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風?一文看清熱帶氣旋「蝴蝶」出現概率 兩電腦模式料風力較強

撰文:香港天文台
出版:更新:

過去幾日,一股清勁的偏東氣流影響廣東沿岸。同時,高空擾動與一道低壓槽為南海北部及華南沿岸帶來驟雨和雷暴,多雲有雨的天氣為初夏添上一點涼意。

從6月5日的衛星雲圖可見(見下方圖輯圖一),與高空擾動相關的雲帶仍覆蓋廣東沿岸地區,但南海中部及呂宋海峽一帶受高空反氣旋支配,對流天氣較少。此外,西南季候風亦影響南海中南部。預料高空反氣旋會逐漸增強,並在週末起覆蓋華南沿岸,這兩三日本港天色將逐漸好轉,下週初日間酷熱。

若低壓區增強為熱帶風暴,將可能成為2025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第一個熱帶氣旋,其名字將會是「蝴蝶」。(資料圖片)

點圖放大看看熱帶氣旋出現概率預報圖及各電腦模式的預測:

+4

現時南海至呂宋一帶的海水溫度已達到28度(圖二),預料週末至下週初西南季候風將進一步為南海提供充沛的水汽。與此同時,一個廣闊低壓區會影響南海至菲律賓呂宋一帶海域(圖三)。由於該區垂直風切變將會有所減弱,配合大氣高層輻散,將有利低壓區發展。若低壓區增強為熱帶風暴,將可能成為2025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第一個熱帶氣旋,其名字將會是「蝴蝶」。

現時電腦預報模式對廣闊低壓區的發展速度和移動路徑仍有相當大分歧(圖四)。部分電腦模式預測西北太平洋的高空反氣旋位置較西,因此低壓區於南海增強,而另一部分則預測高空反氣旋位置較東,低壓區會在菲律賓以東海域發展。受高空反氣旋的氣流引導,低壓區會向偏北方向移動。視乎發展位置,低壓區有可能進入南海及於下週中後期移向華南沿岸,屆時本地風勢會較強及有驟雨,但該低壓區亦有機會在西北太平洋轉向台灣一帶(圖五),屆時本地風力較弱,高溫天氣持續。按照現時評估,兩個截然不同情境發生的可能性仍然不相伯仲。

無論如何,這兩三日本港天色將逐漸好轉,下週初日間天氣酷熱。而下週中至後期本港的天氣變化將視乎該潛在熱帶氣旋的發展及移動路徑。市民在計劃戶外活動時,請留意最新天氣預測及使用「我的天文台」應用程式的最新天氣資訊推送服務。

【延伸閱讀】天文台降雨預報好難捉摸?一文教你看懂 雨傘圖數字原來日日一樣(點圖放大閱讀):

+34

原文:化蛹成蝶? 作者:林家輝、葉繼豪、麥佩緹、郭于庭、范文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