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店主轉型求變 厭倦鬥減價紅海 開發客製化山系露營產品

撰文:顏銘輝
出版:更新:

市民北上消費及外遊成風,請人又愈來愈困難,儘管租金略有回落,但要經營戶外運動用品店,仍然不容易。豪華體育用品去年在業主加租下縮減規模,結束尖沙咀分店,店主陳志豪(阿豪)決定趁機轉型,另外成立市場定位不同的網店山川戶外,既是求變,也是求生。阿豪表示對互相鬥劈價的經營模式感到厭倦,希望利用過去製作獎座禮品的經驗及技術,提供客製化戶外運動用品,提升產品價值,盼殺出新血路。

阿豪去年創辦山川戶外網店,而陳列室就在今月開張。(顏銘輝攝)

在業主要求加租下,豪華體育用品的尖沙咀加連威老道分店去年夏天結業,令這間屹立九龍多年的戶外運動用品店只餘旺角通菜街一間店舖。在縮減分店的同時,阿豪租用了一個旺角工廈單位,準備轉型,另外成立山川戶外。山川戶外以網店為主,但阿豪認為部分本地顧客喜歡「有間實舖、睇下實物」,所以亦開設陳列室,方便顧客在辦工時間上去逛逛。

了解去年報道:尖沙咀戶外運動樓上舖結業全場6折 見證加連威老道興旺與死寂

「豪華畀人感覺係一啲比較老嘅牌子。」阿豪笑道。畢業後,他便投身體育用品零售行業,在旺角打工,至2008年創業,豪華體育至今有16年歷史。

阿豪在2008年創立傳統戶外用品店豪華體育,去年再成立市場定位不同的山川戶外。(顏銘輝攝)

阿豪解釋另立山川戶外的原因,續說:「其實用豪華個名開多間showroom(陳列室)都冇問題,但我哋都想有個新形象,用一個唔同嘅想法去做outdoor(戶外)嘢,唔剩只一買一賣咁簡單。」

阿豪一直有為客人製作獎盃、獎座等禮品。(顏銘輝攝)

多年來,豪華體育用品除了出售運動產品,還會為客人製作獎盃、獎座等。放下尖沙咀分店的擔子後,阿豪有多點空間去試驗新概念,嘗試將兩項業務結合,作為山川戶外的新方向,製作客製化的戶外運動用品,例如在外國品牌的露營炊具、杯子、桌子加上客人要求的字句圖案,以獨特服務為產品增加價值。

陳列室有UV Printing、激光雕刻等器材。(顏銘輝攝)

「我哋有做戶外運動用品經驗,又有幫人做客製化改動嘅基礎,包括機器、人手同做稿件嘅經驗,不如結合埋一齊。」他說:「例如一班朋友去開露營,成立咗個團隊又設計咗個logo(標誌),我哋可以幫佢印喺枱或者杯度。第二種係節日送禮,可能係情人節,幫客人喺產品刻個名、印個圖案上去。」

陳列室擺放了不同戶外用品,包括睡袋。(顏銘輝攝)

尋找新方向,因為厭倦了舊模式。

「唔好成日諗住,見你八折,我就七五折,佢又七折,折嚟折去,真係冇意思。」阿豪希望跳出傳統戶外運動用品市場不斷鬥減價的「撕殺」模式,他說:「假設你六折返貨,跟住唔知邊間舖賣緊八折,你冇得唔跟,唔跟就冇人買。」

在這種模式下,只能靠薄利多銷,他續說:「例如返咗10件貨,賣頭8件只係賺返成本,最後兩件賣唔到就冇得賺,聽到都攰。我想擺脫呢種模式,盡量唔想再鬥減價,我想賣一啲比較精緻嘅產品,客人收到開心,我哋又做得滿足。」

阿豪坦言戶外用品市場整體趨勢向下。(顏銘輝攝)

在後疫情時代,重新開關,市民再不用屈在本地消費,娛樂也不再局限於在香港行山露營,阿豪坦言整體本地戶外用品市場正走下坡,從關鍵字的網上搜查量已可見一斑。他嘆道:「真係好好做的話,都唔輪到我哋做啦!」

結束其中一間傳統實體店,改為另立新品牌在工廈開陳列室,阿豪表示是隨環境改變而去整合資源,將貨倉、後勤辦公室及舖面結合,減少租金成本。阿豪透露近年請人困難,很難再請夠店員去營運一間開足7日、由朝開到晚的傳統零售店。目前山川戶外的陳列室只開閒日日間,若有客人上門,由辦公室員工幫忙招待。

牆上掛滿不同的露營裝備。(顏銘輝攝)

之前網上的「執粒群組」引起一番熱話,阿豪亦有留意到,他發現網民除了歸咎普羅大眾北上消費外,還批評那些店舖本身質素參差,才招致結業命運。他認為本地戶外用品以至整個零售業要着重產品及服務質素,提升競爭力,他說:「整山川戶外出嚟,其實都係針對呢個困境。輸出一啲好嘅內容,畀返多啲選擇消費者,同時又慳到人手同租金,拎個平衡。」

山川戶外
地址:旺角廣東道1145-1153號名駒中心一樓1A室
開放時間:早上9:30至晚上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