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赤|林筱魯:節流不能「為減而減」 倡檢視部分福利開支必要性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修訂本財政年度赤字估算至1000億元以下,並表明滅赤計劃會以節流為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林筱魯今日(11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政府需要節流,但不能「為減而減」,不認同就所有部門劃一削減開支,反而可檢視部分福利開支是否有必要。而另一位選委界議員洪雯憂慮政府結構性財赤的風險上升。

選委界林筱魯。(歐嘉樂攝)

林筱魯:有些基金十年沒用過 要有效利用

林筱魯在節目中表示,政府支出沒有嚴重膨漲,但考慮到香港未來的人口結構轉變,節流需要精準,不應所有政府部門均削減某個開支百分比。此外,他指出政府過去希望支持某些產業板塊,便撥錢成立基金推動發展,但有些基金10年都沒有用過,他認為政府應更有效利用這些沉澱了的財政資源。

他期望下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能清晰解說政府項目投資回報的時間表,讓市民和投資者有信心,政府的收入才可健康成長。

洪雯。(李宇婷攝)

洪雯憂慮政府結構性財赤的風險上升

出席同一節目的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洪雯則憂慮政府結構性財赤的風險上升。她表示,過往政府賣地收入可高達1600億元,但本年度僅得幾十億,認為本年度是「高估收入,低估支出」,並指出香港已經連續多年財赤。

她指,要增加短期收入的措施有限,但長遠可以透過投資,培養新經濟增長點,提升市民收入,令基層和青年人向上流動,讓更多人成為中產、納稅人,從而改善政府收入結構。

葉文祺。(鄧穎欣攝)

葉文祺:福利、醫療開支趨勢是結構性問題

此外,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在節目中表示,香港福利及醫療支出的上升趨勢不會變,形容開支是結構性問題。他建議政府多做基層醫療及預防性工作,推動居家安老等,從而減低市民入院方面開支。

不過,他認為賣地收入減少是週期性問題,即使市場恢復樂觀,賣地收入都未必會回升。對於公務員減薪,他並不認同,指會影響士氣及會帶動私人市場減薪,及後會影響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