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案|屍體於國家糧倉而非「樹林」發現 公關危機如何形成?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江西上饒鉛山縣15歲中學生胡鑫宇在學校內離奇失蹤,警方及救援人員3個多月來在當地進行地氈式搜索,豈料在周日(29日),胡的遺體最終竟然在學校旁邊的國家糧倉被群眾發現,情節之離奇震動整個內地社會。

顯而易見的是,民間輿論反映了對當地政府的不信任,一場巨大的公關危機已然形成。撇除胡鑫宇事件在此前的爭議,追溯這幾天事件爆炸性的發展,可以發現公關危機始於一份短短的通報。

發現胡鑫宇遺體的糧倉(點圖放大):

+1

當地官方在1月29日發布的通報內容不長,其中的重點為遺體發現的位置,通報稱「在河口鎮金雞山區域樹林中發現一具縊吊屍體」。

金雞山其實即為涉事學校僅一牆之隔的後山,由於通報未明確指出發現遺體的具體地點,各大內媒立即以地圖軟件計算金雞山與學校的最短直線距離,紛紛以「直線距離不足百米」、「步行僅需5分鐘」作為重點報道,有些內媒更稱兩者距離僅約60米。

輿論頓時為之震憾,質疑為何過去多次的地氈式搜索竟然也找不到胡鑫宇,胡最終竟然現身在學校的後山,然而這不過是公關危機的開端。

是樹林還是國家糧倉?

在30日,胡鑫宇的母親李女士透露,胡鑫宇的遺體其實是在一個「儲糧倉庫」被發現,還講了很多官方通報沒有的內容,包括遺體「用鞋帶上吊著」,已經腐壞,幾乎是「骸骨」,僅頭顱形狀勉強能看出是兒子。當時遺體身上只穿著一件外套,看起來前後是反著穿的。

搖搖欲墜的公信力再次受到重擊,網民對此毫不留手:「我是失憶嗎?昨天說樹林今天說糧倉」、「編,繼續編」。

事實是糧倉位於金雞山之中,內媒對於屍體的確切位置有不同說法,有的說是糧倉附近的樹林,有的說是糧倉院內,不管真相如何,官方通報所講的「金雞山區域樹林」明顯有避重就輕的感覺。一般人看到「樹林」二字,大概都會以為屍體是在一片雜亂的樹木中被發現,後來得知可能是在糧倉,怎會沒有受騙的感覺?怎會不懷疑當中有隱情?

官方在通報中語言含糊,傳媒的報道就如刀鋒般割破真相,同時也割破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之後內媒更揭發該糧倉放置的是國家儲備糧,管理嚴格,有人留守。

對於官方通報對糧倉隻字不提,內媒《上游新聞》採訪的知情人士稱:基於糧倉是特殊單位的考量,沒法直接寫明,所以官方只寫了金雞山區域樹林。

應盡早公布案情細節

這次事件的公關危機當然不止於屍體的位置一事,但由此已可窺見民眾不願信任地方政府的原因。地方政府面對重大案件時,理應盡早公布案情細節,而非由媒體化身偵探破案,任由公信力被一篇又一篇的報道摧殘。

紙不會包得住火,有些事實最終都會揭穿。由官方自己公布,還是由媒體揭曉,兩者的後果有天壤之別。

胡鑫宇的家人發布的尋人啟事。(重慶晨報)

胡鑫宇事件詳情?失蹤多久才被搜索到?

去年10月,江西上饒鉛山縣的15歲中學生胡鑫宇在學校致遠中學內離奇失蹤,而近日遺體在學校後山倉庫找到。而胡鑫宇屍檢已完成,詳情請看

胡鑫宇案最大的疑點是甚麼?

當地幾個月來進行地氈式搜索,最終警方卻在學校旁的樹林中發現胡鑫宇。而有人更指胡鑫宇早已遇害,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