莧菜營養|去濕清肝補氣血 鈣質=菠菜3倍!青莧/紅莧/馬齒莧點揀?

撰文:鄒家鳳
出版:更新:

莧菜,屬四季常見的蔬菜,只是對陽光和雨水尤其喜愛,和暖的天氣下,顯得特別茂盛;相反在冬天卻不太生長,還很易死掉。要吃最美味最富營養的莧菜,春初至夏末都是它的黃金時期。它含鐵量不但是菠菜的2倍,莧菜上的不同顏色,還代表着不同養分,想清熱去濕,你知道該吃哪種莧菜最好?

街市中常見紅莧和青莧菜。(鄒家鳳攝)

莧菜分3種

街市常見的莧菜,有紅莧、青莧和馬齒莧,紅莧還分全紅和半紅,都是夏天的作物,不同的品種。而馬齒莧,即野莧。野生的莧菜,沒有刻意的培植,卻自然地從土壤中冒出,不懂的,以為它是野草雜草,不屑一顧。其實,它的營養價值與悉心栽培的紅莧青莧一樣高。

按圖了解莧菜的營養價值,紅莧、青莧、馬齒莧各有什麼功效:

紅莧和青莧之餘,還有野生的馬齒莧。(陳嘉元攝)

一般莧菜,都含有豐富維他命C、蛋白質、胡蘿蔔素、鐵質、鈣質等,與菠菜相比,鐵質是它的2倍,鈣質是它3倍,而蛋白質是番茄的3倍,且當中含有優質的氨基酸。

紅莧:含紅色花青素,抗氧補氣血,還具護目功效。

青莧:清肝解毒,促進腸道蠕動。

馬尿莧:跟青莧同富營養,但纖維較粗,有助腸道蠕動防便秘,去濕最好。

雖然馬齒莧,有如雜草,粗生粗養,但歐羅有機農場農夫黃如榮卻指它生命力很強,自我保護能力高,競爭力較好。「培植的紅莧青莧,相對較嬌生慣養,要把環境照顧好,它才會生長得較好,對外間的抵抗力較低,若與雜草一起爭養分,便不及雜草了,蟲患也較容易染到。」在有機耕作上,其實野莧更切合他們的需要。

莧菜的營養價值媲美菠菜,最多鐵質的地方都藏在根部位置,但黃如榮指自己不是營養師,也沒這方面的科學數據或知識,但與大自然長期溝通打交道的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在均衡飲食裡,每樣作物都可以吃一些,在當造時間吃時令蔬菜,是最有營養、吸收最好的。花、葉、根、莖等每個部分都吃一些,而不會細分某部分什麼較好。
歐羅有機農場農夫黃

莧菜禁忌

莧菜只要是沒噴灑過農藥,全棵作物都可以進食,按不同口感特性,也可炮製出不同美食。不過,由於莧菜的鉀質豐富,腎臟功能較差或腎病患者不宜多吃,否則易造成高血鉀情況。此外,莧菜偏涼,體質偏寒人士多吃可能引起腹瀉或手腳冰冷等。

按圖看有什麼萈菜菜式,農作物的葉、花、根、莖等不同部分可如何炮製美食:

蔬菜的所有部分其實都可食用。(VCG)

紅莧、青莧:多以炒、焯或煲湯。

馬屎莧:一些纖維較粗的菜莖、如馬屎莧可作煲湯。

菜葉、菜莖,可炒可淥。
菜根、莖多用於煲湯。西湯也很愛加入菜葉、菜莖。
纖維較粗、口感欠佳的菜莖菜根,可用來榨汁。
做沙律時多用菜葉。
嫩身的菜,可用來打邊爐或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