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中華文化學生講座 婚嫁專家分享茶在中式婚儀的角色
婚姻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傳統中式婚禮更蘊含了婚儀文化的傳承,是華夏文化的其中一個重要部份,而茶在中式婚禮不同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香港01》早前邀請專業大妗有限公司總監羅勤芳(芳姐)為主講嘉賓,與學生分享中式婚嫁禮節,以及「茶」和中華婚俗的關係。
「三書六禮」時至今日演變成傳統中式「婚嫁六禮」
芳姐首先與學生分享,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的核心「三書六禮」:「三書」是指在整個婚嫁儀式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 「六禮」則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迎親)。
她指出,「三書六禮」明確規範嫁娶的程序,讓雙方有禮可循;即使隨着時代轉變部份禮節如納采、未必適用,但現時傳統中式婚嫁依然保留部份傳統精粹,例如過大禮、搬嫁妝、安床、上頭、迎親、回門等婚俗。
中式「婚嫁六禮」茶在每個環節扮演重要角色
芳姐繼而指出,現時中式的「婚嫁六禮」,每一個環節茶都扮演重要角色,是婚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以過大禮為例,一般會在婚禮前一至兩個月舉行,男家會前往女家下聘禮正式提親。當完成過大禮儀式後,新娘會向男家親友敬甜茶迎客。
在其他婚俗儀式中,茶亦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女方父母會為女兒預備嫁妝,在「搬嫁妝」儀式前,待嫁女兒會為父母敬上一杯感恩茶,祝福父母身體健康。在上頭儀式完成後,新郎新娘亦會向父母敬上一杯感恩茶,答謝父母對二人的支持和愛護。
至於另一重要時刻迎親過門當日,新郎新娘亦會逐一向父母和長輩敬茶,又稱為「改口茶」、「大堂茶」,喻意新郎新娘身份改變後需改換稱呼,日後為家族開枝散葉、兒孫滿堂。
芳姐總結稱,在傳統中式婚俗,茶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不同環節中透過奉茶、敬茶,讓新郎新娘向父母表達謝意和敬意,也喻意男女雙方家庭接納一對新人,一對新人正式加入雙方家庭。
《香港01》推出的中華文化學人計劃,就教育局「推廣中華文化體驗活動」一筆過津貼,為學校提供全方位支援,包括內地交流團、本地校外參觀、專家到校講座、體驗工作坊、到校展覽和攤位、教材套等,支援中、小學於推動中華文化學習。
《香港01》具備支援數十間本地中學及小學舉辦中華文化相關活動經驗,包括內地交流團、本地參觀、到校講座和工作坊等,同時可為學校提供媒體報道支援,與社會各界分享學校推動中華文化的動向。
如有興趣了解更多詳情,可電郵至education@hk01.com或 WhatsApp(35828747)與黃先生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