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大選︱郭台銘主張「一中談判」 台海潘朵拉盒子再開一縫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繼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投書《華爾街日報》,以「四大支柱」倡議其「台海和平計劃」,依舊在台灣2024大選「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則於7月17日投書美媒《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拋出台灣應以「一中」框架直接與中國大陸談判的主張。郭台銘表示,這是他訪問美國前的暖身,他要告訴美國人台灣可以扮演的角色。

該文與賴清德的投書確實有互別苗頭的味道,郭台銘投書註明的身分,特別強調了自己是「台灣在野陣營領袖人物」(a leading member of the opposition in Taiwan),試圖透過在美媒表態兩岸議題,將自己在民調中的頹勢墊高起來,也為角逐台灣大選投下變數。

台灣傳媒的焦點,莫過於從各種動作揣測郭台銘究竟會否參選總統。不過在《香港01》看來,郭台銘該篇投書最值得推敲的重點,在於他看到了台海的戰爭風險,故而主張回到「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框架,尋求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最高領袖人物」(senior leaders)的直接面對面談判,以「真正緩解緊張局勢、維護台灣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唯一途徑」。

美媒《華盛頓郵報》7月17日刊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圖)投書,文中主張台灣需在「一中」框架基礎上,直接與中國大陸談判。圖為5月13日郭台銘在金門發表「和平宣言」。(郭台銘辦公室提供)

事實上,這並非郭台銘的首度表態。今(2023)年5月他特意選擇在曾為戰地的金門發表《金門和平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內容比《華盛頓郵報》的投書提出更多細節。郭台銘在《宣言》中稱,他將根據「憲法一中」,以金門為兩岸常設談判地點,「組成跨黨派、跨族群、跨世代的談判團隊,重新開啟兩岸和平前景的談判大門」,「不拘任何形式,抱持最大耐心,可以從一點一滴開始談,認認真真的重新探索雙方認同的程序與原則」。

從《宣言》的內容來看,在各組參選人之中,郭台銘的兩岸政見可說是最清晰、最穩健,也最符合歷史事實與現實的做法,然而《宣言》並未為他的民調加分太多。如今,他投書美媒重申「一中談判」的主張,表明他在美國人面前依舊不改其志的膽識,卻也遭到台灣陸委會重批「郭先生不是完全不了解中共對台的政治圖謀,就是故意美化中共消滅中華民國、併吞台灣的企圖」,也未在台灣政治輿論場激起太多的漣漪。

話雖如此,但不表示「一中談判」並非重要議題,反而從背後體現了台灣政治與社會深層心理的微妙變化。回顧1996年台灣總統開放民選以來,沒有一次大選如同2024這一屆,兩岸戰爭與和平的歧路選擇,成為了選舉潛在的主導要素,在進與退之間表露無遺。

現年85歲的台灣監察院前院長王建煊(圖)宣布參與2024大選,將以「和平統一」作為競選主軸。在他看來,透過與大陸和統對談的方式,才能為台灣爭取到更多的談判空間。(《POP搶先爆》提供)

在進的方面,例如85歲的參選人王建煊,主打「和平統一談判」,主張倘若成功當選,首年即會邀集各界成立「統一特別小組」,與中國大陸進行談判。又如柯文哲,則丟出「重啟服貿」試水温,成功在兩岸戰場帶起話題。

在退的方面,曾自稱為「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轉型」成為「蔡英文2.0」,宣示「務實認定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另外再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又以「四大支柱」之論向美國與台灣中間選民「交心」,緩和對於其濃厚「台獨」色彩的疑慮,以及此前以「和平保台」取代傳統的「抗中保台」。而侯友宜則可說是姿態既扭捏又彆扭,但最後依然回到《中華民國憲法》,正式說出「九二共識」四個字

至於郭台銘的「一中談判」論,先不論其個人民調排名先後,也不論其是否有其他政治盤算,其實在客觀條件上,他的主張也是台海戰和必然左右此次台灣大選的表現,在光譜上站到了較為積極前進的位置。

2022年8月7日,解放軍東部戰區按計劃,在台島周邊海空域進行實戰化聯合演訓。這是戰機正在進行編隊飛行。(新華社)

台灣社會往往自認對「統獨」無感,或者對北京統一召喚的話語嗤之以鼻,認為意識形態的「民主」價值,將會戰勝政治現實的「統一」引力。不過,客觀來看,當北京在行動上吹響「統一」的集結號,又有美國在台海的「加壓」,中國大陸在國際輿論場上啟動「統一」的造勢,解放軍透過兩次「圍台」軍演進行「武統預演」,無形中已經讓台灣問題的解決,推上了國際舞台的中心議題,也推上了台灣2024大選的主導議題。

台灣政客靠着「維持現狀」這句咒語,想要永久封印「統一台灣」的潘朵拉盒子。但北京的「統一」百寶箱既然已經陸續拿出道具、施展法力,那麼「統一台灣」的潘朵拉盒子便很難再被人為壓住。郭台銘投書美媒倡議「一中談判」,又讓這個潘朵拉盒子再開了一道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