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鄉巴佬|夏寶龍反擊美國傲慢偏見 香港無感?

撰文:陸逸安
出版:更新:

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周二(4月15日)在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發表主旨講話,其中一句「讓美國那些『鄉巴佬們』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去哀鳴吧!」在內地網絡引發廣泛共鳴,但在香港似乎沒有激起多少漣漪。夏寶龍在面向香港的講話裏用強硬措辭剖析中美結構矛盾,「鄉巴佬」看似粗鄙,卻是有的放矢,直接回擊了早前用此詞語描述中國的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對其話中之意,香港也不能等閒視之。

2025年4月7日,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言論一項「惹火」,他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語出驚人,聲稱全球化經濟令美國「向中國鄉巴佬借錢,去購買這些中國鄉巴佬生產出來的產品。」此言論一出,立即惹來美國網民熱議和猛烈抨擊。(X@theblaze)

美國副總統萬斯挑起爭議

萬斯上周為特朗普徵收「對等關稅」辯護時,自問自答稱美國為了購買其他國家為美國市場製造的產品而「背負了巨額債務」,「我們從中國鄉巴佬(Chinese Peasants)那裏借錢,購買中國鄉巴佬生產的東西」。Peasant直譯為農民,但在現實應用中更多的是貶稱社會地位低下的貧農或沒教養的粗人。「鄉巴佬」譯得貼切,萬斯用如此傲慢的態度描述中國,也在內地掀起軒然大波。中國外交部直斥:「聽到這位副總統說出這樣無知又缺乏禮貌的話,令人詫異,也感到悲哀。」

「鄉巴佬」這個北方用語或許讓香港人感到陌生,遠不如夏寶龍講話裏源自廣東話的「向美國跪低」那麼容易入耳,內地網民卻是一面倒叫好,形容是「來而不往非禮也」。不過,夏寶龍在一篇嚴肅講話作出如此鄙夷對方的表態,當然不是貪一時口舌之快。他提及「美國那些鄉巴佬們」,對應的是「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言下之意是反問:誰才是真正的「鄉巴佬」?這個提問既是駁斥美國精英階層對中國根深柢固的偏見與傲慢和文明優越感,同時也帶出一個重要的信息:「世界變了,中國不再是你們想像中的那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美國也不再是你們自以為不可一世的國家。」

誰才是真正的「鄉巴佬」?

這其實就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通俗理解。早在2021年中美阿拉斯加高層面談裏,時任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箎就用直白的言語表達了中方對中美關係的立場,向與會美國官員明言「中國人不吃這一套」、「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這個論斷放在當今中美博弈的現實中,格外清晰。

萬斯的傲慢背後,反映的不但是對中國認知的嚴重滯後,也是對全球經濟產業格局變化的無視。這種認知落差同樣體現在特朗普政府其他高官身上——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不久前豪言要讓「數百萬美國人擰iPhone螺絲」,這番話說明他對全球工業發展的認識還停留在20世紀,無視智能製造、自動化生產的大趨勢。當中國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製造業升級時,美國精英的思維卻仍停留在流水線作業的舊時代,究竟誰更配得上「鄉巴佬」的稱號?

01社論|誰是「鄉下佬」?

華為位於上海青浦的練秋湖研發中心。(上海青浦區政府網站)

美國內部對全球產業格局劇變並非全無認識。無論是特朗普還是拜登政府,都有人清楚意識到「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穩步推進,今年作為該戰略的收官之年,西方觀察家普遍承認其目標基本實現——不僅是在高鐵、5G、新能源、航空航太等領域取得技術突破,還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關鍵科技上位居全球前列。

在此背景下,「鄉巴佬」這個標籤正在成為射向美國自身的迴力鏢。《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曼(Thomas Friedman)早前到中國深度考察後,便接連發表多篇文章,針對美國對華認知的刻板與落後提出了深深的詰問。這位曾鼓吹「世界是平的」的全球化旗手,在華為青浦上海研發中心見識了中國在人工智能、電動汽車等領域的突破後,直接宣布:「我在中國看到了未來的樣子。」

弗里曼其實是在警告美國,如果繼續抱持着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將會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劣勢。這無異於變相承認美國如今才是「鄉巴佬」。然而,在當前的華盛頓政治生態裏,像他這樣的理性聲音蒼白乏力。夏寶龍用另一個方式點破了這個令不少美國知識精英陷入掙扎的的殘酷真相。

《紐約時報》知名專欄作家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

香港需要重新認識「國際化」

對香港而言,夏寶龍的「鄉巴佬」之說,既是在提醒香港看清中美矛盾的本質,也是在提醒香港重新認識自己。拘泥刻板認知,不願摘下有色眼鏡,既不知人,更不自知。萬斯曾撰寫自傳《鄉下人的悲歌》,講述自己從鐵鏽帶窮小子躋身美國精英階層的逆襲故事,但這位以底層代言人自居的政客,卻用傲慢無知的心態看待他人,不僅鄙視中國,早前也當面向眾多歐洲領袖展露「大美國主義」心態。

面對轉型陣痛的香港,何嘗不是也有這種心態在作怪?香港過去的輝煌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樑的角色,全球格局劇烈變遷迫使香港新審視自身的定位和優勢。香港能否看清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能否真正做好內地與國際之間的「超級聯繫人」,取決於香港能否跳出以西方為中心的「國際化」觀念,不讓自己淪為「鄉巴佬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