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中華文化學人計劃 與央博攜手打造跨地域文化交流平台

《香港01》中華文化學人計劃 與央博攜手打造跨地域文化交流平台
撰文:凌雯靜
出版:更新:

《香港01》一直致力支援學界推動國民教育,並將與同樣竭力推動文化創新與承傳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數位文化博物館(央博)合作,舉行一系列的學術講座、沉浸式展覽及跨區域文化交流活動,讓香港學生親身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激化學生對歷史與藝術的興趣,進一步深化兩地文化聯繫。

《香港01》中華文化學人計劃,邀請央博專家進入校園與學生分享中華文化和文化產業發展。
《香港01》中華文化學人計劃,邀請央博專家進入校園與學生分享中華文化和文化產業發展。

央博盼透過數字技術 深化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

央博表示,是次合作最大目標,是希望透過數字技術讓年輕一代以創新的方式認識和學習傳統文化,深化港澳地區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並推動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他稱,央博作為中國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重要機構,長期致力於以科技推動文化傳播,在一系列即將舉辦的活動中,將會提供豐富的數字化文化資源,包括敦煌壁畫、三星堆文物及紅山文化等國寶級數字內容,並透過VR/AR、裸眼3D等技術,打造具互動性的文化體驗。

央博透過建立數字技術讓年輕一代以創新的方式認識和學習傳統文化。(網上圖片)
央博曾聯同全球多個單位舉辦巡迴展覽以宣揚中華文化。(網上圖片)

央博代表透露,計劃舉辦以敦煌及漢服與禮儀為主題的講座,賞析壁畫中的歷史與宗教故事,以及舉辦敦煌壁畫臨摹和傳統樂器體驗工作坊;亦會以三星堆、殷墟文物為案例,解讀中華文明起源,以及與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出「故宮文化進校園」活動。

活動延伸至大灣區 形成跨區域文化聯動

除了在本港推行活動外,是次合作還計劃把活動延伸至澳門及大灣區其他城市,甚至擴展至東南亞華人社區,形成跨區域文化聯動。《香港01》中華文化學人計劃將與央博攜手舉辦一系列校園活動,包括漢服文化節、敦煌主題展覽及文言文朗誦比賽,預計覆蓋50間以上的學校。央博亦會邀請來自敦煌研究院、內地高校如東華大學、浙江理工的專家演講和提供文化解讀。

數字科技助力文化傳承

對於這次合作如何促進中港文化交流,央博代表稱,透過科技提供互動性與沉浸感的活動,讓香港學生「雲遊」內地的文化遺產,例如遙距參觀三星堆博物館,有助縮小兩地文化認知差異,而《香港01》的媒體資源可觸達百萬受眾,亦有助放大文化傳播效應,不僅達到傳承文化的意義,更是通過共同參與強化「中華文化共同體」意識。

央博代表稱透過科技提供互動性與沉浸感的活動,讓香港學生「雲遊」內地的文化遺產。(網上圖片)

此次合作不僅是一場文化教育活動,更是探索未來文化傳承模式的起點,雙方將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短期計劃包括於2026年擴大「校際文言文朗誦比賽」規模,邀請澳門、廣州學校及大灣區各城市參與,並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舉辦「亞洲漢服文化節」,促進文化交流。長期目標則是打造「中華文化出海」年度盛事,結合央博IP與《香港01》的國際傳播能力,向東南亞、北美等地推廣,以及探索「數字文化認證體系」,將學生參與文化活動的表現納入素質評價。

《香港01》中華文化學人計劃,邀請央博專家進入校園與學生分享中華文化和文化產業發展。

央博代表指出,《香港01》作為一個平台優勢連結學界、中小學學校及中華文化合作夥伴,就好比是文化傳播的「放大器」,也是教育與文化產業的「連接器」,不僅具備強大的傳播能力,亦在教育領域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對提升香港青少年的文化自信至關重要。

《香港01》早前與(央博)合作,邀請到香港漢文化講師陳錫山為主講嘉賓,到聖公會基孝中學舉行講座。(羅國輝攝)

《香港01》推出的中華文化學人計劃,就教育局「推廣中華文化體驗活動」一筆過津貼,為學校提供全方位支援,包括內地交流團、本地校外參觀、專家到校講座、體驗工作坊、到校展覽和攤位、教材套等,支援中、小學於推動中華文化學習。

《香港01》具備支援數十間本地中學及小學舉辦中華文化相關活動經驗,包括內地交流團、本地參觀、到校講座和工作坊等,同時可為學校提供媒體報道支援,與社會各界分享學校推動中華文化的動向。

如有興趣了解更多詳情,可電郵至education@hk01.com或 WhatsApp(35828747)與黃先生聯絡。

即睇30萬元「推廣中化體驗活動津貼」申請運用詳情

你可能感興趣