對比兩岸現實態勢之下更為感到耐人尋味。誠如李氣虹的博士指導教授,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講座教授、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為本書撰寫的推薦序所言,「台灣海峽沒有現狀,台灣問題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性質也一直在變化」,且「中國領導人面對最麻煩的問題,可能是台灣問題,台灣最有可能成為中國外交關係中的突發事件」。

著名中國國情專家鄭永年為《從「中國人」到「台灣人」》一書撰寫推薦序,指出「台灣民族主義」是人為塑造出來的,既關乎兩岸關係,也關乎全球化。(香港01)

台灣民意調查語境中的「中國人」與「台灣人」認同出現「黃金交叉」,發生在李登輝執政時期的1994年,及至陳水扁時代的進一步催化,就算國民黨籍的馬英九上台後力推兩岸和平與和解政策,台灣對中國的認同矛盾已難踩煞車。不過認同的轉變本身既有歷史內在邏輯,在台灣還同時受到兩岸關係、中美博弈、政客操作等多重因素的牽引,即使抗拒「中國人」的「台灣人」認同攀上高峰,即使「中華民國」問題懸而未決,但終非已永遠一成不變的「歷史終結」。

兩岸終局與新局指日可待的新想像

2016年距今雖然才六年時光,但世界和台海局勢卻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頗有「百年變局」縮影之勢。北京對台發出「兩制台灣方案」倡議,「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先後寫進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與二十大政治報告,期間又因佩洛西(Nancy Pelosi,台譯作裴洛西)訪台順勢推出名為《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的第三份對台白皮書。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回合較量,以及北京在台海的軍事佈局,也都可說是今非昔比。換言之,無論是時與勢、主動與被動,兩岸之間可說是瞬息萬變,「維持現狀」只不過是台灣政治人物自我麻痹的陳舊話術。

台灣的「統獨難題」,糾結在藍綠政治人物心中的「中華民國」關卡,從客觀來說確實是台灣因歷史遺留問題而實實在在發生的情境與困境,李氣虹新書為此做了相當深入且忠實的一段紀錄。鄭永年為該書提出期許:「為中國大陸政府理解台灣同胞對於當家作主的情感訴求,從而為統一後的兩岸關係長治久安、完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就此意義而言,李氣虹新書也為讀者開啟了兩岸終局與新局指日可待的全新想像空間。

新加坡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曾言:「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阻止兩岸的統一,李登輝教導台灣人脱離中國的思想,不會改變兩岸終將統一的結果,只會讓台灣人在統一的過程中感到更痛苦。」台灣是否已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