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寵茂:門診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擬按項收費 不適用於住院及急診
政府將於數周內公佈公營醫療收費調整方案。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14日)表示,要通過收費改革,提升醫療保障,特別是保障「急、重、危、疾」,讓市民不至於「大病至貧」。他表示,政府對於醫療承擔不變,費用調整後額外收入會放入其他醫療服務。
對於有消息指當局擬逐項檢查收費,例如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等,盧寵茂表示考慮門診按項目收費,但住院、急診等檢查不會按項收費。
藥物費用有改善空間 門診項目檢查考慮收費
盧寵茂表示,收費改革是醫療改革其中一環,要資源精準運用。他表示某些項目政府補貼百分百,收費改革會考慮成本及市民合理共付、資源運用優次,市民可承擔能力。
他指出,有考慮資源運用會否浪費情況,例如藥物確實有改善空間,希望通過改革收費令浪費減少。另外,他指問題在於某些項目檢查,例如複雜的影像檢查、電腦掃描、磁力共振,需求不斷上升令輪候時間邊長,考慮按項目讓市民一定共付費用。
他強調政府對相關項目的資助到百分百,門診的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是完全免費,會造成一定過度使用,按項收費會合理,急診、住院病人檢查不會按項收費,只是針對門診病人,急診室沒有按項收費。
他重申,香港醫療是由政府提供很高額度的補貼。現時醫院管理局的收費中,政府補貼佔整個醫管局支出超過97%,達至97.8%,所以當局希望更精準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不希望「輕的病找大專科治療」 冀門診收費減少不必要檢查輪候
門診收費方面,他表示收費調整是重要的導向意義,收費改革是醫療改革一部分,發展基層醫療需要市民明白,醫療服務流程基層家庭醫生是第一步,有需要才尋求專科治療,不是「輕的病找大專科治療」,訂立門診收費都有導向性,希望收費令病人就醫方面改習慣,從而善用資源。他表示,專科醫生不可以浪費資源,不單止是錢的問題,亦是專業人員有限。
他指出,檢查方面很大分別,急診需要特別檢查會包括在整體收費,門診病人選擇日期檢查正正是輪候時間長,希望收費改革造成導向,讓不需要的檢查減少。他表示,急診室的病人會即時有檢查,不存在輪候時間,會繼續維持免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