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自行派位|24/25學年官津中學淨加10班中一 料人才子女入學
中一自行派位報名即將展開。本港適齡學童持續下跌,但據今日(5日)出版的《2024中學概覽》,2024/25學年全港官津中學淨加10班中一。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分析,加班現象與人才計劃受養人有關,另外亦有內地港人子弟回流香港讀書。
不過,據早前教育局推算,明年中一適齡人口將較今年大跌約一萬,至58,800人。教育局回覆查詢表示,按現有資料估算,參加2025年度中一派位的學生總人數約有49,300人,較上年度同期估計的約51,500人減少約2,200人。
李伊瑩初步估計,人才子女申請來港讀書將繼續增長,能紓緩收生壓力,但明年情況仍然令人憂慮。她強調不要只看眼前數字,期望政府在為港培育人才上作長遠打算,包括吸引各地人來港就讀基礎教育。
《2024中學概覽》今日(5日)出版,2024/25學年全港官津中學淨加10班中一。撇除因採用「循環式平衡班級結構」而於本學年加開中一的6間中學,有8間中學加1班,由3班變4班,分佈於灣仔、油尖旺、觀塘、屯門、大埔、沙田6區。
插班申請明顯增加 有學校約6成申請為人才子女
本港適齡學童人口仍持續下降,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分析,加班現象與人才計劃受養人有關,另外亦見有內地港人子弟回流香港讀書。她觀察各中學的自行收生及插班申請明顯增加,亦多了叩門。她又以其校九龍真光中學為例,2024/25學年所有年級一共有幾百份插班申請,當中人才子女佔約六成。
明年中一適齡人口銳減近萬 李伊瑩:令人憂慮
據教育局早前推算,2025/26學年的中一適齡人口將銳減至58,800人,較今年68,300人少近一萬。李伊瑩表示,本港每年出生率一直向下走,形容挑戰愈來愈嚴峻,能否應對縮班危機,要視乎各種變數,例如人才計劃的申請。
她初步估計,人才子女申請來港讀書將繼續增長,指仍然有不少經人才計劃來港的家長查詢入學。不過她說,雖然人才子女能紓緩學校的收生壓力,但明年情況仍然令人憂慮,「不只是(教育)業界,整個香港社會都應憂慮。」
她表示,各中學會繼續努力做好自己,求進並改善教學質素,以保持競爭力,並向外人介紹香港的基礎教育。她認為「唔好只睇眼前數字」,期望政府考慮如何長遠地為港培育人才,包括吸引各地的人來港就讀基礎教育。
教育局估算明年中一派位約4.9萬學生參加 較去年少約2200人
教育局回覆查詢表示,按現有資料估算,參加2025年度中一派位的學生總人數約有49,300人,較上年度同期估計的約51,500人減少約2,200人。
局方指,經9月點算在學學生人數後,相對本年4月向公營中學發出有關2024/25學年班級結構及教職員編制信件內所批核的班數總和,公營中學一共增加9班中一。
至於加班因素,教育局表示,數字調整往往反映適齡學童人口的整體變化,以及學生人口的流動情況,包括搬遷、家長選擇轉讀直資、私立或國際學校,以及移入或移出本港的學童人口。
教育局稱,與上一學年比較,個別中學在2024/25學年中一班數出現變動的原因包括,有學校在2024年9月點算學生人數後,需修訂中一班級數目。另外有學校「擴班」,亦有實行「循環式平衡班級結構」的學校,其中一班數隔年回復較高的數目。
局方補充,現時共有4所中學適用「兩班」安排,原則上這些學校會以兩班參加2025年度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而在2024/25學年,教育局並沒有收到合資格的「3班」學校,申請以4班參加2025年度的中一派位。
教育局表示,會持續與不同辦學團體和學校緊密溝通,鼓勵和支持他們及早部署,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因應區情、校情及人口情況,作出長遠規劃,有序地整合轄下資源。教育局亦會繼續密切留意新來港學童數目,以及各項人才計劃受養人的學位需求,動態評估學位供求情況,並在公營學校預留充足的學位予合資格就讀的適齡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