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中華文化學人計劃 專家講解中國文創及青年發展機遇

撰文:凌雯靜
出版:更新:

本港致力推動文化及創意產業的發展,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銳意把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01》早前邀請到近年致力研究中國青年文創的「NEXUS ALLIANCE」聯合創始人暨首席運營官李則明為路德會聖馬太學校(秀茂坪)舉行講座,與學生分享中國文創現狀及發展,並讓學生認識當中的發展機遇。

李則明與學生分享文創發展及關鍵要素。(蘇煒然攝)

李則明先以「認識我們國家」為切入點,帶出中國有不同的文化分支,可以歸納為地域文化、民風民俗、文學、思想、文物、藝術等,指出中國文化以漢文化為主體,其特色是統一之餘有多樣性,開放之餘有包容性,而且經過長時間蓬勃向上的發展過程。他指出或許不少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很土」,但中國傳統文化有值得自豪的地方,強調各位學生應該要有文化自信,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以構建自身文化底蘊。

進入講座的主要部份,李則明首先定義了文化創意產業,指其結合傳統文化、現代時尚流行和科技元素,亦富有生命力及延續性,能夠流露當地風土人情,舉例指抽象的人文精神、具體的硬件產品、以至是最新的人工智能及元宇宙都可以與文創有關。

李則明介紹了中國文創起源後,就說到於2023年在中國與文化相關的產業企業營收已經多達129515億元,是各位學生的未來發展機遇之一,並以北京故宮及廣州永慶坊為例子向學生說明成功文創項目的關鍵要素。他提到香港背靠祖國、連通世界,擁有獨特的文化,可嘗試創新並推廣至全球,並指出香港都有一個經典的文創例子,就是飲品鴛鴦,因為體現了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及展現出香港人敢於打破傳統發掘新意的精神。

最後,他亦提到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相當需要志願者的參與,各位學生如果有興趣,亦可以透過成為義工為起點,認識中國傳統文化,長遠幫助文創發展。

李則明鼓勵學生嘗試打造一個創新的文創提案。(蘇煒然攝)

《香港01》推出的中華文化學人計劃,就教育局「推廣中華文化體驗活動」一筆過津貼,為學校提供全方位支援,包括內地交流團、本地校外參觀、專家到校講座、體驗工作坊、到校展覽和攤位、教材套等,支援中、小學於推動中華文化學習。

《香港01》具備支援數十間本地中學及小學舉辦中華文化相關活動經驗,包括內地交流團、本地參觀、到校講座和工作坊等,同時可為學校提供媒體報道支援,與社會各界分享學校推動中華文化的動向。

如有興趣了解更多詳情,可電郵至education@hk01.com或 WhatsApp(35828747)與黃先生聯絡。

即睇30萬元「推廣中華文化體驗活動津貼」申請運用詳情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