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家長講座 HKNETEA洪文正拆解網上虛假資訊助防騙

撰文:凌雯靜
出版:更新:

在數碼時代,網上資訊的真偽往往難以分辨,虛假信息更是無孔不入,因此家長需提升媒體及資訊素養,認識何謂虛假信息及其特徵,從而教導子女分辨資訊真偽。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創會會長洪文正教授早前為聖公會基孝中學主持線上家長講座時指出,家長在新媒體時代的角色愈發重要,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媒體素養,還需幫助子女識別虛假信息,防止他們墮入網絡騙局。

洪文正現任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創會會長,專注推動STEAM教育普及化,主導策劃「大灣區STEAM卓越獎」等大型賽事,融入人工智能、機械人等前沿科技主題,培育青年創科人才。

青年人網絡警覺性低 易為騙徒目標

學生對網絡世界充滿好奇且警覺性較低,往往容易成為騙徒的目標。洪文正早前在聖公會基孝中學一個網上家長講座中指出,虛假信息主要分為三大類,包括是無中生有的假新聞、誤傳及蓄意誤導的信息,當中包括為了吸引用戶點擊而憑空捏造的新聞,或是借權威機構之名之發出的虛假資訊,通常包含誇張標題、圖片或影片經過篡改等特徵。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的進步,騙徒已不再依賴傳統的文字詐騙,而是利用 AI 生成的聲音、圖像和影片來欺騙受害者。他舉例,曾有內地某公司負責人透過視頻通話與「好友」洽談生意,卻未察覺對方實為 AI 換臉騙徒,短短 10 分鐘內就被騙去 430 萬人民幣。此外,騙徒亦會透過盜取社交媒體帳號,冒充學生的朋友或家人,以緊急求助為由騙取金錢,又或是利用 AI 技術克隆聲音騙取受害者信任,繼而進行詐騙。

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創會會長洪文正表示,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的進步,騙徒已不再依賴傳統的文字詐騙,而是利用 AI 生成的聲音、圖像和影片來欺騙受害者,呼籲家長提高警覺

網上騙案每14分鐘便有一宗

洪文正又引用警務處的數字指,當警方之前還在說每20分鐘便有一宗騙案,目前已增加至至每14分鐘便有一宗騙案發生。而在這些騙案中,不少受害者都是年輕人,特別是經常使用網絡的學生,而當中最常見的是網上購物騙案。

面對層出不窮的網絡騙局,洪文正認為,家長應為子女建立網絡安全防線,包括培養子女的網絡安全意識,教育子女如何辨別可疑訊息;多陪同子女上網,給予子女適當指導確保他們能夠安全使用互聯網,以及提醒子女對素未謀面的網友保持警剔。

家長應具備有效駕馭科技的素養

洪又說,家長與子女應該共同學習,提高對數碼資訊的辨識能力及媒體素養,引導他們以正確方式獲取資訊,並建立自我保護能力,而非禁止子女使用互聯網。他強調,在現今數碼世界, 家長要懂得與科技的「相處之道」,迎接科技、具備有效駕馭科技的素養,同時亦要培養子女駕馭科技的素養。

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創會會長洪文正

目前教育局透過優質教育基金推出「我的行動承諾」加強版撥款計劃,中、小學(包括特殊學校)可申請一次最多30萬元撥款,用於國民教育和國安教育,及/或媒體資訊素養教育,資助項目包括學生講座/工作坊、參觀、體驗活動、教師工作坊、購買或製作教材等。若希望了解申請撥款詳情,參閱此文章

《香港01》能因應中/小學的不同需要,推出媒體和資訊素養,以及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的支援,形式不限,包括學生、家長或教師講座/工作坊、校本專業支援、教育資源庫、到訪《香港01》或其他主題式的體驗活動等。

如對計劃有任何查詢,歡迎聯絡香港01有限公司代表黃先生:

電郵:education@hk01.com (標題註明 『媒體資訊素養活動』)

WhatsApp或電話聯絡:35828747

甚麼是「我的行動承諾」加強版?

「我的行動承諾」加強版是優質教育基金項目,本港中、小學校可申請最多30萬元推行媒體及資訊素養、國民教育及國家安全教育,而且不影響學校申請其他優質教育基金撥款,詳情可按此了解更多

學校透過「我的行動承諾」加強版撥款可舉辦甚麼活動?

學校可運用撥款邀請外間機構,就媒體及資訊素養、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為學生、家長、教師舉辦講座、工作坊、參觀具公信力傳媒機構等。《香港01》正支援學校舉辦相關活動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